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不经意处妙天然 岂在规规点画间丨王世镗章草自作诗轴

书画艺术网画里画外2025-10-13 11:24630
王世镗(1868—1933)命运多舛,科考不售,生活困顿,“薄田数亩,老屋十椽。兵燹之余, 每难一饱”。擅章草,但早年不闻,晚年被于右任得识,叹为“今世仍有如此奇才,埋没穷山, 实国人之羞”,遂被邀至南京,书法始被人知。王世镗去世后,于右任亲笔题写墓牌“大书法家 王世镗先生之墓,世愚弟于右任敬书”。王氏其时名声响亮,或更赖于于氏之推扬。 &n...

广告 各位艺友,有需要包装推广发软文的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艺术网创办21周年值得信赖点击❉❉☛ 在线办理

王世镗(1868—1933)命运多舛,科考不售,生活困顿,“薄田数亩,老屋十椽。兵燹之余, 每难一饱”。擅章草,但早年不闻,晚年被于右任得识,叹为“今世仍有如此奇才,埋没穷山, 实国人之羞”,遂被邀至南京,书法始被人知。王世镗去世后,于右任亲笔题写墓牌“大书法家 王世镗先生之墓,世愚弟于右任敬书”。王氏其时名声响亮,或更赖于于氏之推扬。 

不经意处妙天然 岂在规规点画间丨王世镗章草自作诗轴 王世镗 第1张

 此作(如图)落款为“癸酉,积铁老人”,可知作于癸酉,即 1933 年,为王世镗生命之最后 一年。内容为其自作诗:“从来书画本相通,首在精神次在工。悟得梅兰腕下趣,自然指上有春 风。”行笔飞动,笔势翻腾,有迟有涩,有动有静,有正有欹,一派天机,自由自在。章草字字 独立,但此作有数处却相连属,如“精神”“自然”“指上”等字,字间有牵丝,上下有勾连,为 章草之少见。落款之“癸酉”两字写成行书,但行笔亦有章草意,随意但雅致,自在又谨严,亦 可堪一品。 

 王世镗行笔自然,不假雕饰,这跟其自在洒脱之个性有关,“鲁生少年当时,亦尝恢奇志节, 不可一世,至是颓然老矣。口拙呐,不工酬酢,然尚颀颀有风概”。个性决定了书风,两者断不 能分开。此作行笔迅捷,运笔生猛,笔锋或重或轻,重时笔毫散开,笔根或已抵纸;轻时笔锋灵 劲,摇曳生姿。王世镗论书云:“一留一走莫安排,功力天然两取裁。颇怪世人偏错误,草书匆 遽正书呆。”留中要有走,走中常能留,此跟《书谱》所说的“留不常迟,遣不恒疾”意思约略 相近。

王世镗以为,无论“留”或“走”,都不能安排,要自然行之,草书要避免匆遽,正书要 避免呆板。以王世镗诸体来衡之,其楷书沉劲中有飞扬,此幅章草飞动中实欠沉着,其名作《章 草草诀歌》又谨慎过度,小心翼翼,难有神采。度的把握极难,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虽是名家, 亦难把握。 

 王世镗极推重章草,以为章草之一波三折,“绝非癫狂一往直前之概可比,不唯长史不能到, 子敬亦瞠乎忘尘”。又云“迨张旭、怀素,以狂草标异,去魏晋法度愈远,更遑论于两汉”。还批 评王羲之:“右军俗书,专趁姿魅。”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诸家,俱不置之眼角,因为他 们以今草胜,连绵柔绕,古质已少。笔者以为,此是王世镗之偏颇:今草是发展之必然,章草有 古意,今草也可以有古意;今草也有水平高的,章草也有水平不高的,不能以写章草或今草来断 其优劣。从此作来看,虽然有情调,意态飞扬,但笔致欠细腻,笔法欠精妙,从心所欲了,但稍 欠规矩,稍欠沉着。

王世镗从自我角度来评定历代草书家,因自身水平尚有不足,故评论或不允 当。 王世镗的章草在其时确实属于水平高超,且独树一帜,但于右任誉其为“古之张芝,今之索 靖,三百年来,世无以并”,或有拔高之嫌。数百上千年来,写章草的人少,写得好的更少,王 世镗置于其间,只属于普通大众,因笔法未精,水平远不及张芝和索靖。

但王世镗论及章草时, 时有振聋发聩之言,如“然今出于章,习今而不知章,是无规矩而强求方圆,未见其可也”。今 草如写不好,是因为未有“隶古遗意”,此篆籀气息,可从章草处觅得,王世镗此论殊是高明, 看穿了现象,直透了本质。章草有丰富的营养,王羲之今草,古雅厚实,是因其有深厚的章草功 底,有古质之气。唐之后人,仅学王羲之,未能学王羲之之所学,当然浮于表面,当然“欲换凡 骨无金丹”,当然“闻疑称疑,得末行末”。

从此作来看,气息较为雅正,如“来”“然”“有”等字,风度翩翩,沉实古厚。也有些字行 笔时见飘忽,如“本”字,线条厚处稍显臃肿,枯处稍觉漂浮;如“相”字,线条缓软,力道疲 乏;如“梅”字,直来直往,稍觉单弱,内劲不足。王世镗在《章草草诀歌》中称章草是“特从 篆隶造,那可行楷方”,称章草不能用楷书笔意,而是要以篆隶笔意。

笔者以为,此“楷”当指 唐之后的楷书,非指六朝楷书。因六朝楷书也有古雅之气,或亦能以之来写章草。各体书笔法是 近同的,也是相通的,《书谱》所说的“古质而今妍”,说时代不同,质妍有别,实际上是由于笔 法的遗失和误解,形成的错误的用笔方式,因而有此分别。

张怀瓘云“深识书者,惟观神采,不 见字形”,但神采从何而来,又如何来学?王世镗所说的“特从篆隶造”,但怎么造,如何取舍, 如何学,这些书法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却没有道及。所以王世镗耗费巨大精力而成的《章草草诀 歌》《稿决集字》,虽对规范草法有一定作用,但对提高实践水平作用不甚大。 

 于右任有诗云:“故友书家王世镗,心魂日日在敦煌。及闻得宝居延海,垂死犹呼木简香。” 竹木简牍上的书迹,犹存有古意,与章草气息同,是王世镗所孜孜以求的,因而木简有香。无论 是《居延汉简》,还是于右任出示给王世镗的《流沙坠简》,都有古意,笔法是相同的,都是“篆 隶造”。

王世镗从章草和简牍里寻得书法之天然之趣,但是轻视点画,在没能站稳脚跟的情况下, 着意去写意,定然头重脚轻,定然时出怯意。于右任其时虽极力颂扬王世镗,但王世镗之后却名 声不太显,是有原因的。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标签王世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bjycmtrqzggdhjwszczzsz.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