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凤子的书画,诠释了近代以来受西画冲 击与洗礼下的画家如何立足传承,如何汲取西 画营养,成就一家之言。面对“西画”的碰撞, 他博收约取,用“线表现”化解“体表现”,以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体”“用”之 间找到了很好的平衡。他对中国画语言的思 考—《中国画法研究》,贯通画史,博古鉴 今,为中国画在世纪之初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吕凤子 老王笑 47cm×39.8cm 纸本设色 1949年
他的创作理念立足于近代以来的人文观念, 关心民间疾苦,痛痒相关,与人共鸣。他的画 因袭元明以来“诗、书、画、印一体”的“文人 画”,以篆籀为根基的“凤体”书法直接催生了他的绘画作品。凤体书法的线质、空间处理手 法在他的绘画作品中一气贯通,通过收敛外 形、疏朗内部空间,给人以简净、古雅、奇崛的 审美感受。 2 0世纪的中国画坛面临着西方艺术的全 方位冲击,特别是从西方、东洋留学归来的留 学生们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地乃至全国,传 播西方绘画理念。本土画家面临着中国画发 展方向的思考,以及创作实践的选择。
吕凤子 志感图 82cm×58.8cm 纸本墨笔 1946年 苏州博物馆藏
今天我 们重新来审视这一段中国画史,对画家们的艺 术成就进行衡量的时候,也必然会选择全球 视野来考量画家与其作品的价值。也就是说,在2 0世纪的中国画家对待西画的态度是固守 排斥还是包容吸收?或是全盘接受?或是另 起炉灶?并且用作品中呈现出画家的“世纪思 考”,这是中国画发展的必然。
吕凤子 庐山云 100cm×60cm 纸本墨笔 1929年
吕凤子(1886—1959)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画 家、书法家和艺术教育家,以及职业教育的重 要探索者,也是“新金陵画派”的先驱和重要 的缔造者之一。他的《中国画法研究》更是“新 金陵画派”的理论奠基之作,他的艺术成就 影响深远。凤先生的艺术实践,身体力行地为 “新金陵画派”奠定了“出人才、出作品、出理 论”的江苏省国画院建院宗旨。
吕凤子 山水 纸本墨笔 1928年
先生早年受过系统的中西画训练,而他在 艺术上最终走的是一条传统文人画家的路, 奉行诗、书、画、印“四合一”〔1〕 。明清以降所 形成“四合一”的艺术形式,对于画家个人能 力要求极为严苛,吕凤子不仅成了一代大家, 而且在四个方面都各自有很高的成就,本文就 其书、画结合的技术层面进行论述。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LvFengZiDeHuiHuaYuShuFaKongJianGuanXiLun.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