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宾(1650—1720),字可师,号耕夫,别号大瓢山人、小铁,人称“杨大瓢”、“杨夫子”,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清初书法家、旅行家、学者。杨宾的书法作品世不多见,这件七言诗轴(见右图)现藏故宫博物院,纵102.5厘米,横40.2厘米,纸本,行书,款落“大瓢杨宾”,款下钤印“杨宾之印”、“耕夫”,另引首章钤“铁函斋”,无书写年月。一般而言,落这样的穷款主要有三种原因:一是幅式需要,二是随意,三是故意回避。此轴显然不是随意之作,更不属于经营位置之需,那么只能是第三种——故意而为。这在清前期的傅山、八大等人作品中十分常见。穷款给后人解读作品带来一定的难度,使我们无法知晓其准确的书写年代。但从书写内容、笔墨表现以及艺术风格等方面,依稀可以做出大致的判断,因而并不妨碍我们对这件作品的欣赏。

杨宾书法

     这是一首思乡情结十分浓郁的七言绝句。尤其是后两句“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把作者对故乡越中(绍兴)的思恋之情刻画得异常生动传神。康熙元年,杨宾的父亲杨越因受浙东“通海案”牵连,与其母范氏被流戍到宁古塔(东北地区)时,杨宾年仅13岁。从此,他离开了家乡。后来,他带领弟妹四人投奔上海的叔父杨懋经。康熙十四年,杨宾完婚并定居于吴门(今苏州市),不久又将祖母接到吴门家中。对于家乡“越中”,他并无亲人可牵挂,唯一使他牵挂的是远在宁古塔的父母。为此,杨宾在前半生替父申冤和省亲耗去了大量心力,直至康熙三十年父亲病逝,又多方努力才获准返葬,“扶父柩并奉其母范氏而归”。这一年杨宾45岁。因此可以推断,他的这首诗(包括书作)应该是45岁以后所作,否则就不合情理了。

杨宾书法

    从书法风格来看,该书魄力雄强,天骨开张,笔力沉着酣畅,字里行间透出一股生辣苦拙的郁勃之气,具有大、满、正的特征。通篇尺幅虽小,但气象宏大,给人以榜书般的震撼效果,是一幅风格上较为成熟的书作,与前文关于书写时间的推断相一致。据梁巘 《评书帖》称:“杨宾得执笔法,学右军、长公(苏轼),圆润自然。”自古至今,学书者言必称“二王”。作为古越山阴中人,杨宾书学右军自在情理之中。但是,我们从其笔墨中发现,这位“才高气豪”的杨夫子并不沉醉于“二王”不激不厉的流风雅韵,而是更多地表现出“大江东去”的豪情。比如在章法处理上,大小参差,一应自然,字与字之间少有连属,不以连绵为能事。他下笔果断,行笔坚实有力,气度开阔,充满自信,表现出碑派书法的阳刚大美,这在帖学盛行时期是不多见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他的书法更多得益于苏轼。杨宾的书法风格既是他桀骜不驯、特立独行的个性写照,也与其“才高识远”、“留心经世大略”的治学态度密切相关。他虽然一生坎坷,以充任幕僚为生计,但是康熙十七年,杨宾毅然拒绝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表现出一种不屈的名士风度。而在他艰难的省亲途中,却不忘“访问、考察、游览、凭吊,搜集遗闻逸事”,最终著成《柳边纪略》,被梁启超誉为“开边徼地理研究风气之名著”。杨宾一生著述甚丰,有《 发堂诗集》、《 发堂文集》、《大瓢先生杂文残稿》、《大瓢偶笔》、《铁函斋书跋》、《金石源流书要》等十数种。正因为他“留心经世大略”,不为世俗得失所累,所以他的书法才显得格外阳刚大气,不落俗套。

    杨宾学书主张以古为上,倚重笔法,追求骨气,且讲究门径取法。同时,他也是一位颇具影响的评论家,对名家墨迹、碑帖的品评多有独到见解。他在《大瓢偶笔》中说道:“帝王书有英伟之气,大臣书有台阁之气,僧道书有方外气,山林书有寒俭气,闺秀书有脂粉气。”可谓是极有见地的概述。

据史料记载,杨宾少年颖悟,八岁能作擘窠大字;及长,工诗善文,才高气豪,精通《汉书》和杜诗,名重一时。统观杨宾一生的学问文章,再对照他的书法艺术,使我们加深了对清人刘熙载一段书论的理解:“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