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书协副主席魏哲先生是我的师长辈,他的学生很多,我虽然没有正式申请拜师,却觉得在多年的交往中深受教益,一直都称魏哲先生为“魏老师”。

魏哲 书法

 今年3月份我在北京做了一个腮腺瘤手术,住院期间,接到魏老师的电话,电视书画频道要搞一个“仰山雅集”的活动,要求受到邀请的书法家自己找一个学者或者书法家,以双方书信往来的形式,留下一个当代文化交流的痕迹。魏老师特意挑选到了我,告诉了我他的信札内容,并把所写草稿图片用微信给我传过来,要求我在4月初将回信交给他,然后由他在4月15日之前将两人的书信一起寄到书画频道。由于我还在住院中,怕完不成任务,不得已将住院的消息告诉了魏老师,他即刻说要到北京来看我。我赶紧说您千万别过来,我力争早日完成任务。3月底,我出院回到了老家,完成了信札,用微信拍了一个图先请魏老师过目指点一下。魏老师表示满意,让我把作品交给阿晋带回去。4月2日我通过微信,向魏老师要阿晋的电话。下午14点42分他回复说正在中国美术馆看展览,没有及时看到微信。后来听说当天晚上六点多便因脑溢血住进了医院。之后几次询问魏老师的病情,魏老师爱人王姨都表示很乐观,我也因之感到欣慰。没想到5月7日中午得知魏老师的心脏出了问题,已经由广安门医院转到协和医院。更没想到的是当日晚上6点多就接到了朋友张公者的微信“魏老师走了”,心中震悼,无法接受。一个从唐山大地震的瓦砾中爬出来的人,一个在广州经历过劫匪绑架的人,多次逃离死亡威胁的人,如何这次就轻易倒下了呢?最可惜的是他正处于创作高峰应该大量产出作品的时候,以他不懈追求的精神必然还会再进入一个新境界的时候,却溘然离世,这是多么地令人扼腕叹息。

 魏老师从小就喜欢绘画和写字,我是1985年知道魏老师名字的,待看到他的作品时,他已经是当代名家了。1986年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一本《中国书法百家墨迹精华》,这是当时中国书坛前沿的一次巡礼展示,作者都是书坛的活跃人物。魏老师写的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是我心中最好的作品之一。这幅字颇受于右任影响,但不像于右任那么恣肆放纵,而是自具风骨,坚劲凝重,有如一座坚不可破的严城。现今在兴城海滨三礁揽胜景区的几道石坊,石坊两面都有刻字,如“信步惊涛”“烟波霞起”,这些都是魏老师在那个时期的作品。至今30多年过去了,魏老师的这些作品却仍然精彩可玩,在雨打风吹中从容矗立。在这30多年中,魏老师一直走在书法创作的潮头,“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走在兴城的街道上,随时都有可能遇到魏老师的题字,有的署名,有的没有署名,“兴城市图书馆”“兴城市人民医院”、与丰广场的牌楼对联、“闻涛苑”……书法爱好者从中可以感受到魏老师作品不同时期的变化,追想魏老师的风采。

 魏老师的书法以草书见长。草书是书法几种字体中变化最丰富的字体,是最可以施展才华和创造力的字体,甚至有人把草书比作书法艺术的皇冠。一般的外行人看热闹,往往以为规矩的楷书最需要功力,其实不然。书法大体分为静态书法和动态书法,篆书、隶书、楷书属于静态的,行书和草书属于动态的。静态的书法首先要求中规中矩,动态的虽然看着似乎从心所欲,但也是要求“不逾矩”的。魏老师本人也极其重视草书的结构规则。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打移动靶应该更难,也更快意。如同挥手一枪就能打中天空中的飞鸟,而且百发百中,该是需要多么深湛的功力。魏老师就是这样的枪手,百发百中,挥洒从容。对于魏老师的草书,我曾经写过一首《魏哲先生草书歌》表示我的赞叹:

 流转飞动孙虔礼,感激豪宕张长史。从容烂漫眉山苏,锋开八面襄阳米。得古人意禅翻案,写自家心悲杂喜。君不见徐文长、张二水,羲献之外肆奇诡。狐鸣陈胜固殊勋,归功还待汉天子。霜兔饱飞百尺绡,变化淋漓意气骄。男儿得意轻生死,驰突何似霍票姚。铜琶声激越,弦急弹欲裂。剑舞多慨慷,凌乱皆飞光。又如裂崖攫天奋巇崄,激流飞瀑飘风飐。倏然气静见清雅,扶疏嘉木云烟敛。百千丘壑吐胸中,那费丹青更点染。笔坚而浑,势奇而稳。时贤当之无不窘。虿尾银钩自神明,还从斩截见根本。一盏微醺方卓然,书成掷笔蛟龙缠。天昌此道意有在,许公独拍古人肩。置身在砚北,书迹满南国。从来兴自起,不受相促迫。素师风流有自传,我歌空惭李太白。

 我在尽我的浑身解数力图描绘出魏老师的书法给我带来的震撼,将他的草书比作零乱的剑光,比作激越的琵琶,比作飞流的瀑布,比作扶疏的草木。但文字的描摹功能是有限的,即便是当年李白为草书大家怀素作《怀素上人草书歌》,也是因为难于状写草书的风神而被苏轼认为是伪作。今天我们从博物馆看到怀素的《自叙帖》甚至只是印刷品,怀素真迹所给我们带来的惊诧与激动绝不是李白这首诗所能代替的。“素师风流有自传”,魏老师也自有他的真迹将流传不绝。

 魏老师走了,但他在书法史上的位置自然会有后人站在时间的远点来评说。但经验告诉我们,远眺所见往往只是一个轮廓,难以感受一个生命的鲜活与丰富。元好问有诗云“一代名家不数人”,能够亲承一代名家的謦欬,是我们这些在魏老师身边的书法爱好者的幸运,只是“人生哪可迟,动辄隔生死”。魏老师的身影已远,追怀他给我们的教益,愈加觉得珍贵,思念也就愈加绵邈。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