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王杖简”简文释义与书法艺术探析

书画艺术网书画天地2025-10-16 11:09980
在 20 世纪 50 年代和 80 年代,甘肃武威缠山村磨咀子汉墓先后出土了两批珍贵的木简文献。1959 年,甘肃省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在发掘武威磨咀子 18 号汉墓时,首次发现了一组共十枚木简,史称“王杖十简”(图 1)。这些木简由三道编绳编联,每简长 23cm,宽 1cm,构成了一册完整的书籍。简文内容涵盖了西汉宣帝和成帝关于赐予高龄老人王杖的诏书,以及处...

广告 各位艺友,有需要包装推广发软文的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艺术网创办21周年值得信赖点击❉❉☛ 在线办理

在 20 世纪 50 年代和 80 年代,甘肃武威缠山村磨咀子汉墓先后出土了两批珍贵的木简文献。1959 年,甘肃省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在发掘武威磨咀子 18 号汉墓时,首次发现了一组共十枚木简,史称“王杖十简”(图 1)。这些木简由三道编绳编联,每简长 23cm,宽 1cm,构成了一册完整的书籍。简文内容涵盖了西汉宣帝和成帝关于赐予高龄老人王杖的诏书,以及处理侮辱持杖老人的犯罪者的判决案例。

“王杖简”简文释义与书法艺术探析 王杖简 第1张

1981 年,武威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在进行文物调查时,又从本地村民袁德礼家征集到一批出土于磨咀子汉墓的木简,共 26 枚(原简为 27 枚,遗失一枚),被称为“王杖诏书令册”(图 2)。这些木简长 23.2cm 至 23.7cm,宽 0.9cm 至 1.1cm,字迹清晰,文字为隶书。其内容更加丰富、编联更加完整,记录了关于尊敬老者、抚恤鳏寡孤独残疾者、高年赐杖及处决殴辱受杖老人的罪犯等五份诏书。为方便表述,本文将“王杖十简”和“王杖诏书令册”统称为“王杖简”。通过对这些木简的简文进行考释和翻译,可以深入考察儒家刑法思想对汉代刑事立法的影响。

“王杖简”简文释义与书法艺术探析 王杖简 第2张

“王杖简”中对汉代老年人的保护规定详细展现了儒家尊老敬老的法律思想。根据这些简文,汉代对 70 岁以上的老人授予王杖,王杖上装饰有鸠鸟,以示尊贵。持此杖者,无论是官吏还是平民,享有与持节者相同的待遇。如果有人谩骂或殴打持杖者,则将按大逆不道罪处以弃市之刑,即在人众集聚的闹市中执行死刑。

此外,持杖者享有出入官府和节第的特权,并可以乘车沿驰道边行驶,这反映了对他们地位和尊严的高度重视。 鳏寡之人在市场上进行买卖时可免于缴纳租税。若有人愿意赡养和照顾这些老人,亦可免除其租税负担。被授予王杖的 70 岁以上老人,其地位相当于食俸六百石的官吏,进入官廷时无需小步疾走,这表明了对他们的特殊待遇。

即便持杖者遭到耐罪(如剃去鬓须),只要无人起诉,也不得被征召服役或受到侮辱,否则将按大逆不道罪论处。此外,对于 70 岁以上的老人,若非首谋杀伤人,通常不会追究其刑责,这体现了对高龄老人的宽容。这些规定在实际判决中也得到了体现。例如,汝南郡的王安世因击打持王杖的老人并折断其王杖,被判处弃市。南郡亭长司马护擅自传唤并捆绑持杖老人,也被判处弃市。长安东乡啬夫田宣因捆绑持杖老人,被告发后判处弃市。而陇西男子张汤因殴打持杖老人并折断王杖,也被判处弃市。这些案例显示出汉代法律对侵犯持杖老人的行为采取了严厉的惩处,以维护儒家伦理。

