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吉鸿 1975年生于重庆。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会员,山水画硕士生导师。重庆市中国 画学会秘书长,重庆市中国画艺委会委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于以采苹》获 2004年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作品《水土》 获2004年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优秀奖。

傅吉鸿 隋代古刹 32.5cm×66cm

汉代扬雄的“心画论”被后来者广泛地引证于书法之 中,进而更推及到“画如其人”。

以此观读傅吉鸿的画作不 乏贴切之处。 笔者与作者十余年的过从,故笔者对于傅吉鸿的艺道 较之他人有更多的理解。傅吉鸿灵秀、文气而富于艺术的 才情,对美的事物有超于常人的敏感,这使得傅吉鸿的作品 中总表现出一种“天赋”,这对于一个从艺者无疑是首要 的。

而作为一名年届不惑的画者,虽不能说已全然处于自 己艺术的成熟期,但却是最富活力的振荡年代。在这样的年代,许多傅吉鸿的同代人 已汲汲于功名而忙于为自己 的艺术标新立异。傅吉鸿却 走向了一条相反之路,他将 自己的聪明浸泡于“美好的 往昔”——那些深厚而永恒 的大美(传统)之中,并使 自己从前代人的绘画乃至书 法的既有成就中有尽可能多 的获取与把握,正所谓“适 千里者三月聚粮”,这显然 是一种富于智慧的艺术“预 谋”。因为我们能感受到傅 吉鸿正为自己的艺术雄心积 蓄强大的爆发力。 

傅吉鸿 国清寺山门前 66cm×32.5cm

近年来,吉鸿画艺尤 进,浸迹生活成为其研究绘 画并不断推进山水画当代表 达的主要路径。从物到目, 由目入心,由心向手,一种 启于格物而升华出的意象表 现方式逐渐谙练于吉鸿笔 下。这种技艺能力,既是一 个从事本民族绘画艺术者所 必须具有的先决能力,更是 一种在人之中岁来临前所必 须具备的绘画状态与水准, 它决定着一个中国画家未来 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 在这一过程中,笔墨方 式是吉鸿所始终坚守的,笔 墨的具体语汇、方式,在与 其秉赋、修养的交合中,吉 鸿画风似已初见端倪。

傅吉鸿 铗剑泉 66cm×32.5cm

我们 可以从其“武陵记游”“甘 青日记”等系列作品中品读 到这一点:临景创作带来了 画面的鲜活感,充满了生活 气息的身外风景让观者感到 亲切;而细腻的观察视角, 隽朗的笔致,既达于物形又 不失自由的勾勒与点写;看 似喜于细节表现却又不失物 象整体意趣的表达;笔墨操 控中提多于按,笔重于墨; 画面气息纯正而真率,清新 而雅逸,均是极富吉鸿气质 特征的艺术表达。 

傅吉鸿 国清寺 32.5cm×66cm

这里呈列的部分作品 中,或取法于传统的诸多符号与画法,但却无处不透露 出作者优于常人的笔性与情 性;看似汲汲于身边景致的 如实描绘,但又无处不显露 出作者独特的观察视角与对 生活的朴素情感,正如徐天 池所谓学传统而能出“己 意”者。良好的书法领悟 还给予了这种“己意”助推 力,笔法在造型之外已更多 地流泻出个人的秉赋,显示 出明显的精神指向。

我们全 然有理由相信,傅吉鸿正 坚定地走在自己的艺术选择 中,我们亦有理由相信傅吉 鸿未来的艺术还将有着巨大 的飞跃,因为我们从他的画 里已看到了潜隐其中的端 倪:一种对美的敏锐所带来 的新的发现;一种对技的谙 熟所必然带来的法的超越; 一种“固执”的个性持有所 必然带来的鲜明艺路。 

傅吉鸿 国清寺外 32.5cm×66cm

吉鸿又一册画集即将 付印,重读前册为吉鸿所作 之序,言吉鸿其艺其性,多 所仿佛。数年过去,吉鸿艺 理依然,然年已不惑,无论 其艺其性又多了几分老沉。 

在我看来,数年之间,亦短 亦长,吉鸿的绘画在以下几 方面的变化与推进是确实显 而易见,不能不谈及的:首 先不间断的笔耕与阅历使吉 鸿笔下日渐功深,笔与性灵 的融合让其笔性特质的表达 更为彰显,笔与墨已有了吉 鸿富于个性的鲜明印迹,从 师古人到师造化进而向师心 的转变正在演绎,从而笔墨 间一种由显在的自信导源出 的自由与自如使画面变得更 为动人;其二,题材的指向 在20余年的杂陈与选择中, 正日渐趋向鲜明,一种既植 根于现实又尤寄于人文(甚 而文人)传统的母题被更多 的表现,以西南地域为根基 辐射广大的中原地区,成为 吉鸿研艺的生活泉源,吉鸿努力使自己的艺术表达在现实的物我间找到最佳的契合点这 一旨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鲜明地呈现了出来;再者,数 年间,吉鸿无论在自己的艺术视野还是艺术触觉上,都极大 地拓展了。

吉鸿的艺术交往与交流已远远越出巴渝一域,进 入更广阔的天地,无论参展还是个展,吉鸿较此前都更为活 跃,在全国中青年画界,吉鸿已有了更多的参予并逐步建立 起个人的影响力,也因之吉鸿成为了当下巴渝中青年画家中 最为突出的成员之一。 以上三者之外,在人人都会面临的中岁磨砺中,吉鸿在工作与生活上的经历与变化也让人印象深刻,而这些也成为 其艺术不断增进的又一动因。

中岁的吉鸿无论是工作还是生 活,都承受了更多的压力,这些压力中,尤其充斥了太多的 “不如意”,吉鸿每能以正思维与正能量的心智去面对,淡 然而又积极有为,在重重阻力与重负中前行,表现出了良好 的德行与担当,不仅让自己的工作更为出色,生活上也井然 有序,这种磨砺让自己的艺术从幻境中折射出更为丰盈的精 神承载,使艺术得以不断增厚。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