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论刘松年《江乡清夏图》中“清夏”主题的活动意象

书画艺术网书画史论2025-09-05 10:25390
摘要:《江乡清夏图》是南宋画家刘松年创作的一幅表现乡村夏日消暑的卷轴画,画卷中关于“消夏”主题的人物活动图像有两层潜 在的话语意涵:一是宋代文人雅士崇尚在乡村空间中的隐逸文化生活,二是从图像生产的需求角度分析,基于文人雅士悠闲的乡村生 活场景是宫廷贵族喜闻乐见的经典题材。无论是现实生活真实的场景记录,还是为了迎合皇权贵族喜好之下的浪漫主义幻想之作,都...

摘要:《江乡清夏图》是南宋画家刘松年创作的一幅表现乡村夏日消暑的卷轴画,画卷中关于“消夏”主题的人物活动图像有两层潜 在的话语意涵:一是宋代文人雅士崇尚在乡村空间中的隐逸文化生活,二是从图像生产的需求角度分析,基于文人雅士悠闲的乡村生 活场景是宫廷贵族喜闻乐见的经典题材。无论是现实生活真实的场景记录,还是为了迎合皇权贵族喜好之下的浪漫主义幻想之作,都 指明了寄情于乡村山水之中是宋代人们普遍的日常生活方式,且文人雅士与村民的和谐互动揭示了宋代社会的平稳与安定,是对太平 盛世生活面貌的诠释性图像表现。 

关键词:刘松年;江乡清夏图;清夏;活动意象;文人雅士

一、刘松年与《江乡清夏图》概述 

刘松年(约1131—1218),钱塘(今 浙江杭州)人,南宋宫廷著名画家,擅长 山水、人物题材,在画院供职时间长达半 个世纪之久。[1]刘松年的传世作品有《四 景山水图》《罗汉图》《中兴四将图》 等。《江乡清夏图》是刘松年描绘的江边 乡村中生活的文人雅士在炎热夏日中进 行“消夏”活动的手卷画,主要记录了人 们在炎热夏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式获得身 心凉爽的消暑活动。

论刘松年《江乡清夏图》中“清夏”主题的活动意象 刘松年 江乡清夏图 文人雅士 第1张

图1 江乡清夏图 局部

刘松年的《江乡清夏 图》从画面的细致程度与画面的整体气韵 上较为统一与和谐,清新雅致的山水景物 与人物相得益彰,长卷的创作形式更像是 将日常观察到的夏日消暑场景经过整合与 处理安排在共时性的画卷之中的创作之 举。画面中描绘的“消暑”活动是以文人 雅士为主要群体进行品茗、攀谈、抚琴、 观瀑、吹笛等活动,同时画面中仅出现了 三处描绘劳作村民的场景:踩水车的壮 年、归家的渔夫与提着鱼篓回家的老者。 

中国画的发展史上,曾出现很多 画家尝试“消夏”主题的绘画创作,如 传为五代十国王齐翰的《荷亭婴戏图》, 描绘的是妇女和孩童在亭下嬉戏,观赏 荷花的场景。[2]又如宋代佚名《柳塘泛舟 图》,描绘的是若干人乘坐小舟在河上 泛舟的场景。[3]还有宋代佚名《采莲消夏 图》,描绘一行人乘舟在荷塘中采摘莲花 的场景。[4]消夏题材的创作自宋元时代就 深受画家的喜爱,逐渐在绘画实践中形成 了具有绘画母题意涵的图式语言。[5]“消夏”题材的艺术创作一方面是源于对夏季 生活的场景描绘,另一方面画家也通过绘 画创作的形式记录了古人在炎热夏日中消 暑的活动方式。[6]

论刘松年《江乡清夏图》中“清夏”主题的活动意象 刘松年 江乡清夏图 文人雅士 第2张

图2 江乡清夏图 局部

在没有高科技制冷降温 的古代,度过炎炎夏日也是一种漫长且难 熬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的简单、清雅的生 活方式在夏日获得身体与心灵上的凉意, 这些皆是“消夏”的有效方式。刘松年的 《江乡清夏图》就是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江 边乡村之中勾勒渲染了文人雅士寄情山水 之中,通过个人的行为方式对抗外在自然 世界发生的季节变化。 

