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当代篆刻九家》蠡评

书画艺术网书画赏析2017-06-25 17:2338880
由高庆春、洪亮共同策划,李刚田先生作序的《当代篆刻九家》丛书出版了。这套书收录了当代九位中青年篆刻家不同时期所创作的具有不同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代表作。王安石《梅花》 冯宝麟治印 出版在如今的技术条件下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难在有好的创意和构思。这是一个不缺少热情但缺乏思考的时代,急于求成和急于表现成为一种时尚。篆刻创作恰恰需要面对深厚的...

由高庆春、洪亮共同策划,李刚田先生作序的《当代篆刻九家》丛书出版了。这套书收录了当代九位中青年篆刻家不同时期所创作的具有不同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代表作。

《当代篆刻九家》蠡评 当代篆刻 中国篆刻 第1张

王安石《梅花》  冯宝麟治印

 出版在如今的技术条件下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难在有好的创意和构思。这是一个不缺少热情但缺乏思考的时代,急于求成和急于表现成为一种时尚。篆刻创作恰恰需要面对深厚的历史资源,需要更多的理性与沉潜,激情只是用在即兴创作中。

《当代篆刻九家》蠡评 当代篆刻 中国篆刻 第2张

游戏  冯宝麟治印

 中国有句俗话:“人多力量大。”但多少为最好,数字上有讲究。“九”是一个极富神奇色彩的数字,如天分九层、九五之尊、九九归一。“当代篆刻九家”是一个颇为不错的创意和策划。九位篆刻家按姓氏笔画顺序依次是冯宝麟、许雄志、张炜羽、张跃飞、洪亮、高庆春、朝洛蒙、戴文、魏杰。其中年龄最大者55岁,最小的44岁,主要是上世纪60年代生人,有两位是50年代。古人云:“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四五十岁正是人生阅历和艺术积累的一个关键转变期。

《当代篆刻九家》蠡评 当代篆刻 中国篆刻 第3张

人生如戏  许雄志治印

 之所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创意,是因为这九人乃当代印坛青年主力军的代表。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三十余年来印坛取法、求变、探索的过程,理清当代印坛的守成与创新轨迹。这就涉及到两个关键命题。一是篆刻的地域性。信息技术使得印人相互之间的交往不断扩展,打破地域的限制,同时也消解了地域性。如何利用信息优势扩大自身影响,又保持自身风格的独立性?艺术交流会丰富艺术创作,也会造成同化———这恰恰是目前篆刻创作的隐忧所在。九位印人都保持了各自的创作方向。

《当代篆刻九家》蠡评 当代篆刻 中国篆刻 第4张

即安乃乐  许雄志治印

从地域上来说,他们分属不同的地理方位:许雄志在中原腹地河南,内蒙古朝洛蒙、黑龙江高庆春以及辽宁张跃飞、河北冯宝麟属北方范围,浙江洪亮、上海张炜羽属东部或偏东南,陕西魏杰属西北,重庆戴文属西南,“东西南北中”都齐备了。二是年龄时间段问题。艺术需要时间积淀。这既是一个积累过程,也是一个淘汰过程。经过三十余年时间,太多的过客被湮灭,留下了对篆刻虔诚至极、不断努力的探索者。一般而言,印人经历了四五十岁这一人生黄金期之后,就到了成熟和收获的季节。

《当代篆刻九家》蠡评 当代篆刻 中国篆刻 第5张

与日月兮齐光   张炜羽治印

 结合起来看,九位印人具有两大共同点:一是书印兼善,书从印出,各有所钟,各有所长;二是立足于印外求印,各有侧重。具体来说,冯宝麟主要是将元朱文和汉玉印结合起来,洪亮是以石鼓文与封泥、汉印相结合,张炜羽以楚简融合封泥,高庆春和许雄志擅长简书,戴文、魏杰、张跃飞、朝洛蒙对古玺的演绎化裁各有所据,有交叉部分,又能寻找各自的立足点与突破口。书坛、印坛都存在跟风儿情况,不过人一旦到四五十岁的年纪,都会寻求自我。西方有句哲谚:“20岁时你不是个理想主义者,你是个没心肝的人;40岁时你还是理想主义者,那你是个没脑袋的人。”

《当代篆刻九家》蠡评 当代篆刻 中国篆刻 第6张

明心见性  张炜羽治印

 九人当中,冯宝麟专事元朱文。他目前的篆刻呈现三个特点:一是从写意转向工稳,二是实现了白文和朱文的“统一”,三是在元朱文形式经营上追求一种“唯美”之境。在浮躁的当下,冯宝麟不赶潮流,坚持自我,实是难能可贵。元朱文要突破,如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实在很难;但如果做足了文章,照样是“大千世界”。

