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本论坛上看到了很多的丑书,并且写了一些对丑书的看法,最后多是狂轰滥炸。

对此俺彻底的侃侃俺的看法:我们先提一下丑书的精神支柱“四宁、四勿”他是清代傅山书法理论。就傅山当时的心态来说,其效忠明王朝,鄙视那些追随满清王朝的文人。表现出一种刚直不阿的精神,在那个历史背景下,一个人价值观的体现。清后期,包世臣、康有为等人开始推崇隶书、魏碑等书体,反对“馆阁”体,其实都是这种心态的延续。

丑书是背离传统的病态书法

那么我们现在怎么看这段时期的影响呢?首先,我们要说说魏碑:北魏时期的书法作品流传到我们现在的作品几乎很少,就算到清代,也是不多的,并且很多都是金石刻字,原本的字帖、案牍几乎少之又少。这些金石刻字难道都是当时书法的精品吗??有没有可能那些所谓名人的书法水平在当时是字随人贵呢?并且有没有可能在刻字时候,由于刻工的自己手艺问题、工具问题、历史风化等问题,其实很多字的原始风貌都已变化了呢?

丑书

我们现代的人用毛笔去追求那些刻字的古拙,用笔意去理解刀意。我看走的路子不是很对的。(在这里不是否定魏碑)晋王羲之是通过自己的多年学书,走遍山山五岳,多年交流以后,抛弃了北魏时期书法的丑拙,创出了自己的在到时独到的秀美的书法,并且引领中国书坛千百年,称之为“书圣”。即使我们现在每个人,只要你学习书法,无论你是多大年纪,第一个接触的都“二王”系统影响下的四大家。

丑书

现在我们看到比较有影响的丑书名家应该以王镛、沃兴华等为代表。他们动不动就是返古、创新。所写的字,动不动就是用什么北魏某某碑的笔意书写的、敦煌什么什么笔意写出。简直笑话死人了!

请问:书法的第一个功能是什么?从古到近,人们为什么要写字呀?不就是为了交流吗?那么识读才是书法的第一功能,其次才是字的艺术、个性的表现。一篇大字,泼墨挥毫下来,没有能全篇识读下来。只能到最后看清楚那个没有太创新的落款,才知道谁写的。

这样的字能叫书法吗?能叫创新吗?你有什么资本去创新,难道就是写的越怪,越不象正常人写的字就是创新?

那些写丑书的人:为了证明自己创新,在用笔上,用墨上故意造作的去写。在我看来,那就是自欺欺人的表现。是无能的表现。真不知道那些丑书的崇拜者们,你们家里真的到处都挂着这些丑书大师们的字吗?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