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时代背景下的宋徽宗绘画浅析

书画艺术网书画广角2025-10-30 09:30130
内容提要: 宋徽宗赵佶是北宋翰林图画院的领导人物,其书画名作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笔。宋徽宗的绘画有其特殊性,这和他的皇帝生涯有关,也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 本文试在历史框架内讨论赵佶的绘画特点和绘画成就。关键词:历史;宋徽宗;绘画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号宣和主人,北宋书画家。赵佶即位后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喜爱奇珍异宝,大兴土木。他信...

广告 各位艺友,有需要包装推广发软文的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艺术网创办21周年值得信赖点击❉❉☛ 在线办理

内容提要: 宋徽宗赵佶是北宋翰林图画院的领导人物,其书画名作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笔。宋徽宗的绘画有其特殊性,这和他的皇帝生涯有关,也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 本文试在历史框架内讨论赵佶的绘画特点和绘画成就。

关键词:历史;宋徽宗;绘画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号宣和主人,北宋书画家。赵佶即位后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喜爱奇珍异宝,大兴土木。他信奉道教,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在宋徽宗集团的腐朽统治下,农民起义爆发,加之金军入侵,北宋灭亡。赵佶被金人掳至北方,并于1135年去世。赵佶大力发展宫廷绘画,广集人才,创立宣和画院(宣和年间的翰林图画院),培养一大批杰出画家。

时代背景下的宋徽宗绘画浅析 宋徽宗绘画 第1张

图1 宋 赵佶(传) 听琴图 147.2cm×51.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赵佶在绘画方面造诣颇高,自创“瘦金体”,国画作品有《芙蓉锦鸡图》《腊梅山禽图》《祥龙石图》等。赵佶是历史上一位特殊的皇帝,屡次被绘画领域学者提起。一些艺术研究者脱离赵佶所处的时代背景去讨论其绘画成就,这也是一种研究方法。但将创作者和时代背景剥离开,难以得出全面的研究结论。因此,本文试在时代背景下浅析宋徽宗绘画特点、成就和历史意义。

一、时代背景

“迹徽宗失国之由,非若晋惠之愚、孙皓之暴,亦非有曹、马之篡夺,特恃其私智小慧,用心一偏,疏斥正士,狎近奸谀。”[1]这是《宋史》中对宋徽宗的评价,比较中肯。简而言之,宋徽宗在国家衰落之时没有励精图治,却专注于书画领域,荒废本职“工作”。“在宋徽宗时期,宋王朝已经逐渐从辉煌走向没落,奸臣当道,国内形势异常严峻,已如日薄西山。”[2]24国家在外面临着金人强烈的威胁,金人一直企图侵占中原地区。国家内部则是奸臣当道,百姓不堪忍受赋税等苛政,以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具体来说,赵佶排斥正直有才能的人,任用奸诈谄媚之人,蔡京、童贯等奸臣充斥着朝廷,政治环境污浊。赵佶挥霍无度,蔡京、童贯等官员迎合徽宗奢靡喜好,压榨人民,贪得无厌,使得百姓赋役繁重,不得安宁,农民起义爆发。处在这种历史环境下,赵佶并没有好好治理国家,努力让国家重回正轨,而是选择醉心艺术,寻求内心虚幻的“美好世界”。历史人物往往是血肉丰满、鲜活立体的,赵佶存在不好的一面,也存在积极的一面。

赵佶并非不想做个好皇帝,早年还是励精图治的。“北宋统一消除了封建割据造成的分裂和隔阂,北宋初期社会的局面是相对稳定的,人们也能够安居乐业。”[2]28在赵佶继位之前,经济文化的发展带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赵佶执政早期对国家经济非常重视,多措并举,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宋朝绘画发展繁荣创造了良好条件。

翰林图画院是赵佶极力倡导建立和鼎力支持的。国家直接管理画院,画院画家享受与文官相似的待遇,因此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画家聚集。赵佶还设立了完整的画院制度,培养了许多在绘画史上留名的画家,比如王希孟、张择端、李唐等。宋代画院的建设和院体画的发展,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二、绘画特点

赵佶在绘画史上具有特殊地位,与他的皇帝生涯有关,又与他对中国画的影响有关。徽宗绘画风格具有“皇室的雅正”和“文人绘画的野逸”[3]的特点。在讨论徽宗雅正的绘画风格之前,不得不提他所使用的绘画材料。“徽宗的绢画相比于纸画,多了一道渲染的过程,因此画面的色和墨过渡自然,显得更加细腻。徽宗用的纸,是一种结实匀净的皮纸,在上面用墨和色比在绢上更容易洇散。”[4]绢画制作工艺比较复杂,材料采用质量好的棉花和麻丝,包在布料内部作为框架,丝绸固定在外表面。制作工序根据绘画题材不同而不同,分为剪裁、缝纫、粘贴等方法,使画面有一种精致明丽的视觉效果。绘画材料是宋徽宗绘画的物质基础。

时代背景下的宋徽宗绘画浅析 宋徽宗绘画 第2张

图2 宋 赵佶(传) 芙蓉锦鸡图 81.5cm×53.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绢画适合表现皇帝贵族的日常生活,也适合工笔花鸟画的精心描绘。赵佶绘画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具有文人画的野逸特点。他提倡文人画,要求画院画家提升综合素养。“为提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宋徽宗对画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这时期的院体画被称为‘宣和画’……特征就是细腻而准确,幽雅含蓄,富有诗情画意,以形写神。”[2]71文人画是区别于传统民间绘画和传统宫廷绘画的。文人画需要创作者精通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门类,赵佶对画院画家要求如此,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如此。

