洪亮 又名传亮、大量,号九牛,原籍安徽绩溪,1961年生于浙江安吉。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 院篆刻院研究员、导师委员会委员,荣宝斋画院教授,文旅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美术书法考核高级评委,清华大学、首 都师范大学等院校客座教授,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书法》执行编辑,美国费佛尔大学孔子 学院名誉教授。2014年8月,洪亮工作室书学研究会在清华大学成立。2015年6月,北京洪亮书画艺术馆开馆。出版专 著《书法原理讲稿》《大学书法教材系列》《唐孙过庭<书谱>解析与图文互证》《邓石如》《吴昌硕》等30余种。主编 《中国历代书法理论研究丛书》《经典绘画临摹范本·吴昌硕》等书画专业教材、经典碑帖300余种。

春色千般好(附边款)

庚子秋月的一个午后,我坐车正行进在京沪高速公路 上,前往外地参加一个活动,手机收到《朴雅·洪亮书法 选》(一)电子版,这是我去年参加全球湖州人大会上相识 的老乡洪亮的。发文者附言嘱我为此集写几句话,这事难住 了我,虽然我年长洪亮一轮,但他作为书法篆刻大家,已在 全国乃至世界取得了不凡的业绩,作为书法业余爱好者的 我,岂敢对他评说一二,实在有点勉为其难。好在细读《洪 亮学术艺术创作教学情况简汇》后,令我醍醐灌顶:一个人 爱好书法,竟投入毕生光阴,不单单是写字篆刻,也不仅仅 是书法研究,还奔波于清华北大在内的中西方几十家著名大 学,为振兴中国书法布道呐喊。这还不算,且殚精毕力,皓 首穷经地为中国书法的历代书论作新时代的梳理,为后人交 出他这代人对中国书法历史应有的满意答卷。 

志何其高,愿何其重? 洪亮有个好父亲,父亲一生喜好读书,对子女的诗文和 书法非常看重,儿子愿意在自己喜好的事业上继续下去,父 亲当然满意。父亲喜爱吴昌硕的篆体,洪亮年少起跟着父亲 着迷于那重墨起笔刚劲有力的吴昌硕式篆体,日见长进。难 怪人称:洪亮的篆书以《峄山碑》和吴昌硕石鼓文为基础, 并吸取邓石如、吴让之和近人王福庵的笔法之长,字法上吸 收篆刻印化字法的方法,融大小篆于一炉,逐渐形成属于洪 亮式的篆刻字法相一致的个性字法。更谓他的行书出之“二 王”帖学,吸取晋唐宋元诸大家以及北碑之长,给人以秀 逸、爽健、流利之美感。说到洪亮的楷书,你不得不承认他 年少用功的厚实,使小小年纪的他就在唐楷的门槛上来去地 滚爬,从颜真卿跃入柳公权,感受他们的壮美与骨感,接着 又浸润于欧阳询,随即褚遂良的故事吸引了他,加上李刚田 楷书的启迪,一跃而起对唐楷诸君来一番笔法陈式的简化, 融性情于其中,饱汲其精髓,进行脱胎换骨式革新,从此洪 亮楷书凌空跃起,世人顿觉耳目一新。当然,说到隶书,洪 亮的隶书也有特点:“《曹全碑》的秀美,侧锋取势,有秀 润雅逸、劲健端庄之韵致。” 

梅花含笑冰霜里(附边款)

历史上之所以有“一部书法史,半部在湖州”之语, 概也因许多书法家客居或定居于此的缘故。“人生只合驻 湖州”,湖州自古就是个适宜生活的地方。洪亮在湖州无论当中学教师,县文化馆、博物馆、吴昌硕纪念馆副馆长,或 是县政协文史主编,都是受人敬重的职业,生活环境也非常 好,但洪亮志远胸宽,不问脚下,只看着前方的目标披肝沥 胆前行。再美好的职业与环境,没有书法高山攀登的地方, 洪亮是待不下去的。 1992年5月刚刚而立之年的洪亮,以其论文《吴昌硕 七十以后以字行考》参加炎黄艺术馆、潘天寿基金会主办的 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四大家学术研讨会,声名 鹊起。此时,他大吐心声:“我一直有个愿望,就是对中国 古代书论进行系统地学习与研究,以便能够为我们的书法实 践提供更加丰富的理论依据。” 

