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钟涵早年投身革命,后又到艺术院校深造,这一独特经历为其艺术创作积淀了浓郁的家国情怀与深厚的学养根 基。他的艺术实践与教学对中国油画的本土化发展影响深远,为中国油画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人才。本文从艺术 经历与创作理念、个人特质与学养根基、师道传承与艺术贡献等方面,对钟涵进行全面的回溯与追忆,以期为当代中 国油画发展提供烛照与镜鉴。
关键词:钟涵;油画本土化;主题性创作;中国风格;民族精神
在油画界,钟涵(1929—2023)先生是一位公 认的读书多、学养丰厚、阅历非凡的艺术家,这也奠 定了其最终的艺术高度。作为中国第三代油画家的代 表人物,他与同辈们共同将源自西方的油画艺术移植 到中国文化土壤,并努力将其推向纵深,实现了从学 习、引进到油画本土化实践的历史性跨越。
一
钟涵的成长经历始终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联。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钟涵就读于清华大学建筑系, 受教于梁思成、林徽因、李桦、李宗津等大家。这段 求学经历不仅让他接触到严谨的建筑思维,更培养了 他中西交融的文化视野。与此同时,钟涵积极投身革 命,前往解放区的华北大学学习。
钟涵《东渡黄河》布上油画 165cm×380cm 1976年至1978年
在解放区,钟涵担 任“延安五老”之一、中国人民大学第一任校长吴玉章的秘书,这段工作经历不仅让他感受到老一辈革命 家的精神品质与革命热情,也提高了其逻辑能力和文 字水平。 1955年,钟涵进入中央美院学习,随后参加了 由罗工柳主持的油画研究班。该班是紧随马克西莫 夫油画训练班之后开办的。
这两个油画班堪称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中国美术发展影响深远的两次 办学,培养出一大批卓有成就的艺术家。在“油研 班”班里,钟涵的艺术创作深受名家大师们的熏 陶,如在素描上深受钱绍武的启发,油画方面则受 罗工柳的影响很大。 钟涵早年涉猎很广,从建筑审美到革命实践,从 文字秘书到艺术创作,这些丰富的经历构成了一套独 特的认知体系,为他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底子。
靳尚谊讲,画油画须趁着年轻和精力旺盛的时候,一 般在40岁以后就不太行了。可是钟涵除外。这恰恰是 因为钟涵早年积累的学养足够深厚。钟涵曾说,他50 岁之后才把主要精力放到油画创作上,很多有分量的 作品也都是在这一时期创作出来的。
钟涵《牧童睡了》纸上油画 36.5cm×46cm 1979年
而之前的那些经 历,不管是革命岁月里的精神磨炼,还是广博的知识 储备,都成了滋养他艺术生命力的沃土,让他的艺术 激情和创作灵感不断涌流。 钟涵50多岁的时候,被公派到比利时深造。出国 后,他临摹了不少国外大师的杰作,包括安格尔的自 画像、鲁本斯的女人体、恩索尔的作品,还有维亚尔 的一幅很大的绘画。
他临摹的作品风格跨度特别大, 深入探究了不同艺术流派的精髓。回国后,钟涵把主 要精力投入中央美院高研班的教学工作中,与苏高礼 等人一起执教,但这段时间里也没有停下创作。即使 年过九旬,钟涵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和教学热情。 就像钱钟书说的,创作热情的消失就是创作才能的消 失。
钟涵的创作热情从来不止于某一张画的结果或者 一时的评价,他的目标远大于这些,将目光投向了更 广阔的人类文明史。这种超越个体成就的宏大视野正 是他艺术激情的重要源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WeiYiShuBaoXinZheZhongHanDeYiShuYuRenSheng.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