《当代篆刻九家》蠡评 当代篆刻 中国篆刻 第7张

兴之所至  张跃飞治印

 许雄志篆刻给人印象最深的首先是凌厉的刀法,且刀见笔意。其章法处理以古玺与来楚生相结合,字体大小夸张对比悬殊,磊落跌宕,往往出于意外而又能复归平正。

 张炜羽的篆刻属楚简、陶文、封泥“三合一”。他对楚简文字的发挥、运用到了一种极为痴情的程度。不但是印面,即便大段大段的边款也有楚简的影子,印面与边款相互呼应、浑然一体。其篆法用简书,章法用古玺,边栏用封泥,白文中还借鉴了赵之谦的手法。赵之谦在白文章法处理上有很多巧妙之处,能在常人不能留红处留红,给人以出人意料之美。

《当代篆刻九家》蠡评 当代篆刻 中国篆刻 第8张

曾为孤山客  张跃飞治印

 张跃飞在此作品集中所选印章时间跨度极大,更能看出个人风格的变化脉络。他以排叠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形式感;又对李刚田先生的一些技法巧妙借鉴、消化,突出呼应对比、平中求变。

 洪亮的立足点是汉印、封泥、古玺和吴派石鼓,作品追求明雅古朴、凝重遒厚的风格。在此印谱中有他数量不少的姓名印,印面大小也凸显了作者的冷思考。大印难在细节,小印难在畅达,而印谱所选之印正见证了洪亮扎实的传统功力。在材质方面,他对陶瓷、紫砂等皆有选择,形式多变。洪亮对吴派石鼓的深入研究,是建立在个人书、印风格统一的基础之上的。其有些技法属反其道而行,比如印面上宽下窄、上重下轻,求险而终能化险为夷,通过印面字法来调节变化。

高庆春近些年的书、印风格变化极大,极见己意。其印面章法处理借鉴古玺和来楚生印章,面目多变。他将楚简的清秀飘逸变成厚重粗犷,技法高度纯熟,实现了书、印风格的统一。

《当代篆刻九家》蠡评 当代篆刻 中国篆刻 第9张

溪南静室  洪亮治印

 朝洛蒙的古玺创作体现出一种“原生态”,就像内蒙古大草原的蓝天、白云,用一句方言来说,就是“湖水煮湖鱼”,不加入任何“辅料”。我所说的这种“原生态”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沿袭,乃至抱残守缺。在朝洛蒙的印面中,同样也洋溢着现代气息。朱白相较,我更偏爱他的白文———干净利落,清丽明雅。传统资源在他的刀下有了自我理解,可谓水到渠成。

《当代篆刻九家》蠡评 当代篆刻 中国篆刻 第10张

凤鸣岐岗  洪亮治印

 戴文篆刻蕴涵巴蜀一地的诡谲灵秀。他把古玺主要应用于白文,整体上分几路经营。我较偏爱其中的无边朱文印。此外,像鸟虫和元朱,他也经营不俗。不过我以为,其探索方向还是尽量要压缩一下,这样更纯粹一些。种类多是一个优势,但对个人印风的纯化会存在一定的限制。

《当代篆刻九家》蠡评 当代篆刻 中国篆刻 第11张

上善若水  高庆春治印

魏杰所居古都西安有深厚的秦汉印底蕴,此种艺术氛围之功效自然不言而喻。我觉察到他的每一方印都强调来源和出处。战国古玺异彩纷呈、繁多驳杂,而他却迎难而上,可以想象他为此付出的辛劳。其印作章法奇崛灵动,整体上“形散而神不散”。近些年,魏杰印风变化较大,从中可以看出他思考、求变的轨迹。

《当代篆刻九家》蠡评 当代篆刻 中国篆刻 第12张

经年梦亦非  高庆春治印

 将九个人的作品结合起来看,除了远宗古玺、封泥和汉印之外,他们对近现代的篆刻家也有所吸收和借鉴,可谓“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如冯宝麟之于陈巨来和王福庵,洪亮之于吴昌硕,许雄志、高庆春之于来楚生,张炜羽、张跃飞之于赵之谦。传统是一根金色的链条,谁想进入篆刻史,就得把自己变成链条的一环。(文右作品均选自《当代篆刻九家》丛书)

《当代篆刻九家》蠡评 当代篆刻 中国篆刻 第13张

夏虫语冰  朝洛蒙治印

《当代篆刻九家》蠡评 当代篆刻 中国篆刻 第14张

镜里花难折  朝洛蒙治印

《当代篆刻九家》蠡评 当代篆刻 中国篆刻 第15张

中得心源  戴文治印

《当代篆刻九家》蠡评 当代篆刻 中国篆刻 第16张

可以调素琴  戴文治印

《当代篆刻九家》蠡评 当代篆刻 中国篆刻 第17张

青田可随君意  魏杰治印

《当代篆刻九家》蠡评 当代篆刻 中国篆刻 第18张

公而忘私  魏杰治印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dang-dai-zhuan-ke-jiu-jia-ping.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