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篆书临摹与创作浅谈

书画艺术网书画艺术2025-01-02 10:129940
仇高驰 1964年生,江苏丰县人。现任南京财经大学中国书画艺术研究所所长、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书法 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中国标准草书学社副社长,南京印社副社长, 西泠印社社员。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首届教育部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文化基金评委库成员,江苏省哲 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审专家,江苏省...

仇高驰 1964年生,江苏丰县人。现任南京财经大学中国书画艺术研究所所长、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书法 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中国标准草书学社副社长,南京印社副社长, 西泠印社社员。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首届教育部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文化基金评委库成员,江苏省哲 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审专家,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民革江苏省中山书画院院长。被中国 书法家协会授予第五届中国(天津)书法艺术节“全国书法十杰”荣誉称号。系首批江苏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 人才;江苏省首批紫金文化艺术人才;江苏省优秀书法篆刻家和江苏省十大优秀中青年书法家等。书法作品获首届中国 书法兰亭奖·创作奖;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第五届全国书法百家精品展金奖;全国第三届楹联书法大展银 奖;全国第七届楹联书法大展优秀奖;全国第二届篆书展优秀奖。书法理论专著《解密〈泰山刻石〉》《历代经典碑帖技法解析—— 秦峄山刻 石》先后获第十三届、第十六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出版书法理论专著及书法篆刻作品集8部。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7篇。

篆书临摹与创作浅谈 篆书临摹 创作浅谈 仇高驰篆书 第1张

仇高驰 篆书 韦承庆《南中咏雁诗》 68cm×68cm 2020年 释文: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未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临摹是学习书法艺术 的必经阶段和入门途径, 同时,更是书法家终生学 习和掌握书法技法的唯一 手段。同时,临摹也是书 法创作的必由之路。因为 临摹的过程是对经典法帖 审美价值的积累和修正原 有书写习惯并使之向更高 层次发展的过程。

我们的 书法创作灵感也往往是在 临帖的过程中被激发的, 可以说临摹碑帖,为我们 的书法创作提供了不尽的 营养。 因而掌握正确的书 法临摹的方法,对于有效 地提升书法家的艺术创 作水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对于不同的书体,在 临摹的方法和难度方面是 有所不同的。

篆书临摹与创作浅谈 篆书临摹 创作浅谈 仇高驰篆书 第2张

仇高驰 隶书 王适《江滨梅》 68cm×68cm 2020年

一般说来, 篆书临摹难度要大于其他 书体,这主要是由于篆书 与我们相距太遥远,必然 会对我们今天的理解与 判断带来隔阂。古代对临 习篆书技法的相关书论太 少,当代又缺少系统而实 用的篆书临习技法方面的 读物,加之篆书的临摹与 创作还需要有较高的学术 含量,因而当代的篆书创 作一直弱于其他书体。高 度关注当下的篆书创作状 况,提高篆书创作水平显 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本文 拟从篆书的用笔、结字、 用墨和章法几个方面,并 结合笔者多年来对篆书研 习的感悟与体会,谈谈对 篆书临摹与创作的肤浅认 识。 

 一、用 笔 

唐代孙过庭在《书 谱》中说:“篆尚婉而 通。”这五个字可以说是 篆书用笔的度世金针,警 世名言。“婉”和“通”虽仅二字,却准确揭示出 对篆书用笔的基本笔势和 篆书笔画质量的要求。因 此,临习篆书写应以中锋 为主,中锋立骨,中锋才 能使笔画圆实劲健,运笔 应流畅,此乃正宗古法、 风格神采所系。

否则,极 易写得板滞,要打破其板 滞,用笔的虚灵是关键。 篆书的捉笔须掌虚而指 实,运笔讲求中含内敛、 流畅通达,笔力藏于笔画 之中,使气息浩浩然、绵 绵然而首尾贯通。清人朱 和羹认为:“笔不虚,则 欠圆脱,妙在能合,神在 能离,离合之间,神妙 出焉。此虚实兼到之谓 也。”可谓得其三昧。

篆书临摹与创作浅谈 篆书临摹 创作浅谈 仇高驰篆书 第3张

仇高驰 篆书 杜甫《春日忆李白》 137cm×68cm 2020年 释文: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 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一 般说来,实笔,指用笔较 为重而迟缓且墨浓;虚 笔,指用笔较轻而急速且 墨干。用笔要虚实互出、 润燥相生,才可以使得篆 书的笔画(线条)节奏鲜 明,韵律生动,行气贯 通。故而,书篆宜虚实相 生、润燥结合,宜圆转涩 进,涩而通畅,才能使线 条浑厚、通畅而又古拙、 虚灵,从而表现出圆通劲 健的力度来,形成毛、 涩、松、畅的艺术效果。 

此外,在临摹过程中还要 注意线条粗细穿插和变 化,切不可一味求均求 匀。 当然,我们在临习篆 书的初级阶段,首先要把 篆书的字形和笔顺搞清, 不要以为其简单而被忽 视。到熟练之后,就可把 注意力转向用笔,关注用 笔的骨力、虚实、疾涩、 润燥等细节,从而使临习 走向更高级阶段,最终完 成从形质向神采的过度。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ZhuanShuLinMoYuChuangZuoQianTan.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