洪亮 行书 自作诗《咏牛》 120cm×53cm 2023年

这个宏大的念想,我以为是他应约为《荣宝斋》杂志撰写《缶庐印话》专栏,应约为《书法报》撰写《解读吴昌 硕》专栏之前就产生的。我们可以从洪亮的《耕耘集》里看 到,而立之年的他已经有了问鼎中国书法历史,愿为中国书 法史在新时代做出贡献的决心。 此后的五年间,洪亮每年一篇书法理论文章,使他在 1997年被浙江省文化厅、省文联评为先进工作者。一个月 后,洪亮的篆刻以崭新面貌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第四届 篆刻艺术展。三年后,洪亮出任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 会委员,4个月后,被中山文学院聘为客座教授。 胸怀大志者,常与人举襄不同。我们也常常听到人说, 会写字的人充其量是书家,要成为一名真正的书法家,理论 是夯实能量的基石。 2005年赴北京大学做访问学者,在北大访学期间,洪亮 受金开诚教授影响,开始构建与书法教学相适应的书法理论 体系,形成“本体语言一体化”和“临创一体化”教学法, 他的这一观点与理论频频出现在清华、人大、北大、北师 大、首师大等名校讲台上,收到如潮好评。 

洪亮开始将自己的目标指向书法历史中的堡垒——没 有多少人说得清楚、道得明白的中国书法历史王国,推开那 扇沉重的大门,轻轻地合上,将自己关在里面,皓首穷经地 进行褴褛筚路式的钻研,他要将中国书法史上的巨匠们散落 在历史尘埃中的璀璨珠宝,甄别筛选、去伪存真,让它们在 今天“汩硙硙以璀璨,赫燡燡而烛坤”(王延寿《鲁灵光殿 赋》)。 2007年月11月,应《中国书法》杂志社之聘,洪亮出 任《中国书法》执行编辑,使洪亮如愿地将事业走上“正 规”。 洪亮很务实,这也是湖州人的传统秉性。他说,如果我 再主编一套注译本,虽能将古代书论做一次系统化研究与整 理,但若没有新的文献资料充实,那就难出新意,选题也难 免重复。同时他也考虑到古代书论中对书法大量比喻性的描 述,一直以来都是用文字阐释文字,难免让人费解。

身在天都似梦中(附边款)

经过长 时间的反复思考,他决定运用图文互证的新方法,以图片配 上深入浅出的文字解析来进行全新的阐释。这样,读者阅读 起来就会轻松一些,并能加深对书法本体语言的体验,但要 完成这样一个浩大的书法理论基础研究工程,他深感个人的 力量很有限,必须组织一批既有古文功底,又有书法功底的 专家来共同实现。 中国古代书论散落在古代各种典籍中,数不胜数,内容 极为繁杂,其中涵盖了书法史、书法教学、书法品评、书法 技法、书法鉴赏、书法美学等内容。其精华部分寻求又筚路 蓝缕,要有进行书论研究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知识,如古代汉 语、古典文学、文字学、文献学、校勘学、版本学,还要熟 悉书法史、文学史、哲学史、社会发展史等。 经过几年的筛选、考察、甄别,洪亮组建起一支志同 道合,能为书法事业做奉献的中国当代研究型书法家团队。 

这个团队中有数十年从事书法学习、创作与研究的专家、学 者,也有年轻有为的大学书法专业副教授、美术学博士、博 士后、书法兰亭创作奖获得者等。经过多次会议对古代书论 的选择与研究性讨论,就书论研究撰写工作中的问题先后举行了六次集中学习交流活动,专门举 办了两次“笔法研究”专题学术研讨 会,他们切入了古代书论研究的实施 阶段,确定了中国历代书法理论研究 丛书的体例。历经基础研究、重点突 破和反复讨论修改等多个阶段,研究 型书法家团队初步形成,工作渐趋顺 进。

