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现代花鸟画的发展,特别是孙其峰与马新林两位艺术家的贡献。孙其峰以其书画艺术造诣全面和对花鸟画的 独到见解闻名于世,他的作品既传统又创新,融合东西方绘画手法,体现了花鸟画在现代的发展。马新林则继承并发扬了孙其峰的艺 术风格,同时加入了自己的创新和实验,推动了花鸟画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文章通过分析两位艺术家的艺术生涯和作品,展示了花鸟 画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过程。
关键词:现代花鸟画;孙其峰;马新林;艺术发展;中西融合
“河出图,洛出书”[1],绘画与文字 拥有相同的起源,这在先民遗存的图像中 比较明显。人类进入文明社会,文字与绘 画从先民图像中分离可谓标志。文字表 “义”,逐渐定型规范,走向抽象的叙事 文本与信息载体。绘画从“百工”中独立 成科,其意义在于绘画从“工”“艺”的 复合体走向纯艺术的造型欣赏,使精神审 美成为绘画的主要功能。
孙其峰 四喜图
以花鸟画而言, 虽然源远流长,但长期隐没在人物画的背 影里,明确以花鸟画作为绘画分科则是在 唐代。花鸟画的分科不仅是画科的问题, 而且成为纯审美艺术的标志。从此,花鸟 画就进入院体志趣、文人怡情、民间工艺 并行发展的阶段。到了20世纪,花鸟画与 其他艺术类别一起,经历了迈向现代的洗 礼。
在历史的转折关头,许多花鸟画家兢 兢业业地辛勤奉献,杰出精品灿若星辰, 花鸟画也迎来了崭新的时代。来自齐鲁大 地的孙其峰与马新林师徒,为了共同的理 想,披荆斩棘,在花鸟画天地里演绎着自 身的叙事。他们继承传统又不囿于传统, 感悟社会生活又不拘泥生活,放眼世界又 不沉迷世界,凭借对艺术的痴迷和睿智, 师古人师造化师我心,“肇自然之性,成 造化之功”[2],在尺幅之间妙化自然,直 达物象本性从而成一家之体。
一、“孙”规“马”随
现代的花鸟画画科,题材要远比传统意义上的宽广得多,是除山水、人物画 之外的统称。范畴的扩大,对绘者的技法 技能、章法布局、情操立意等都有了更高 的要求。绘者在艺术上的造诣,既有先天 的禀赋,更在于后天的勤奋。然勤奋并不 能直达艺术的高峰,需要机缘与领路者。 绘画领域的领路者就是师承传授,所谓 “若不知师资传授,则未可议及画”[3]。
马新林 春消息
《荀子·劝学》云:“青,取之于蓝而 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4]“青 蓝”与“水冰”之论,在于技艺只有在前 人的基础上才能更上一层楼。国画强调师 承、传派,正如张彦远所说:“各有师 资,递相仿效,或自开户牖,或未及门 墙,或青出于蓝,或冰寒于水,似类之 间,精粗有别。”[5]近现代以来,虽然采 用学校体制普及教育,但在艺术层面,学 校教育侧重于基础技能的公共性学习,传 统师徒传授更在于独门技巧与点睛之笔。 孙其峰堪称全能型画家,书法、绘 画著称于世,尤以花鸟画享誉当代画坛。 其笔墨师古而不泥古,既不失传统法度, 又有独创一格的时代风貌。
孙其峰高寿, 从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在画坛展露其艺术 天赋,新中国成立后至新时代,一直奋战 在美术教育与艺术创作的第一线,既与时 代命运相呼吸,又见证了国画当代化的进 程。对过往历史,后人可以从理性客观的 角度进行得失评价,而于亲历者而言,则是在感性的艰难困惑中体验迟到的快乐。
他能够取得如今的艺术成就实属不易,不 仅自身加倍勤奋努力,更要在时代的洪流 中矢志不渝。 从孙其峰的艺术经历来看,其艺术 人生从摸索、贯通到大家之路,首先是虚 心求教转益多师的结果。生于书香之家, 幼读诗书,雅好书法,是孙其峰艺术生涯 的开端。在绘事方面,高文亭、徐人众等 是其领路人。其中,徐人众是齐白石和李 苦禅的弟子,画风亦受徐悲鸿影响。1941 年到1947年,孙其峰主要在北京求学,精 研绘事。其间,首先跟随他的舅舅王友石 学习书画。王友石擅长花鸟画,风格浑厚 雄健,受陈师曾、吴昌硕影响较深。
1944 年孙其峰考入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学习,至 1947年毕业,其时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名家 云集。对孙其峰有提携师授之恩的有, 王石之任校长时的周怀民、朱德甫、伊 东哲等;黄君士任校长时的胡佩衡、吴 镜汀、汪慎生、溥松窗、寿石工、金禹民 等;徐悲鸿任校长时的黄宾虹、寿石工、 李可染、李苦禅、李智超、汪慎生、秦仲 文等。 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学习时期,经 过许多近代绘画史上名家的锤炼,奠定了 孙其峰未来勇攀艺术高峰的基础与能力。 在他的师承之中,属于花鸟画领域的先后 有王友石、朱德甫、伊东哲、汪慎生、溥松窗、李苦禅等。
这些名家,以擅长大写 意花鸟画为主,这也是孙其峰得其精髓并 弘扬大写意花鸟画风格的渊源之处。在徐 悲鸿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时,推行以 素描为造型基础的西式艺术教育模式,注 重学生写实技能的培养。由是,孙其峰的 花鸟画创作在传统写照的基础之上,又接 受了素描、写生、速写等西式绘画方法, 为以后站在时代的高度成一家之法解决了 视野观照的问题。 与孙其峰的师承与艺术活动主要在 京津冀相比,马新林的绘事活动地域范围 更加广泛。马新林与孙其峰同样出生于齐 鲁大地,自小喜爱绘画、书法、篆刻。即 使早年因时势而转折,但因对艺术的执着 最终勤奋于艺术的天地。
他与孙其峰的艺 术缘聚,始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在河南洛 阳参加孙其峰花鸟画学习班,后因勤恳聪 慧而有幸成为孙其峰入室弟子,深得其教 化与真传。80年代末马新林考入广州美术 学院中国画系,攻读中国画专业硕士学位 研究生,在指导老师尚涛的关注下研讨绘 画,同时兼得关山月、黎雄才、杨之光、 陈少丰、王肇民、梁世雄、陈金章等传 授。
岭南画派在传统笔墨的基础之上,强 调章法布局,着重写生,画面多体现南国 风光的色彩鲜艳。马新林至北京后,长期 师承于孙其峰的门下,既得京津画派的传 统笔墨精髓,又能在创作中展陈岭南画派 的要义,成一代名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SunQiFengYuMaXinLinDeXianDaiHuaNiaoHuaYiShu.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