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展”的方兴未艾,各类“国展”培训班也应运而生。从各种媒体上,不难搜索到这类培训班的招生简讯:或以个人名义招生,或以单位名义招生,或冠以冲刺班、辅导班之名目招生。综而观之,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1.培训时间较短,一般四至六天;2.上课教师多为历届获奖选手、评委;3.授课内容多为分析当下展览走向、形式,点评学生作品,进行再创作;4.办班宗旨直指获奖、入展;5.结课后进行一些联谊活动,搭建人脉关系。

 事物的存在即说明其本身有合理性。培训班的产生是适应社会需要,是应运而生。它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许多参赛选手的当下困惑,满足他们的求知欲。然正如“国展”,“国展”培训班也难免具有自身的副作用,同时又使“国展”的副作用更加强化。

 一、由抒情到媚展

 中国书法本质上是一种抒情写性的艺术。书艺之道,其要在于能“达其性情,形其哀乐”。点画之间,无不是书者情趣之自然流露,它凝结着书者多年之审美积淀及个性造化。书者在运笔之际,无须左思右想,滞于外物,但得一抒胸臆为快。书者循乎自己的性情,游艺于碑帖之间,随意所适,感受古贤运斤之妙,久而久之,化古为我,一家之格既成,顿挫使转无不如意,而个性、性情自在其中矣。

 书法培训班在课程设置中多强调对展览走向、形式的分析,并以此吸引人们参加培训。所谓“展览走向”即展览主导者(组织者或评委)的风格喜好:喜好什么书体、什么形式,好不好“色”;不喜欢、不接受什么风格。

 历届“国展”,参加的人数往往有数万之众。毋庸讳言,每一个投稿者都希望自己能上榜。但面对几十分之一、几百分之一的入选率,想榜上有名,除了要有一定的基本功外,其间的机巧之一便是对“展风”的预测,对评委主要组成人员的预测。在“知己知彼”之后,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入围。分析至此,可知书者的主要心思已不在书法,已不在自我。面对入展的诱惑及其随之名利将至的梦想,那点儿可怜的个性、性情就让它随风而逝、见鬼去吧!

 以前的文人书家面对仕考,也不免纷纷就范于“阁体”的束缚,那是为进身仕途、光宗耀祖做出的必要牺牲———谁不想当官啊!当代的书法比赛,本是百花齐放、各展风采与艺术魅力的舞台,竟也会出现为了入展而媚展、媚俗的现象。或许,这些书者本身就无个性可言。他们似乎还没有写出个性,也没有来得及思考个性的问题,只是想抓住一次次展览机会,不断积攒自己的参赛经历和资格。可悲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各届展览的胃口都会有变化,甚至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如不能“与时俱进”,紧跟风向,其结果可想而知。更为可悲的是,一些人从未有过真正的自己,习惯于随波逐流、与风共舞;一旦没有了展览,便惶惶然不知所措,失去了动力与追求。

 二、由书写到制造

 当代书法虽被时人喻为高度繁荣,但与古贤相比,高下立判。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代书法缺乏内在美,缺乏诗意与味外之旨。然而这些都不是可以通过短期的技法、形式分析所能解决的,它有时甚至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以我浅见,这些缺失或与当前书法书写性的缺失有密切关系。书法的书写性在技法层面可以理解为自然流畅,其关键在于书写过程的心无挂碍、不可复制、不可拼凑。

 “国展”培训班授课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肢解书写的过程,强调技法动作。这对于初学者而言,似乎是必要的过程;但如果强调得太过,便会以“无意于书”之境的缺失为代价。

 另外,培训班往往把作品外在章法形式的拼接、做旧等作为拿手好戏,真可谓“金针度人”。对形式的批评虽早已有之,但每届展览的入展作品在形式上还是一再不嫌其繁、只怕其简。这或许是展览的痼疾。在数不胜数的待选作品中,花样较多的作品自然比白纸黑字的作品更能吸引眼球。在参展者看来,只有留住评委眼光,才能有下一步的可能。至于作品中的味外之味,在评选现场确实难有那份悠闲与宁静去感受。但当入展作品印成作品集或在网络发布时,人们便开始要求作品的内在含量。

这其实是不同场合、不同境况、不同媒质的视觉感受不同而已,仓促间不经意做出的选择又怎能经得住闲暇时的反复品味呢?

 再者,培训班往往对学员所带的“备战”作品进行点评,然后进行“再度创作”———不,说是“制造”更为合适。据说,有人可以用心良苦地用数刀宣纸反复书写同一幅作品。因面对早已烂熟于心的书写内容、章法设计、用笔用墨设计得心应手,可以想象,书者的激情是否还会勃发。性情泯灭的作品,即便其线条、用笔、章法无懈可击,也会令人觉得苍白空洞,更遑论味外之味了。

 当然,培训班对参赛选手而言,或许会“疗效”显著;但对长期从事书法创作并将其视为一生追求与爱好的人来说,其副作用也不言而喻。培训对书法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均有不同程度的扭曲与误导,相信识者不以之为危言耸听也。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