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洪亮 应邀赴美讲学期间,完成了《唐·孙 过庭〈书谱〉解析与图文互证》初 稿,将部分内容供团队成员讨论。这 部作为中国历代书法理论研究丛书的 范本,一经面世,即获业界人士一致 好评。截止2019年,洪亮出版的部分 著作、中国书法教材和主编的经典碑 帖竟达110种之多,可见其丰富而多产 的规模。 这里还应该提到的是洪亮的奔走 讲学。 应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之邀,2013 年5月洪亮工作室(清华班)开学,之 后又成立了洪亮工作室书学研究会。 洪亮工作室完成了大学书法教材系列 配套的普及本书法教材《经典碑帖笔 法临析大全》个案(30本)。 洪亮为大学书法普及下了硬功 夫,创作了《中国书法大师经典研 究系列·邓石如》《大学书法教材 系列·楷书篇个案:〈九成宫醴泉 铭〉》《大学书法教材系列·楷书篇 个案:〈颜勤礼碑〉》《大学书法 教材系列·楷书篇个案:〈玄秘塔 碑〉》数部正规教材。

洪亮由此而被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内的若干大 学聘为客座教授。 2012年2月16日,洪亮先生应美 国弗吉尼亚州欧道明大学、北卡罗来 纳州费佛尔大学,以及美国华人协 会、亚洲图书馆、TCS泰德华中文学 校、EVCAA维东华美协会的邀请, 开始在欧道明大学、费弗尔大学、北 卡罗来纳州马瑞文杰高中、瓦戴尔孔 子学堂、亚洲图书馆等先后作了六场 有关中国书法与中国画,以及书法与 哲学、文化等方面的讲座。众多美国 学生和学员听了讲座后都说:“洪亮 先生的讲座,激发了我们对中国文化 艺术的无比热爱与向往。”他们称: “这是美国弗吉尼亚和夏洛特迄今 为止,最好的中国书法与中国画的讲座。洪亮先生高水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深入浅出的理 论讲解,将中国书画的人文精神传递给了美国听众,引人入 胜。” 

更为可喜的是洪亮十几年来对书法笔法原理的研究有 了结晶,初步建立了他的书法理论体系。他提倡的笔法(篆 刻),即以道为核心,以阴阳为相互生发,以时间的有序展 开和对空间的无限分割的艺术,从而以形式美学为基础,总 结出自己对书法字法心得的十一大法则,并应用在已出版的 大学书法教材中。这一心得是:斜(平)势统一之美、均匀 之美、对称之美、对比之美、呼应之美、参差之美、穿插之 美、谦让之美、上紧下松之美、开合之美、平衡之美。更让 人欣喜的是代表洪亮风格与探索的书法理论体系的《书法原 理》也已出版。 

观洪亮从小受家庭影响,独识篆刻,年少即步入行家 之伍的经历来看,应了业内人语:洪亮制汉印,如观沙场 秋点兵,旌旗猎猎,庄严肃穆,其词句印上取法古玺较多。 他自己也说:“古玺是大篆文字入印,随笔画的多少不同而 字形有大小的变化,配合印文的穿插、挪让、呼应、疏密等 布白,就产生了千变万化的艺术风格。”从洪亮所刻的古玺 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古玺布白规律的熟练运用以及他的激情、智慧和充满活力的自由创造精神。 再观其书法绘画,书画创作花开并蒂,丝毫没有“我在 乡下有块田”的自我满足感。他的书法是“意随字出,书随 意深”(言恭达语),是用精致的笔墨来承载自己的生活, 来作为自证存在的方式。他的绘画中有着慢煮光阴、读书寻 史的文化浸淫。他的山水与花鸟没有单纯诉诸情绪,也没有 单纯流于浅表,兼备笔墨和品质双重厚重,充满了魂魄蕴 神、故里重归的文人写意情怀。 

其胸怀大志,挑起重整中国书法历史大担,其沉其重, 其道远,洪亮在所不辞。书画艺术网创始人张卫村说为中国书法历史疏密拾遗、正本清 源而披荆斩棘,不远万里。不避险难,洪亮一如虔诚的圣 徒,为信仰而跋山涉水,再难不险。其精神可嘉,其志向可 追。 我为我们时代出现这样的青年而自豪,更为家乡出这样 的人才而骄傲。 山到成名毕竟高!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