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 瑛 (1585-1664), 一 说 (1585-1666),明末清初画家, 字田叔,号蝶叟,晚号石头陀、 山公、万篆阿主者、西湖研民,又 号东郭老农,钱塘(今浙江杭州) 人。工书善画,长于山水、花鸟、 梅竹,尤以山水著名。其山水宗法 宋元,又能自成一家,主要得益于 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晚年 笔力蓊郁苍劲,气象峻拔,与文征 明、沈周并重。传世作品有《秋山 红叶图》《江皋飞雪图》《白云 红树图》《松岳高秋图》《苍岩 嘉树图》等。
《江皋飞雪图》局部
蓝瑛绘画较明显的特点是用笔多顿挫, 以疏秀苍劲取胜。在作品题款中,常署仿某 家之作,如“仿张僧繇”“法荆浩”“仿李 成”“用云法”等,实则所画皆是自我面目。 他的画法有两种,一种作勾勒浅绛法;另一种 作没骨法,设色鲜艳突目,所画红树、青山、 白云,运用石青、石绿、朱砂、赭石、铅粉诸 色,点染别致,富有变化。蓝瑛一生以绘画为 职业,曾漫游南北,饱览名胜,眼界开阔,因而不断丰富创作内容。清代沈宗骞在《芥舟学 画编》中提出“蓝瑛倡为武林派”,画史上称 之为“后浙派”。他在明末清初追随者众多, 直接承其衣钵的有蓝氏一家子孙,如蓝孟、蓝 深、蓝涛等,弟子刘度、王奂等皆有成就。明 末同时及稍后的如陈洪绶、金陵八家等著名画 家,也都受其影响。
大自然四季更替,景色各不相同。冬 季,因为白雪皑皑的独特之美,尤其被历 代诗人和画家喜爱。吸引他们的,或许不 只是雪花的洁白、晶莹和空灵,而是借雪 景山水可以表现自己心中的宇宙自然。
《江皋飞雪图》明·蓝瑛 148cm×46.7cm 天津博物馆藏
《江皋飞雪图》为蓝瑛泛舟西湖时 所作,绘江边飞雪之景。画面右上角题跋 曰:“江皋飞雪。东郭老农蓝瑛画于西湖 舟中。”江皋,即江岸。构图取自元代倪 瓒的“一河两岸”式:彼岸山色空蒙、雪 峰连亘;中景平湖阔朗;此岸树木葱郁, 是画家要着力表现的对象。一棵古松、三 棵杂树,两两成组,劲挺而生,枝叶或火 红如丹,或碧绿如翠。透过树干之间的缝 隙,可以看到临湖的岩石上建有一座敞 轩,轩内文房陈设一应俱全,一位高士头 戴风帽、身着长袍,神态安详,正在窗前 静坐观雪。
室外天地一片澄澈、湖面如 镜,呈现出天人合一的大美境界。 图中,作者用清墨渲染冰封雪冻的 湖面和远处晦暗的天空,营造出一片清寒 之气。天水之间,用墨线勾勒出山峰的轮 廓,用大面积的留白来表现积雪覆盖的苍 茫群山,只在近水处画出树木,稍加点苔 作为点缀。全图状写西湖雪色山光,笔墨 苍浑,意韵萧散,观之依稀可见蓝瑛孤舟 浅泛、湖上挥毫的高士情态,可谓“无端 棹入冰壶去,一片清寒万里天”。
学术界以“秀古”一词来总结蓝瑛 的画风,不仅概括了其师法古人、融合南 北的笔法,也体现了作品中浓郁的文秀之 气。他运用染地留白的方法描绘雪景山 水,使用荷叶皴、乱柴皴表现山石,用笔 流畅。树木细密,画面构图空寂,空间感 很强。其画风是从多方面变化而来的多种 面貌,有些作品笔墨含蓄隽雅,有些作品 画法工细、色调浓丽,愈老而愈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LanJiangGaoFeiXueTuShangXi.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