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法帖之祖《淳化阁帖》(之四)

书画艺术网书画赏析2017-06-08 19:5228070
四、王献之的行书 王献之的行书,受自家学。那个“背后掣笔”的故事,妇孺皆知,虽然荒谬之极,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右军对大令的器重和父子的默契。事实上,王氏昆仲之中,也以大令最能传右军家法,其成就足以与其父相当。在书法史上,“二王”并誉,成为流传千古的风雅故事,他们的成就也成为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大令的贡献在于发展了右军的艺术。这一发展大致...

四、王献之的行书

 王献之的行书,受自家学。那个“背后掣笔”的故事,妇孺皆知,虽然荒谬之极,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右军对大令的器重和父子的默契。事实上,王氏昆仲之中,也以大令最能传右军家法,其成就足以与其父相当。在书法史上,“二王”并誉,成为流传千古的风雅故事,他们的成就也成为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法帖之祖《淳化阁帖》(之四) 《洛神赋十三行》 《淳化阁帖》 王献之 王羲之 第1张

 大令的贡献在于发展了右军的艺术。这一发展大致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行书趋于成熟并有所突破,二是使楷书最终定型,树立了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法帖之祖《淳化阁帖》(之四) 《洛神赋十三行》 《淳化阁帖》 王献之 王羲之 第2张

 大令的行书,向有“破体”之称。那么,何谓“破”,又“破”在哪里呢?其实,这个“破体”,一言以蔽之,就是“破”了右军的行书体;说得啰唆一点,就是打破了右军的成规,突破了右军的藩篱,在书法的体势上实现了一种突破和跨越。元代赵孟頫浸淫于“二王”。他在《兰亭十三跋》中说:“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这个很有名的论断,后一句历来歧解纷纭,莫衷一是;但对于“结字因时相传”一语,基本公认指的是字的间架结构因时代背景不同、审美取向不同而产生了多样化的结构形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令的书法是一个关键的转捩点,无论在书法史上还是在文字学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法帖之祖《淳化阁帖》(之四) 《洛神赋十三行》 《淳化阁帖》 王献之 王羲之 第3张


 “破”的结果是催生了一个新的书体———行草。这种崭新的书体,气息绵邈,意态酣畅,动感强烈,直当一“破”字。前面我们说过,右军摆脱草法而别为行书,大令则利用草法改造行书,将二者巧妙地冶于一炉。须知这种熔冶不是简单的叠加,更不是倒退和悖反,而是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充分调动艺术思维,运用“近乎道矣”的艺术技巧,自觉地、前瞻性地进行探索和创造。

法帖之祖《淳化阁帖》(之四) 《洛神赋十三行》 《淳化阁帖》 王献之 王羲之 第4张

宋刻旧拓剪裱本

 我们在此讨论的是《阁帖》中的王献之法书,本来不应旁骛,但是为了比较完整和全面地评论其艺术成就,我们不得不提及《洛神赋十三行》。

法帖之祖《淳化阁帖》(之四) 《洛神赋十三行》 《淳化阁帖》 王献之 王羲之 第5张

宋刻旧拓剪裱本翻墨版

 世传大令好写《洛神赋》,“人间合有数本”(元李倜语),流传过程中,墨迹逐渐散佚和损坏,至南宋时只存十三行。《十三行》墨迹传世有两本:一为晋麻笺,入元归赵孟頫,定为真迹;一为唐硬黄纸本,有柳公权等人题跋,赵孟頫定为唐人摹本,后人疑柳公权所临。这两本在宋代都曾刻石。今传无柳跋本的石刻,以“碧玉版”推为最精。此石明万历时出土于杭州西湖葛岭地下,石色深暗,美称为碧玉,初拓存字大都完好,石花自然清晰。以其地为南宋贾似道半闲堂旧址,后人遂认为其为贾氏所刻。以传世晋人法书相参验,“碧玉版”雍容妍雅、灵动超逸,较柳跋本为胜。

法帖之祖《淳化阁帖》(之四) 《洛神赋十三行》 《淳化阁帖》 王献之 王羲之 第6张

无锡博物馆藏拓本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确定的真迹,《十三行》是迄今所见王献之最早的、篇幅最大的、已经定型和完全成熟的楷书作品。据今所知,小楷的单刻帖始于宋,《十三行》作为其杰出代表,无疑在书法史上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左图为碧玉版《洛神赋十三行》拓本局部)

法帖之祖《淳化阁帖》(之四) 《洛神赋十三行》 《淳化阁帖》 王献之 王羲之 第7张

法帖之祖《淳化阁帖》(之四) 《洛神赋十三行》 《淳化阁帖》 王献之 王羲之 第8张

法帖之祖《淳化阁帖》(之四) 《洛神赋十三行》 《淳化阁帖》 王献之 王羲之 第9张

法帖之祖《淳化阁帖》(之四) 《洛神赋十三行》 《淳化阁帖》 王献之 王羲之 第10张

法帖之祖《淳化阁帖》(之四) 《洛神赋十三行》 《淳化阁帖》 王献之 王羲之 第11张

法帖之祖《淳化阁帖》(之四) 《洛神赋十三行》 《淳化阁帖》 王献之 王羲之 第12张

王铎临王献之十三行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fa-tie-zhi-zu-chun-hua-ge-tie-zhi-si.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