(一)《听琴图》

例如我们熟知的《听琴图》(图1),画面局部已经采用了写意的文人画创作方法。仔细观察,抚琴者背后的竹子整体似乎用的是比较工整的画法,但是仔细观察会发现:竹子的枝干是一种比较写实的创作方法,用墨勾勒,随后画上石绿;但是叶子部分却采用了写意的方法,用墨撇出。这也是很多文人画画家经常采用的方法,会让画面的观赏性和意境都增强。再看每人所坐奇石上的兽皮纹理,从技法上可以看出,兽皮上面褶皱的画法已经有偏写意的视觉效果。

尤其是整体观看这幅《听琴图》,初看以为是小写意画法,与人物衣服的画法截然不同。衣服的处理还是传统工笔的画法,表现了衣服光滑的质感,画法工致,飘逸华丽,而奇石上兽皮表现出了一种粗纹理效果,与衣服产生强烈对比。这种技法兼顾了“形象”与“意境”,产生多元化的视觉效果,说明赵佶对物象有仔细的观察和具体深入的感受(假设这幅作品是宋徽宗所作,因为现在对此幅画的作者存在争议)。画面松树上方是徽宗宠爱的奸臣蔡京所题的七言绝句:“吟徵调商灶下桐,松间疑有入松风。仰窥低审含情客,似听无弦一弄中。”[5]能让别人在自己的画上题字,说明宋徽宗特别信任蔡京。右上角有赵佶用瘦金体书写的“听琴图”三字。

《听琴图》的材质是绢,画风细腻,色彩过渡自然,质感比较好,既有雅致的感觉,又有一种野逸的风范。一方面,这幅画诗书画印皆备,是宋徽宗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另一方面,这幅画也是当时社会问题的一个缩影。因为时局混乱,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于是在宗教上寻求希望。宋徽宗信奉道教,画中的他着一身黑色道袍抚琴。

徽宗眼看治国无望,于是将希望寄托于宗教,希望自己能够成仙。在更早的宋真宗时期,面对辽国强大军事实力带来的压力和即将要来的并没有太大胜算的战争,宋真宗选择了和谈,放弃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计划。这其实严重挫伤了官员和百姓的民族自信心,皇帝则亟须重新树立北宋政府的权威形象,道教因此被利用上了。赵佶的行为和绘画元素在这里有了很好的解释。

(二)《芙蓉锦鸡图》

《芙蓉锦鸡图》(图2)是赵佶另一幅气韵生动的绢本设色作品。画中芙蓉又叫木芙蓉,是一种叶片和花朵都类似牡丹的花卉。但是其花期比牡丹长,花朵没有牡丹花朵层次多,色彩也淡雅许多。苏轼曾作诗云:“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木芙蓉是文人和画家特别喜爱的一种植物,常见于文学和绘画作品。

木芙蓉淡雅,比一般花卉高大,枝干挺直,花朵没有牡丹那么繁密,且没有香味。它就像古代文人士大夫一般,高洁,傲立。宋徽宗选择木芙蓉这个表现题材也契合了文人画家的偏好:注重绘画的意境和文学性。画的右上角还有赵佶用瘦金体写的四行诗句。 “诗、书、画都统一在整幅画面中,在构图上《芙蓉锦鸡图》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这种‘传统’是从宋徽宗开始兴起的。”[6]其实直到北宋晚期,还只有很少一部分画家能将诗、书、画统一结合在一个画面上,这需要画家具有很高的综合素养。技法方面,木芙蓉的叶子虽然用的是工笔绘画技法,但是视觉效果已经偏小写意方向了,木芙蓉叶片宽大舒展,偏写意的绘画方法更注重对文人画精神意趣的表达。

正是因为用了这种方法,画面显得更加生动洒脱,仿佛能看到锦鸡飞到芙蓉枝上,压得枝条颤动,增强了画面的动感和生活趣味性,反映了赵佶对日常生活的细致、敏锐的观察力。木芙蓉叶片的处理方法与左下角的秋菊花形成鲜明对比,秋菊采用了传统的工笔画法,没有木芙蓉叶片那么让人印象深刻。

假如抛开以往关于《芙蓉锦鸡图》的解读,联系时代背景和赵佶从政以来的所作所为,把锦鸡比作赵佶,一身漂亮的羽毛就像赵佶现实中的龙袍(皇位);而那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吸引了赵佶的全部注意力,蝴蝶就像赵佶毕生所爱的绘画和自由。即使站在风雨飘摇的芙蓉(王朝)之上,蝴蝶还在关注自己内心所往。这幅画或许早已暗示了宋徽宗的命运。

结语

客观来说,赵佶多才多艺,爱好诗词、书画、音乐等,尤其以书画闻名于世。他的花鸟画被称为工笔院体画。他成立画院,并订立制度,培养人才。他招用各地画师,授予职衔,并以科举形式命题作画,录用了不少有才华的画师。他在位期间是宋代画院的鼎盛时期。这些都促进了宋朝乃至后世绘画的发展。历史长河滚滚向前,赵佶作为皇帝一败涂地。但作为画家,他还是在历史的河滩上留下了熠熠生辉的颗颗珍珠!

参考文献

[1]脱脱,阿鲁图. 宋史:全20册[M]. 北京:中华书局,1977:418.

[2]孙权慧,王思博. 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M].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

[3]李方红. 宋代徽宗朝宫廷绘画研究[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21:11.

[4]周高宇. 艺术史研究丛书:所知与所见:宋徽宗绘画研究[M].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23 :11.

[5]袁志正. 中国画名作鉴赏[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15:159-160.

[6]张超. 中国古代绘画大师名作赏析[M].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116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ShiDaiBeiJingXiaDeSongHuiZongHuiHuaQianXi.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