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标签苏轼

古时文人的娴雅

不落畦径,谓之士气,不入时趋,谓之逸格。 清人施清《芸窗雅事》列举了古代文人的廿一种雅事:“溪下操琴。听松涛鸟韵。法名人书片。调鹤。临十七帖数行。矶头把钓。水边林下得佳句。与英雄评较古今人物。试泉茶。...
书画艺术 2018-10-16 22:11 0 3489
古时文人的娴雅

得天然

世间爱山水者,自有山水之乐,月映万川,处处皆圆,不经意处,俱为天然。 天然原本就在其间,如不以无人而不芳之幽兰,只是无人在意而已。 读生文不如玩熟文,大概就是要在熟悉的地方发现天然;恨天下无...
书画文学 2018-10-01 20:23 0 2607
得天然

说说苏东坡《黄州寒食诗帖》

《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那时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作了二首五...
书画收藏 2018-03-25 21:24 0 5853
说说苏东坡《黄州寒食诗帖》

苏轼《致季常尺牍》赏析

此文和大家聊聊宋四家之一的苏轼,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他曾自...
书画赏析 2017-11-12 16:59 0 7349
苏轼《致季常尺牍》赏析

“意”与“法”的统一

摘  要:《东坡题跋》辑录了苏轼对于诗词书画等艺术形式的品题文字,生动体现了苏轼对艺术的见解。本文侧重梳理 题跋中关于书法的部分,以此来归纳苏轼的书法思想。我们发现,苏轼对于钟繇、二王、颜真卿都十分服...
书画史论 2017-11-08 10:31 0 6741
“意”与“法”的统一

书法与文学的关系

一、书法与文学在创作途径上的关系被称为中国艺术瑰宝的"书法"和"文学"有相通之处。书法和文学艺术虽然分属两个范畴,但就创作途径而言,书法和文学都是通过"字&qu...
书画史论 2017-10-29 12:09 0 5335
书法与文学的关系

以“临”为赝作品分析

 故宫博物院藏宋苏轼《黄州诗稿》,原名《苏轼诗稿》,因作于湖北黄州任所,故改此名。原藏安徽收藏家裴伯谦处,徐邦达以一千元人民币从上海购入,重庆市博物馆藏有相同一卷,系临本,有翁方纲三题。翁氏乃乾嘉年间...
书画收藏 2017-09-27 15:56 0 2673
以“临”为赝作品分析

人格观照生命凸显,苏轼

翻开中国书法史,不难发现,每个时代的书法皆有其独特的艺术面目,无数弄潮儿站在潮头进行变革创新。而真正推动历史前进的正是那些紧握历史脉搏、给我们留下美好印记的先圣贤哲。苏轼就是其中的一位。 苏轼为北宋著...
书画艺术 2017-08-18 13:11 0 2570
人格观照生命凸显,苏轼

苏轼楷书《题林逋自书诗卷》

 四川眉山“三苏”——苏洵、苏轼、苏辙,早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家喻户晓的人物,而苏轼则是“三苏”中的翘楚。他犹如一颗璀璨之星,光芒四射,辉耀千秋。就是这样一位卓越才子,人生遭际却坎坎坷坷。虽官至端明殿侍...
书画艺术 2017-08-09 16:17 0 3107
苏轼楷书《题林逋自书诗卷》

时闻帖声入耳来

每每读着名帖、名拓之后那些由书法名家写下的少则数字、多则数十百言的跋语时,总会感到有阵阵来自遥远的书斋塾馆的琅琅书声在耳畔萦绕,优雅、悦耳,让人动心。 是的,这些由风格迥异、见情见性的笔墨线条构成的跋...
书画广角 2017-07-30 11:02 0 2680
时闻帖声入耳来

浅谈“忘形得意,道进乎技”

在中国画的发展史中,有一个让历代画家不断为之求索的课题,那就是“忘形得意,道进乎技”。这一理念在产生与逐渐深化的过程中,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支持。其中,老庄思想可以说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忘形得意,道...
书画广角 2017-07-27 18:56 0 2498
  浅谈“忘形得意,道进乎技”

杨文田的书艺人生

提到山东省阳谷县,可能大家都会想到英雄武松景阳岗打虎的惊世豪举。山东省美术馆的专业书法家杨文田便生于斯、长于斯。生性率真豪爽的杨文田从7岁始便拜师学书,18岁步入军营,历经二十余载艰辛磨炼,养成了坚忍达观、勤奋...
书画赏析 2017-07-02 14:42 0 3002
杨文田的书艺人生

论书法

在中国书法界谈到宋代四大书家,都知道所谓的苏、黄、米、蔡四大家,而且知道所谓的“蔡”原本并非是“蔡襄”,而是宋代的大奸臣——蔡京!不过因为这家伙是一大奸大恶之人,人们不愿让他当宋代四大家之一罢了,这时道德的天平...
书画赏析 2017-06-18 13:58 0 1924
 论书法

有一种境界他要用一生去陶铸

当代古书画鉴定领域可谓是人才辈出。提起这些鉴定大家的名字,怎么也不能落下徐邦达先生。徐邦达的书法作品 徐邦达先生生于1917年,浙江海宁人。他曾任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央文物鉴定委员会常务理事。徐先生有...
书画赏析 2017-06-13 22:42 0 2895
有一种境界他要用一生去陶铸

林逋行书《自书诗卷》

林逋《自书诗卷》(图为作品局部)系纸本行书,通幅纵32厘米,横302.6厘米,是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书法墨迹珍品之一。宋代林逋《自书诗卷》局部此卷为林逋归隐杭州孤山后的代表书作,而根据帖中的自识——“时皇上登宝位...
书画赏析 2017-06-11 21:11 0 3998
林逋行书《自书诗卷》

文彦博行书《三札卷》

 文彦博生活的时代,是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主要体现在这时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人物。如范仲淹、欧阳修、苏轼、沈括、王安石、曾巩以及周敦颐、包拯、狄青等。陈传席先生有言:“中国文学史和绘画史上,高手如云的时...
书画赏析 2017-06-11 20:55 0 3364
文彦博行书《三札卷》

法帖之祖《淳化阁帖》(之八)

为了强调《阁帖》的主题,我们着重介绍了以“二王”为代表的晋代重要书家。同时,为了比较清晰、完整地描述这一时期的书法嬗变轨迹,也拉杂涉及了一些《阁帖》所未收入的书家或作品。以上种种,我们之所以不愿回避也不厌其烦,...
书画赏析 2017-06-09 21:58 0 2584
法帖之祖《淳化阁帖》(之八)

归去来辞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眉州(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
书画赏析 2017-06-08 16:54 0 1834
归去来辞

米芾书法鉴赏

米芾书法鉴赏宋  米芾  《吴江舟中诗》行草书<全卷纵31.3厘米,横559.8厘米。约书于元丰五年(1082)。纸本。五言一首。凡四十四行,共一二五字。原为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约翰....
书画赏析 2017-05-31 22:10 0 14958
米芾书法鉴赏

书画精品回顾—沙孟海

 中国当代书坛大家沙孟海作品欣赏人物介绍        沙孟海 1900年生于浙江鄞县。二十世纪书坛泰斗。于语言文字、文史、考古、...
书画精品回顾—沙孟海
书画精品回顾—沙孟海
书画精品回顾—沙孟海
书画赏析 2017-05-25 23:18 0 10932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