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不知道小朋友们有没有读过这首宋代陈师道的《绝句》?这首诗讲的就是一本合口味的书,读起来饶有兴味,但很快读完了,掩卷之际,令人怅然。

 其实,中国书法也有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友人流连忘返。

空海 风信帖

 中国书法的对外传播自汉代始,伴随着丝绸之路走向全世界。特别是东亚地区的日本、朝鲜半岛,在学习中原制度、文学的同时,对书法艺术也是亦步亦趋。如朝鲜地区出土的《好大王碑》、著名朝鲜书家崔致远等,都是积极学习中国书法的代表。中日之间的书法交流更加密切,从早期的佛教书法到遣唐使、遣宋史,再到明末清初的禅宗书法东渡,都对日本书法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重金求“欧阳询”书

 隋唐之际,中朝文化交流逐渐深入,朝鲜对中原书法的喜爱与日俱增,甚至不惜重金购取中原书家片纸。《旧唐书》中有记载:高丽甚重其(欧阳询)书,尝遣史求之。高祖叹曰:“不意询之书名,远播夷狄,彼观其迹,固谓其形魁梧耶!”

 隋唐时期朝鲜三国有许多学子来唐,入国子监学习。国子监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六学。除书学以外,其他学生也规定学书,日写一幅,并兼习《说文》《字林》《三苍》一类字书。朝鲜三国留学生也无不尽心学习,他们中不乏进士登科者,时称“宾贡进士”,如李同、崔致远等人,其中崔致远最为有名。

 崔致远,字海夫,号孤云,新罗人。公元868年随新罗商船入唐,遍访中土名仕,励志求学,在唐朝任职近十年后回到新罗,名声大振。有《新罗真鉴禅师碑》传世,文、书均出自其手,书风酷似欧阳询,崔致远书风在朝鲜三国影响深远,笼罩半岛地区数百年之久。

 到了宋元时期,朝鲜半岛书坛面貌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坦然、李岩等优秀书家。坦然(1070-1159)俗姓孙氏,早年精通佛学经典,19岁入佛门,成为慧炤国师的弟子,后经睿宗册封为国师,圆寂后谥号为“大鉴”。坦然是位德学双馨的高僧,佛学、书艺俱精,其书法打破了当时一味崇欧之风气,而出入于王羲之的书艺,新创了韵味丰富、舒畅高雅之结体与篇章,与金生共同列为韩国史上“两大书圣”。其书迹今传有春川郡清平山《文殊院碑》等。李岩(1297-1364)是高丽末期的一位优秀书家,在赵孟頫书风还未在中原地区完全流行开时,以李齐贤为先导、李岩为中坚力量,将赵孟頫书迹、书风传播开来,掀起了满朝竞学赵书的风潮。

 明清时期的朝鲜书坛因政局动荡逐渐迟滞,多是继承赵孟頫书风而少变化。

遣宋史

 由于唐末五代时期中原政治不稳、时局混乱,日本暂停了与中国的官方使节往来。赵宋王朝政局基本稳定以后,官方往来密度也远不及隋唐时期,但是民间交流却是十分频繁。不但往来商船络绎不绝,僧团、学子也游学于各名山大川,与士大夫交游甚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受到宋代书风的极大影响,其中较为有名的如明庵荣西。明庵荣西是冈山备中人,自小从父学佛,十四岁从睿山出家,学习台密二教。1168年、1187年两次入宋,在宋期间不但精研禅法,对书法也用功颇深,传世作品有《盂兰盆缘起帖》等。他回到日本后,既讲经说法,也传播了宋人书学思想,最终在日本形成了与“唐样”有所差异的“禅宗样”书风。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