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现实主义精神与现代派艺术

书画艺术网画里画外2025-09-03 12:03180
[摘要]现实主义作为创作方法,同写实的表现手法是不能混为一谈的两个概念。与之联系更为密切的,是 创作者认识世界的方法,即创作者的世界观和艺术观。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艺术家应从现实生活出发, 真诚地表达在复杂社会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以自己的创作干预现实生活。艺 术有现实主义精神和现实感,能够从可感知的世界汲取养料,再反过来积极...

[摘要]现实主义作为创作方法,同写实的表现手法是不能混为一谈的两个概念。与之联系更为密切的,是 创作者认识世界的方法,即创作者的世界观和艺术观。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艺术家应从现实生活出发, 真诚地表达在复杂社会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以自己的创作干预现实生活。艺 术有现实主义精神和现实感,能够从可感知的世界汲取养料,再反过来积极影响可感知的世界。过去我们对 现代派艺术研究得不够,简单的否定多,具体的分析少,结果限制和束缚了我们自己。我们应该肯定现代派 艺术中一切从内容到形式有价值的东西,包括有现实主义精神的东西,但不能不加分析地全盘肯定现代派。 只有肯定应该肯定的东西,否定应该否定的东西,才有可能从现代派艺术中获得真正的教益。 

[关键词]邵大箴、现实主义、现代派、现代派艺术、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是一种创作方法,也是一种表现手法。 作为创作方法,它的基本要求是反映现实生活,用鲜明、 生动的艺术形象给人们以精神上的鼓舞和美的享受。 作为表现手法,它和写实为同一概念,只是一种艺术 的写实,不排斥凭借想象的夸张,基本要求是明白易懂。 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写实的表现手法是不能等同的 两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西班牙 毕加索《格尔尼卡》349cm×776cm 布面油画 1937 年  西班牙索菲亚王后国家艺术中心藏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创作 者认识世界的方法,即世界观和艺术观有密切的联系。 创作者对待现实生活和人民大众的态度是构成现实主 义创作方法的基础。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艺术家 绝不会只把艺术作为一种赏心悦目和自我娱乐的手段 和工具,绝不会满足于自己的作品只有少数知音而置广大群众的需求、接受能力与欣赏水平于不顾。相反, 这些艺术家坚持从现实生活出发,真诚地表达在复杂 社会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 以自己的创作干预现实生活。这样的艺术家可以在画 布或画纸上驰骋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可以运用写实、 寓意、象征、抽象等多种多样的手法。当他这样做的 时候,也许并不十分明确地意识到作品所包含的社会 意义和将要产生的艺术效果,但他无疑是忠于生活和 忠于自己感受的。他绝不会远离生活去拼凑、臆造, 也绝不会为了一时的需要而违背自己的良心。

意大利阿梅代奥·莫迪里阿尼《一个女孩的肖像》80.6cm×59.7cm 布面油画 1917 年英国泰特美术馆藏

他要求 自己反映的内容和人民大众息息相关,要求自己的艺 术语言为更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因此,写实的手法通常为现实主义艺术家所采用。 从原始社会的野牛壁画到当代各国的艺术创造, 犹如一条蜿蜒曲折的巨流,其中写实的艺术是主流, 是基本的轨道。古今中外的美术不管如何变化,写实 总是最基本的手法,是无法舍弃也是不能舍弃的基本 功。近几十年来,因为自然主义的泛滥,写实这个概 念在人们的心目中往往和照相机分毫不差的模拟混为 一谈,名声被搞坏了。写实本领并非像某些人所想象 的那样只要对着模特儿死抠硬画就能掌握到手,它需 要坚韧的毅力和勤奋的态度,需要在穷究自然的基础 上进行精心的描写。写实,也不是像某些人所丑化的 那样是一种“高明的摄影术”,是“谨毛失貌的自然 主义”,而是要求缜密的观察和研究以后有所感触的 抒发。

它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道路是一致的。 谁能说现实主义大师顾恺之、阎立本、达·芬奇、米 开朗琪罗、伦勃朗、库尔贝和珂勒惠支等人的写实主 义是奴隶式地复制自然呢?谁能说在他们的艺术创造 中没有奇妙的千变万化呢?写实派在 19 世纪末也出现 了危机,因为其把接近自然的本来面貌视为最高境界, 有流入自然主义的倾向。但是,不能因此而否定写实 手法本身。可以这样说,从 19 世纪末西方出现现代派 艺术以来,尽管写实手法受到一些合理的批评和不合 理的非难,一些有作为的画家如毕加索、马蒂斯、莫 迪里阿尼、郁特里罗、蒙克、夏加尔、亨利·摩尔、 马克斯·恩斯特等人,也都没有完全抛弃写实手法。 他们把写实和其他手法(象征、提示、比喻、抽象等) 结合起来,加以变化。其中,毕加索算是最多变的画家了。他的变化有许多复杂的原因,有探索的因素, 又不能完全归结为探索。

不过,他变来变去还总是没 有也不愿和写实的手法一刀两断。他和写实手法一直 是“藕断丝连”的。亨利·摩尔可以说是相当超现实 和抽象的了,但是他还是有意使自己的形体不完全脱 离写实的轮廓。人们对他创造的形象是可以看得懂的, 是可以通过视觉感受领悟其意图和产生联想的。 世界在变,自然也在变。科学技术在迅猛地发展。 昨天人们还视为亘古不变的定律和原理,今天可能被 新的科学试验证明是谬误。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研 究揭示了自然界的无比丰富和微妙。我们不必在古人 已经创造的世界里徘徊不前,我们要独立地思考和创 造。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XianShiZhuYiJingShenYuXianDaiPaiYiShu.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