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诗人陶渊明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辞、赋,如《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被誉为“田园诗人”。年轻时,为了实现“大济苍生”的抱负,他当过几任小官。然而,官场的黑暗让他心灰意冷。陶渊明最后一次出任彭泽令时,郡里巡视的督邮要他束带相迎。陶渊明叹道:“不为五斗米而折腰。”遂挂冠而去,冲出樊笼,返归自然。之后,无论农耕生活过得多么艰苦,他都没有出仕的念头儿,最后于贫病交加中离世。陶渊明这种不与当时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一直为历代文人所敬仰。

  自唐代以来,以陶渊明本人及其诗文、典故、传说等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层出不穷。其中,取他《归去来兮辞》文意入画的就有宋代李公麟、元代赵孟頫、明代陈洪绶的《归去来辞图》和明代马轼、李在、夏芷的《归去来兮图》卷,还有明代何澄的《归庄图》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马轼、李在、夏芷分别撷取原辞中的三句,各自作画

作画三幅,依序合成《归去来兮图》卷,生动地表现了陶渊明辞官的决心、返乡的愉悦和田园生活的逸趣。这里欣赏的李在《临清流而赋诗图》

  (见右上图)为《归去来兮图》连环式长卷的第九段,描绘了诗人陶渊明在农耕之余流连乡野,触景生情,故而赋诗的情景。作品为纸本水墨,纵28厘米,横74厘米,现藏辽宁省博物馆。画家以行书署“李在”。卷上钤“李在图书”和“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等印鉴。《石渠宝笈续编》对其有著录。

  画家通过表现深秋乡野广袤无垠、草木稀疏的景象,营造出寂寥萧瑟、恬淡静谧的意境。画面上,近坡浑厚,远坡苍茫,双松挺立,苇草随风摇曳。清溪绕坡汇合,向低处流淌。诗人背对古松,坐在鹿皮垫上,望着对岸的一对白鹭沉思。此时,他左手扶膝,右手举笔,似乎已觅得佳句。书童捧砚磨墨,期待着诗人挥笔遣句。画中景物虽不多,但情景交融,突出了诗人临清流而赋诗的主题,富有艺术感染力。

  作为宫廷画家,李在山水画继承南宋院体画,师法马远、夏圭。《临清流而赋诗图》中,大片的坡地用阔笔横扫,以染代皴,墨色淋漓,浓淡相济,越往远处,墨色越淡。此图虽没画丘壑,也没用南宋画院画家惯用的斧劈皴,但水墨苍劲,具有豪放、雄强的气格,明显具有马、夏画风遗韵。松树勾、皴并用,皴笔粗放,运笔迅捷,写出古松苍劲之姿。对画中诗人的描绘,李在借鉴南宋画家梁楷的减笔写意法,用笔方折,以细笔勾勒脸部,随意率性;以粗笔涂抹衣饰,犹如“劈竹”、“撕经”(梁楷画有《六祖斫竹》、《六祖撕经》),着墨不多,却将诗人凝视、深思的表情刻画得生动传神。诗人身后的童子亦用减笔法绘出,其动作与表情刻画逼真。从此图的笔墨特征中,可以窥见画家从传统中吸取了营养。但他师古不泥古,另辟蹊径,形成了自家面貌。

  《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都是陶渊明重归田园时所创作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把自己对乡间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之情在《归园田居》和《归去来兮辞》中进行了充分表现。李在在把握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文思想情感的基础上,紧扣“临清流而赋诗”一句,以巧妙的构思、合理的布局和精湛的笔法绘出此图。他一方面用水墨晕染出云天悠长、坡地幽远的意境,另一方面又用线皴画溪水蜿蜒流动的跃动状,并将溪流置于画面中央,十分醒目。在这幽静的旷野里,诗人面对潺潺溪流,诗兴油然而生。这正是陶渊明沉醉于大自然、感怀赋诗的生动诠释。

  李在(?—1431)字以正,莆田(今福建莆田)人,迁云南,后召入京。宣德时,与戴进、谢环、石锐、周文靖等人以善画入仕,同为仁智殿待诏。擅山水,工细、粗放皆能。细润处近郭熙,豪放处宗马、夏,构思精巧,运笔洗练,气韵生动,格调豪迈。兼擅人物,笔致古朴,形神兼备。《画史会要》称其为“自戴文进以下,一人而已”,可见他当时的地位之高和影响之大。  

 成化四年,日本画僧雪舟(小田等扬)随遣明使天舆清启来华,因慕李在画艺而登门拜访,向李氏学习破墨、设色技法,这些技法随之传入日本,成为中日绘画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