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德忱帖米芾作

书画艺术网书画赏析2017-06-09 20:0432220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又号鹿门居士、米芾外史等。本山西太原人,迁居襄阳,后又居住在江苏镇江等地。是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画家、书画理论家。书法作品传世较多,但画迹已荡然无存。传世书法墨迹有《向太后挽词》、《蜀素帖》、《苕溪诗帖》、《拜中岳命帖》、《虹县诗卷》、《草书九帖》、《多景楼诗帖》等。著有《山林集》,已佚;另著有...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又号鹿门居士、米芾外史等。本山西太原人,迁居襄阳,后又居住在江苏镇江等地。是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画家书画理论家。书法作品传世较多,但画迹已荡然无存。传世书法墨迹有《向太后挽词》、《蜀素帖》、《苕溪诗帖》、《拜中岳命帖》、《虹县诗卷》、《草书九帖》、《多景楼诗帖》等。著有《山林集》,已佚;另著有《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

德忱帖米芾作 米芾 《德忱帖》 《向太后挽词》 《蜀素帖》 《苕溪诗帖》 《拜中岳命帖》 《虹县诗卷》 《草书九帖》 《多景楼诗帖》 第1张

 《德忱帖》,纸本,行草书,纵25.4厘米、横78.6厘米。凡21行,每行字数不一,共158字。此作为《草书九帖》之一,是米芾晚年成熟书风的代表作之一。本帖自始至终气韵十分流畅,下笔如飞,毫无顾忌,点画妙趣横生。粗看,“全不缚律”,左倾右倒,形骸放浪;仔细赏读,却又欹正相生,字字随着章法气势变化,用笔狂放而不失检点,提按顿挫丝丝入扣。

德忱帖米芾作 米芾 《德忱帖》 《向太后挽词》 《蜀素帖》 《苕溪诗帖》 《拜中岳命帖》 《虹县诗卷》 《草书九帖》 《多景楼诗帖》 第2张

米芾德忱帖原文:

五月四日,芾启:蒙书为尉(通慰),审道味清适。涟,陋邦也,林君必能言之。他至此,见未有所止,蹄涔不能容吞舟。闽氏泛海,客游甚众,求门馆者常十辈,寺院下满,林亦在寺也。莱去海出陆有十程,已贻书应求,倘能具事,力至海乃可,此一舟至海三日尔。海鳇云自山东来,在弊邑境未过来尔。御寇所居,国不足,岂贤者欲去之兆乎?呵呵!甘贫乐淡,乃士常事,一动未可知,宜审决去就也。便中奉状。芾顿首。葛君德忱阁下。

德忱帖米芾作 米芾 《德忱帖》 《向太后挽词》 《蜀素帖》 《苕溪诗帖》 《拜中岳命帖》 《虹县诗卷》 《草书九帖》 《多景楼诗帖》 第3张

此为米芾著名的《草书九帖》之一,又是其晚年成熟书风的代表作之一。此帖自始至终,气韵十分流畅,下笔如飞,痛快淋漓,毫无顾忌,点画之际,妙趣横生。粗看,“全不缚律”,左倾右倒,形骸放浪。仔细赏读,却又欹正相生,字字随著章法气势变化,用笔狂放而不失检点,提按顿挫丝丝入扣,上下精神,相与流通,有著强烈的节奏感,与其作品比较,此帖颇具魏晋风韵,笔法圆转含蓄韵藉,有篆籀气。节奏也较平和,神闲气定,故能随意布势,妙得自然。

德忱帖米芾作 米芾 《德忱帖》 《向太后挽词》 《蜀素帖》 《苕溪诗帖》 《拜中岳命帖》 《虹县诗卷》 《草书九帖》 《多景楼诗帖》 第4张

此帖乃米芾佳作之一,虽然第八行至第十五行之间有的字略小,但大体上看来,不论是字形结构、映带关系、饱厚度或整体感来看,都是一篇难得的好作品。

德忱帖米芾作 米芾 《德忱帖》 《向太后挽词》 《蜀素帖》 《苕溪诗帖》 《拜中岳命帖》 《虹县诗卷》 《草书九帖》 《多景楼诗帖》 第5张

米芾(1051-1107) ,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山西,迁居襄阳,有“米襄阳”之称。史传说他个性怪异,喜穿唐服,嗜洁成癖,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他六岁熟读诗百首,七岁学书,十岁写碑,二十一岁步入官场,确实是个早熟的怪才。

德忱帖米芾作 米芾 《德忱帖》 《向太后挽词》 《蜀素帖》 《苕溪诗帖》 《拜中岳命帖》 《虹县诗卷》 《草书九帖》 《多景楼诗帖》 第6张

在书法上,他是“宋四书家”(苏、米、黄、蔡)之一,又首屈一指。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苏东坡盛赞其“真、草、隶、篆,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另一方面,他又独创山水画中的“米家云山”之法,善以“模糊”的笔墨作云雾迷漫的江南景色,用大小错落的浓墨、焦墨、横点、点簇来再现层层山头,世称“米点”。为后世许多画家所倾慕,争相仿效。他的儿子米友仁,留世作品较多,使这种画风得以延续,致使“文人画”风上一新台阶,为画史所称道。米芾究竟以书为尚,还是以画为尚,史家各有侧重。

德忱帖米芾作 米芾 《德忱帖》 《向太后挽词》 《蜀素帖》 《苕溪诗帖》 《拜中岳命帖》 《虹县诗卷》 《草书九帖》 《多景楼诗帖》 第7张

德忱帖米芾作 米芾 《德忱帖》 《向太后挽词》 《蜀素帖》 《苕溪诗帖》 《拜中岳命帖》 《虹县诗卷》 《草书九帖》 《多景楼诗帖》 第8张

德忱帖米芾作 米芾 《德忱帖》 《向太后挽词》 《蜀素帖》 《苕溪诗帖》 《拜中岳命帖》 《虹县诗卷》 《草书九帖》 《多景楼诗帖》 第9张

德忱帖米芾作 米芾 《德忱帖》 《向太后挽词》 《蜀素帖》 《苕溪诗帖》 《拜中岳命帖》 《虹县诗卷》 《草书九帖》 《多景楼诗帖》 第10张

德忱帖米芾作 米芾 《德忱帖》 《向太后挽词》 《蜀素帖》 《苕溪诗帖》 《拜中岳命帖》 《虹县诗卷》 《草书九帖》 《多景楼诗帖》 第11张

德忱帖米芾作 米芾 《德忱帖》 《向太后挽词》 《蜀素帖》 《苕溪诗帖》 《拜中岳命帖》 《虹县诗卷》 《草书九帖》 《多景楼诗帖》 第12张

此帖乃米芾佳作之一,虽然第八行至第十五行之间有的字略小,但大体上看来,不论是字形结构、映带关系、饱厚度或整体感来看,都是一篇难得的好作品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de-chen-tie-mi-zuo.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