“王杖简”的内容不仅反映了对 70 岁以上老年人的特殊保护,还展现了儒家法律思想的两面性:一方面是对高龄老人的宽刑主义,继承了西周以来的“明德慎罚”传统;另一方面是对侵犯老年人权益行为的重刑主义,以维护儒家尊老敬老的社会秩序。这些规定和案例都集中体现了儒家尊老敬老理念在汉代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重要地位。

一、简文译释

(一)《王杖十简》

关于《王杖十简》的排序和简文句读问题,学界存在较大分歧。这些分歧主要源于简文的复杂结构和内容的特殊性。在文本释读过程中,首先需要弄清楚《王杖十简》的文体及其功能,即理解为什么墓主人将这些写有特殊内容的简策作为随葬品放入墓中。还涉及这些简策是否为正式的诏令,或如有学者所言,是否仅仅是一篇法律文书。

参照青铜器铭文的文体功能,这些随葬简策实际上也具有纪念性。墓主人的后人将这些特殊内容的简策随葬,旨在向地下世界展示墓主人生前的荣耀。简文内容的重点在于确认墓主人受杖的年份及其在 70 岁高龄时所享受的汉王朝特别优待。这种做法不仅显示了墓主人的尊贵身份,还强调了他获得的荣誉对其生前的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强化这一优待的合法性和权威性,简文中特别抄录了两条与前朝颁赐鸠杖的诏令作为佐证。

这不仅体现了墓主人的身份尊贵,也展示了汉代对先例的重视以及法令传承的意义。 第一部分包含皇帝的两份诏书。第一个诏令记载在木简 1 和 2 上,抄录自建始二年(公元前31 年)发布的皇帝诏令。“建始”是西汉孝成帝的第一个年号。内容主要涉及尊老制度,70 岁以上的老人可以获得鸠杖以及政府给予的优待,其待遇相当于食俸 600 石的官吏(1 石约等于 30 公斤)。持杖者可以不必施行见官礼节,直接进入官府。

木简 1 上记载:“犯罪耐以上,毋二尺告劾,有敢征召侵辱……”在汉代法律体系中,“耐罪”指的是两到四年的监禁。这三句话的意思是,即使老人犯了可能导致两到四年监禁的罪行,如果无人告发,该老人也不得受到侮辱或被征召服劳役。这体现了对老人的尊重。

第二个诏令记载在木简 3 至 9 上,抄录自河平二年(公元前 27 年)发布的皇帝诏令。“河平”是孝成帝的第二个年号。从高皇帝(刘邦)时代起,历代皇帝对老年人非常关爱,决定授予带有鸠鸟装饰的杖。这种杖一目了然,易于辨识。如果平民敢于虐待和侮辱持杖者,就犯了重罪。持杖者可以不必施行礼节,直接进入官府,并可以使用皇帝专用的驰道等。

木简 5 上记载:“如山东复有旁人养谨者,常养扶持,复除之……”其中“旁人”指的是非亲生子女的人。那些照顾和奉养老人的人可以免除劳役,这体现了孝道。 木简 5 末尾和木简 6 开头记载:“杖不鲜明,得更缮治之。”意思是如果杖的光辉褪去,可以由政府修复恢复其原有的光彩。 在河平元年(公元前 28 年),汝南西陵县的一名下级官员吴赏命令他的仆人(使从者)殴打一名老人(可能叫先,或仅指某位老人)。吴赏违反了尊老的法院规定。

当地太守在接到诉状后,判处吴赏弃市,实际上就是在公众场合执行死刑。这个判决来自兰台令。兰台是汉代专门负责收集皇帝诏令和法律文件的机构。 《王杖十简》的第二部分只有一句话。墓主的名字是幼伯。“幼伯”可能被解释为年轻的叔叔,而不是名字。他出生在孝平皇帝元始五年(5),在孝明皇帝永平十五年(72)获得了杖,当时他还不到 70 岁,这表明“70 岁授杖”的规定可能并未严格执行。也许正是因为墓主人不到年龄而受杖,故特别抄录了两条前朝的诏令来表示其受杖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标签王杖简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WangZhangJianJianWenShiYiYuShuFaYiShuTanXi.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