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尹默(1883—1971)是浙江吴兴人,与赵孟 同乡。有桑梓之谊,天生亲近感,此自不待 言。沈尹默之兄沈士远云:“儿时塾师授余兄弟赵孟 ,谓习是书可以工书法,博时名。仲弟临 抚,辄肖,书以日进。”赵体数百年来蔚为风尚,爱之者广,习之者众,吴兴人氏定奉其为神明, 仰之弥高,从者如云。沈尹默不自觉受其陶染,自在情理之中。少时习赵,飞快上手,此却多半 是性之所近,因而一见如故,一学而能。从沈尹默行书来看,确实用笔清丽,字势平和,与赵孟 雅有相合处。
此作(如图)为行书对联,单条尺寸为纵 132cm,横 32cm,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上联“马 骏初非凡眼识”,出自陆游《次韵邢德允见赠》,下联“山开频得异书看”出自陆游《梦中作》。 此作为行书,然楷意甚浓,行笔沉稳,少跳荡之笔,一丝不苟,笔笔送到,布置妥帖,雅正清丽。
沈尹默 行书马骏山开联
此作结字,基本不偏不倚,无欹侧之态。即便偶或倾斜,亦是幅度不大。如“马”字的四点,左
低右高、左轻右重,整体仍是雅致,无剑拔弩张之势;如“骏”字,左部微有斜势,右部极力写
正,避免了倾侧,字势仍觉平和;如“初”字,左部长而瘦,右部宽而矮,整个字却仍为含蓄,
精雕细琢,静雅可人;如“凡”字,第一笔细而轻,最后一笔重而厚,但整体无跳跃感;如“开”
字,左右高低不同,一小一大,一缩一伸,但仍显平实,无飞动之意。
结字平实,字势方正,四平八稳,是沈尹默行书外貌特征。
崇尚二王一脉,弃其险绝,取端 庄方正,或以为是沈尹默独特处,笔者却以为不然。书法风格是其人之体现,沈尹默书法风貌, 亦如其人。旷达之人书法放旷,散淡之人书法冲淡,沉默之人书法静穆。姓名中有一“默”字, 恰与其性格相合。实际上,沈尹默原名沈君默,在北大教书时,同事说其平日默不作声,又何必 多一口字,遂乃去“君”之“口”成“尹”,即成了沈尹默。因性格如此,书法亦如此。沈尹默 静穆温雅,用笔谨慎,行笔迟缓。格调虽清雅,但率意不足;线条虽婉丽,但朴质少欠。此亦与 赵孟 相近。 沈尹默极重视用笔,说“不知道用笔,也就无从研究书法。用笔须有法度,故第一论笔法。 笔法精通了,然后笔的运用才能自由,无施不可”。
此说极中肯,极实用,是学书第一要义。笔 法是根本,是源头,是第一性的,不能跨过,不能弯道超车。学习笔法,方向要正确,方法要得 当,然后不断锤炼,不断用力,方能渐有进益。如忽视笔法,转而求结构,纵外表妥帖,内涵定 不丰润,因为笔法决定了线条的质量,是书法的生命力。沈尹默又重视线条的提和按,说“用笔 之要,首在提按。提按得宜,性情乃见。所成点画,自有意致”。
笔者以为,沈尹默重视笔法是 正确的,但其书法之失,在于行笔时过于强调提和按,在于行笔时腕动指不动。 从此作来看,虽行笔雅静,笔致沉着,但着重于提按,使得笔画未能圆融,行笔平铺直叙, 少绞转,笔画显单弱,未能沉雄。如“马”字竖折折钩的收笔,有提有按,但笔锋已散,未能凝 聚,是为败笔;如“骏”字的最后一笔,笔势稳当,起伏波动得宜,但笔致稍显直白,形状有了, 情趣恨少;如“开”字的钩画,蓄势挑出,厚实沉稳,但收笔处鼓努为力,不计后果,笔已失控; 如“得”字之钩画,亦算败笔,殊无美感,殊少内蕴。此作多处不尽如人意,非是一时轻忽,亦 非偶然,实是其一贯作风。笔者以为,沈尹默之失,原因在于用笔,在于笔法不精妙,在于观念 稍有偏差。行笔稍见单调,未能深沉;运笔稍见机械,未能圆融。
且沈尹默用笔不主张“转指”,使得细微之处未能妥帖,笔致未能精妙,稍有粗糙之感。 沈尹默学书,极其勤奋,从他自述学书历程来看,长时间遍临名家碑帖,确实焚膏继晷,夜 以继日。他曾说:“有一点你们必须向我学习,就是我的用功。”他又有诗句:“豪兴差同海岳, 写成十万麻笺。”勤奋必不可少,苏轼亦云“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 磨万锭,不作张芝作索靖”。
笔者以为,如天赋不足,勤奋亦不能补其短板,纵然“笔成冢,墨 成池”,亦或“笔秃千管,墨磨万锭”,断不能摸及王羲之、王献之、张芝、索靖之脚后跟。沈尹 默书法未能臻高妙,原因是天赋少欠,以致不能深切体悟,未能深入堂奥。沈尹默书法十分熟练, 晚年眼睛极度近视,仍能凭感觉写出中规中矩的字来,不由想起卖油翁那句“我亦无他,唯手熟 尔”。 沈尹默二十五岁时,陈独秀当面直指其书法“其俗在骨”。受此当头棒喝,始习北碑,欲医 此俗格,经年累月勤习之后,自以为已去俗病。可惜,病可医,俗不可医。虽习多体,上下探求, 想尽招数,用尽办法,虽“转益更多师,俯仰四十年”,俗仍未能去。
沈尹默曾云:“想要讲究书 法的人,如果不知笔法,就无异在断港中航行,枉费气力,不能登岸。”此说极是!因天赋有限, 沈尹默对笔法仍未能深透,实未能达高境,枉费了诸多气力,实在是无可奈何之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YaZhengQingLiChenYinMoXingShuMaJunShanKaiLian.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