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认为“兰,香草 也”,很多“香草”都被称为 “兰”。兰花,是兰科兰属, 多年生草本宿根花卉。根据兰花生长环境和生长方式的不 同,分为附生兰、地生兰和腐 生兰三大类。在唐代,人们开 始在花盆中培育兰花,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兰”, 属于地生兰。在现代植物学 中,“中国兰”大致有五种: 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 兰。而仇英《兰花图》中的这 株兰花正是“春兰”,顾名思 义,它在春季开花。
《兰花图》明·仇英纸本设色 38.8cm×34.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兰花图》是一幅用“图 页装裱”的散页,被专家称为 “孤本”。画面上并没有仇英 的文字签名,只在右下角钤有 两枚印章:“仇英”“仇氏实 父”。画家以“写生”的方式 描绘这株春兰:用纤细又有韧 性的线条勾勒春兰的疏花与细 叶;用浓淡深浅的变化描绘叶 子的向背,用淡雅的绿色晕染 兰叶,设色并不浓艳,属于淡 设色;巧妙地对“虫蛀斑点” 进行描绘,让这株春兰更显栩 栩如生。
兰花属于不整齐花型, 花朵生在花梗上。兰有6片花瓣,排列成内外两圈,外有3 片,内有3片。画家在写生这 株春兰时,一定是经过了十分 细致的观察,不但画出了精确 的形状,还画出了兰花的神 韵。先用墨线勾勒轮廓线和 结构线,然后再填色的绘画方 法,被称为“勾填法”,又称 “双勾法”。双勾画出的兰 花,线与色之间清晰分明。这 株看似寥寥数笔画出的兰花, 靠着有韵律的线条、微妙的 设色,让我们看到了画家深厚 的绘画功底,即使是兰叶上的 伤残之处,也被刻画得十分细 腻。 兰花的香味浓郁,被称 为“国香”;它的叶片四季 常青,柔中含刚,有空灵的意 境。
局部1
在中国,兰花自古以来都 很受重视,人们喜欢用“兰”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比如,把 美好的友谊称为“兰交”,把 美好的诗词、文章称为“兰 章”。人们热爱养兰花,并将 其赋予文人的气质和气节,与 梅、竹、菊并称为“花中四君 子”。人们甚至认为欣赏兰花 有助于培养美德,将“养德” 与“养兰”画上等号,即“要 养德就要养兰,养兰就能养 德”。于是从唐代开始,兰花 就从田野走进了历代文人们的 书房案头。
《兰花图》的作者仇英 (约1505-1552),字实父, 为明代著名画家,江苏太仓 人,后移居苏州,与沈周、文 征明、唐寅,并称为“吴门四 家”。仇英是其中年纪最小的 一位,比文征明和唐寅小二十 多岁。他出生于穷苦家庭,初 为漆工,后改学绘画,拜著名 画家周臣为师。仇英年轻时因 为画得好,于是被已经成名的 文征明和唐寅所器重。文征明 还介绍仇英认识了当时最著名 的收藏家项元汴,这使仇英不 但有机会见识到大量唐代、宋 代和元代的名家画作,还有机 会近距离地临摹这些作品。这 种非同寻常的经历帮助仇英迅 速地提高了绘画技法。
局部2
据记 载,仇英在项元汴藏画的“天 籁阁”待了十多年。项元汴之 孙项声表认为,仇英浏览过上 千幅宋元名画,再加上很有绘画天分,所以他的画作有超凡 脱俗的气质。 在短暂的一生中,仇英不 仅临摹了大量宋元绘画,还独 自创作了许多精美作品。他对 待每一幅画都非常严谨,也很 珍爱自己的画作。
为了不破坏 画面的美感,他甚至不愿意在 画面上题写诗词,只是简单地 署名或钤上姓名章。 优秀的作品是画家“生 命的延续”,正如他的名号会 一直被后人铭记、传诵。事实 上,仇英最擅长的绘画题材并 非“花木”,而是青绿山水和 重彩人物,尤其是他的仕女画 对清代宫廷仕女画产生了很大 影响。或许仇英也没有想到, 他依靠临摹前人的作品声名远 扬,而自己的绘画也成为后人 大量临仿的对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LinFengXiYeChangChouYingLanHuaTuShangXi.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