二、《江乡清夏图》中的活动类型与内容

《江乡清夏图》中对于“清夏”主题 的描绘与刻画主要是通过画面中“人物活 动”展开的,卷轴画整体画面上依旧是以 乡村郊外的山村景色作为画面的背景,层 层山峰之间,树木以形态各异的生长形式 贯穿于画面始终,画卷还突出描绘了山野 间的建筑,飞流直下的瀑布,河岸上的竹 林与池塘中的莲叶、荷花等,表现了较为 突出的“夏日”季节。刘松年在画面中主 要描绘了两个类型的活动内容:一类是以 文人雅士在夏季清爽度夏的活动为内容; 另一类是围绕着乡村村民从事的日常生活 劳作活动。“清夏”的主题活动主要是围 绕文人雅士来进行深入描绘与刻画的。 

论刘松年《江乡清夏图》中“清夏”主题的活动意象 刘松年 江乡清夏图 文人雅士 第3张

图3 江乡清夏图 局部

首先,在卷轴开端处有两位高士席 地倚坐在岩石旁交谈(图1),他们的目 光注视着画卷打开的方向(瀑布所在处, 即下文提到的“观瀑”意象),岩石坚硬,身体大面积贴靠在上面就会感受到岩 石带来的冰凉之意。画卷中描绘的第二组 人物活动是在一间以竹草席做的卷帘门的 房间内,房间正中处坐着一位抚琴的男主 人,门口靠近卷帘附近还倚坐着一位听琴 的雅士,正认真听着房间主人弹奏的曲 子(图2),以音律的柔雅婉转来对抗炎 热、烦闷的酷暑。左侧的房间内,还有一 位正在点茶的童子(图3),很可能是在 房间主人的安排与吩咐下为前来听其演奏 的友人准备清凉可口的茶饮,以此隐晦点 明“清夏”的创作主题。

论刘松年《江乡清夏图》中“清夏”主题的活动意象 刘松年 江乡清夏图 文人雅士 第4张

图4 江乡清夏图 局部

点茶童子所在纵 向空间上,也就是童子后方院落中有一位 妇女(图4),案桌上放置了一把团扇, 且一位女侍者侍奉在她的左右,女主人透 过画面中的窗户眺望远处的芭蕉叶,丝丝 凉意似乎可以透过新绿的枝叶涌入屋内。 与窗前远眺的妇女形成对景关系的是靠近 芭蕉叶与太湖石处的一间房子,房间内一 位书生坐在案几前(图5),案几上摆放 了打开的书本、毛笔、砚台,画面中刻画 的书生的定格瞬间是用左手胳膊支撑在案 几上,眺望着窗前的芭蕉叶和太湖石,在 片刻的休息之中放松身心,感受绿植带来 的清凉感。 

论刘松年《江乡清夏图》中“清夏”主题的活动意象 刘松年 江乡清夏图 文人雅士 第5张

图5 江乡清夏图 局部

随着画面向左侧移动,画面中一处 河上架起的廊道上有一童子手捧做好的茶 饮,正端向画面左侧前方空间内坐在床榻 上的一位文人(图6),画面中文人所在 的空间中放置了一张卧榻、长桌、竹编圆 凳,长桌上摆放了酒壶、酒杯、盆栽、书 籍、砚台等文人用品,文人卧在床榻上眺望的远景是一片长满茂密荷叶的荷塘,池 塘中荷叶田田、荷花穿插其中,正是“接 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真实 描绘。紧靠荷塘的岸上是一片竹林,与竹 林相对处有一块较窄的河岸,岸上架起了 一座水转翻车,两位壮年男子脚踩着水车 (图7),将河水从低处转移到需要灌溉 的地方,两人在水车上面对着面,一边踩 水车一边交谈,动态的生活场景画面跃然 纸上。 

顺着水车搭建的岸上,岸前方长满 了高大挺拔的松树,松树林中有两位背 着蓑衣、手提鱼篓的渔夫,他们正朝着画 卷打开的方向前行(图8)。随着画面展 开,一处庞大的山石映入观者眼帘,庞大 的山石与前方地面上的一只黑色小狗形成 了鲜明的对比,小狗面朝着前方,此时山 石的左侧方,大树与山石形成的一处空缺 处出现了一位提着鱼篓正要回家的村民, 小黑狗在家门口正等待主人的归来(图 9)。

论刘松年《江乡清夏图》中“清夏”主题的活动意象 刘松年 江乡清夏图 文人雅士 第6张

图6 江乡清夏图 局部

画卷结尾处是一位乘坐小船在河中 吹笛的老者(图10),老者一条腿盘在船 上,另一条腿耷拉着贴着船只放入水中, 鞋子与河水接触的地方还泛起了涟漪, 老者周身附近的水面上勾勒了细腻的水波 纹,河水绵柔且具有浮力的特质就被清楚 地表现出来了。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LunLiuSongNianJiangXiangQingXiaTu.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