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峻健开豁 生动出奇丨徐生翁行书又有时见联

书画艺术网书画天地2025-10-13 10:28610
徐生翁(1875—1964)早年称“李徐”,中年改称“李生翁”,晚年又称“徐生翁”。此作(如 图)款署“李生翁”,是其中年时作品。“李”字写得方正,“生”字写得宽胖,“翁”字写得褊狭, 结字随心所欲,行笔漫不经心,如小孩动笔,胸无成见,心无挂碍,信笔挥洒,朴质稚拙,一派 天机,生动出奇。 此作为行书,七言对联,内容是“又有石榴才一...

广告 各位艺友,有需要包装推广发软文的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艺术网创办21周年值得信赖点击❉❉☛ 在线办理

徐生翁(1875—1964)早年称“李徐”,中年改称“李生翁”,晚年又称“徐生翁”。此作(如 图)款署“李生翁”,是其中年时作品。“李”字写得方正,“生”字写得宽胖,“翁”字写得褊狭, 结字随心所欲,行笔漫不经心,如小孩动笔,胸无成见,心无挂碍,信笔挥洒,朴质稚拙,一派 天机,生动出奇。 

峻健开豁 生动出奇丨徐生翁行书又有时见联 徐生翁行书 第1张

 此作为行书,七言对联,内容是“又有石榴才一幅,时见松栎皆十围”。对联一般字字独立, 字径相当,间隔相差不大。此作却一反常态,字径或大或小,字间或宽或窄,笔画多的字令其小, 笔画少的字促其大。如“才”字,仅三笔,但笔笔尽力撑开,既宽且阔,全篇因有此字而显不安 定,也因此字而显生动别致。笔画少的还有“又”“石”“一”“见”“十”等字。“又”字夸张撇 捺,笔势挺拔;“石”字重心稍往左;“一”字稍往右上倾斜;“见”字规矩而中正;“十”字横画 运笔沉劲,竖画铺毫往下,带有意气。相较之下,笔画多的字却堆砌一团,不安排,不布置,如 “榴”“幅”“松”“栎”“皆”等字,无论是左右结构,还是上下结构,皆直笔书来,不管不顾。 

 徐生翁自称:“我的书画,要避免取巧,要笔少而意足,又要出诸自然。所以有时作一帧画, 写一幅字,要换上多少纸,若冶金之一铸而就者则极罕。因此,我的书画不能多作,人讥笨伯, 我亦首肯。”不取巧,不做作,笔少而意足,这是徐生翁的追求。从此作来看,确属自然书写, 但极力回避“巧妙”,结构过于随意,实有“笨伯”之嫌。巧妙大抵可分为用笔之巧和结构之巧, 用笔虽是第一,但结构亦须用心,不能只顾一端,弃去另一端。

董其昌云:“书道只在巧妙二字, 拙则直率而无化境矣。”赵宧光亦云:“能结构不能用笔,犹得成体。若但知用笔,不知结构,全 不成形矣。俗人取笔不取结构,盲相师也。”董、赵两人对巧妙、拙直、用笔、结构的分析还是 中肯的。徐生翁想不与人同,要另辟蹊径,其精神可嘉,也写出了精神,但因用力过猛,变化过 于突兀,因而也有诸多不尽如人意处,甚或有赵宧光所说的“盲相师也”。 

 徐生翁其实多方探求,多处学习,练过多种字体,自言:“余习隶者二十年,以隶意作真者 又十余年,继嫌唐为法缚,乃习篆以窥魏晋,而魏晋古茂终逊汉人,遂沿两汉吉金,上攀彝鼎。” 但又说:“其实我习涂抹数十年,皆自造意,未尝师过一人,宗过一家。”两处描述,一说潜心传 统,一说未曾学过一家,看似互相矛盾,实际另有意思在。从此作来看,用笔坚实,笔法精深, 笔力深稳,有雄厚的内功,此系深研传统,得其妙处,方有如此境地;内质饱满,内涵丰蕴,但 外貌却拙陋不堪,迥异前人,看不出任何一家之影子,故有“皆自造意”之语。 

 书法学习,看似有古贤在前,可资参考者甚多,实际上能窥探奥妙者无多,能得古雅之气者 亦无多,因为多数人只在形貌上用力,规规于轮廓外表,以至坚实沉劲不足,风神洒落少有。徐 生翁行书有峻拔刚断之气格,行笔老辣苍茫,力屈万夫,力能扛鼎,已得书法之妙。徐生翁自言 “从小爱好书画,但家无藏弆,乏师友为之指导,今兹略有所获,多靠自己钻研得来”。

有师友 指导固然好,但师友如水平不高,指导定然错误,有时还会带入坑中,养成坏的习惯,以致积习 难改,因而,无师友指导不见得不是好事。实际上,书法要明师指导,但更靠个人之天赋,如能 深入学习,努力扎根,心无旁骛,甘坐冷板凳,定能有所得益,有所成就。徐生翁的书法有此面 貌,有此风格,定然如他自己所说的“多靠自己钻研得来”。 书法临摹,目的是取前人之精华,为我所有,为我所用。因而,临摹只是手段,只是途径。

从徐生翁学古来看,实际上已遗貌取神,形貌全然不似,不似古人,不似今人,但线条饱满,内 质丰盈,笔势铿锵,独树一格。徐生翁自称“我的书画以欲自造,故不做临摹功夫,有时也走入 歧途,乃至自觉不知已费去多少年月”。觅得用笔之法,当然可不做临摹工夫,自认为有时走入 歧途,是因形貌俱是自己独造,不免自觉时有野俗之感。心知肚明,甚迷茫,颇彷徨,徐生翁其 实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算一步,前路不知在哪,目的地也不知在何方。 

 徐生翁临有隶书《史晨碑》,亦不求貌似,纯以己意行之,后有沙孟海跋云“若徒以形相绳 之,失之翁矣”。戛戛独造,求意态,不求形貌,不独行书,隶书亦是,此是徐生翁个性特征之 体现。因不精结字,字数稍多,整体即易显拥簇,或是不知所措,难能浑然一体,如此副对联, 虽笔力惊绝,但整体却觉有拼凑痕迹,有不协调处。

字数少,结构易妥帖,以徐生翁雄浑的内力, 定能常出精品大作。如沙孟海所说“旧时屡过绍兴开元寺,激赏翁三字题榜,峻健开豁,想见早 年功力”,三个字,易结构,好摆布,可以写得激荡,可以显得豪雄,可以撼人心目。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jjkhsdcqxswxsyysjl.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