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克锋,中国致公党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中国画学会会员,阜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阜阳市颍泉区美术家协会主席。
丁克锋 铁骨冰心 96cm×22cm×3 2022
大凡美的事物,不仅悦目,更能悦心。美于画者而言在于术、技、道,也在于品格、学养,二者相生相济。克锋所行所作即为是证。
克锋曾在荣宝斋郭石夫先生工作室访学,探习中正笔墨之技;后又负笈杭州拜师张立辰先生,得大写意精神;更蒙薛永年、刘曦林诸师亲炙。克锋入中国画堂奥,精研传统,上溯任伯年、华新罗诸家,直追青藤、白阳,又于宋元名迹摹写不辍,深谙笔墨乃中国画之根本,是作品格调之基础,是气韵之前提,亦是中国画魅力之源泉。其对笔墨之技淬炼不息,作品与传统中国画面貌相去不远,然非徒袭形貌,实乃追慕先贤心迹。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术技既成,蒙养化之。
丁克锋 绿丛又放数枝红 137cm×70cm 2020
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言:“窃观自古奇迹,多是轩冕才贤,岩穴上士,依仁游艺,探赜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画。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矣。”克锋之作既有形式美,又有质感美,笔巧而不轻佻,拙厚而不浑浊,自是靠其自身气度蒙养得来。
丁克锋 寒月西坠冷梅梢 68cm×68cm 2023
在他人重形轻质、以技事汲汲于名利时,克锋却避开流风,潜心于艺事探索,进行“游于艺”的求索历程,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近年,其驻旅西子湖畔,优游粤、桂、皖、浙……在山水间发人生之感悟。交天下友,纳八方气,关注历史源头文化符号,披读先秦文字,汲取中华文化养分,丰富自我“语言”,以期“取法乎上”而求得艺事之“圜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克锋于画一道已坚实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且目标坚定。祝福克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QiuGuNaXinYiRenYouYiDuDingKeFengHuaNiaoHua.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