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佩英,1962年7月生,汉沽人 ,大专文化(后于2005年至2007年于天津市美术学院不辍进取,以四十余年岁刻苦进修并获取本科学历)。曾进修于北京大学书法研究班。师从韩天衡、孙伯翔 、唐云来、李润泽。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 委员,天津市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会委员,天津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客座教授。

邵佩英  篆书  《礼记》选句

书法创作上,他拜在孙伯翔先生门下,成为先生十分器重的弟子之一。最 近几年来,他的金文书法颇得书法界关注。著名书法家李刚田先生曾在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的书法教学中,对他的篆书给予较高评价。邵佩英曾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他的书法作品曾多次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大展。入编如《千名书法家作品走进奥运场馆志愿活动作品集》等作品集达几十余部。

邵佩英  篆书  水能竹解联

在篆刻方面,1987年他拜韩天衡先生为师,篆刻作品曾多次入选参展中国书协西泠印社的全国篆刻展览,在天津市篆刻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他的篆刻专著《学刻图章格言》曾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一版再版,深受欢迎。

在刻字领域,他最早是汉沽刻字群体中的一员。1987年作品就入选中日刻字艺术交流展。作品随后在全国第二、三、四届刻字艺术展中入展,后来还担任了一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刻字委员会委员,参与两次全国刻字展评审。

读者朋友一定看明白今天书画艺术网给大家介绍的是哪位书法家了,邵佩英先生是一位能书能画能篆刻的书法名家,精通书法理论和文学。那让我们一去欣赏下卲先生的书法和篆刻作品吧。

邵佩英  篆书  但愿不知联

搞书法的人似乎都明白一个道理:从实用的角度说,篆书是所有书体中实用性最差的书体;论艺术性,篆书好像又比不过草书,因此赏篆者稀, 习篆者寡。在当代洪流般滚滚的书法大军中,篆书作者的基本队伍显得势单力薄,比较边缘。纯写篆书的书法家并不多,以往大都集中于篆刻家和同时擅长其他书体的书法家群体里。这就表明,当代篆书创作的作者队伍在书法界是“弱势群体”,这在以往的各种书法展览中入选的比例也能说明这个问题。

邵佩英  篆书  学文习武联

记得2008年在深圳召开的中国书协篆书委员会工作会议上,与会者曾经普遍担心举办全国首届篆书展是否会有那么多的投稿作品。当时书画艺术网认为现在的全国展览,是书法作者的竞技场,特别是出道稍晚的,不大在乎何种书体、何种形制、何种尺幅,只要有展览就参加。 这也无可厚非,无论作者出于何种目的、动机。正是有了上万人的参与、几万件作品的汇集,才有了书法展览的群众基础;正是有了这样的“塔基”, 才有了选拔的余地,有了 获奖者的“塔尖”。平时不以篆书为主攻书体的书法家,同样可以投稿篆书展。如同运动会,举杠铃的照样可以去推铅球,只要他有力气。因此,对篆书展的来稿笔者还是持乐观态度的。尤其是全国首届,不必担心来稿的数量和质量。

邵佩英  篆书  知足无求联

书画艺术网觉得和担心的是篆书的面貌和种类,最怕一窝蜂。 纵观最近十几年书法展可以 看出,写“楚篆”和“中山王”的越来越多,写清代诸家篆书风格的越来越少,大 家好像故意在躲着小篆走。 是小篆没有生命力了,还是小篆无艺术性可挖了?反正写小篆好像是不吃香了。

邵佩英  篆书  集义好学联

这话书画艺术网不敢苟同。就拿 “楚篆”和“中山王”来 讲,如果用笔单一,一味地 “画弧”,一味地描摹,写得像花一样。请问:艺术性何在?如果大家都朝着这两种下手,谈什么百花齐放? 再有,现在的有些书法家, 特别是被许多人追捧的篆书名家,一味地强调书法的所谓艺术性,毫无顾忌地表现霸气,肆无忌惮地予以抒 情。创作时不管不顾,挥洒不羁,搞的书法作品脏脏兮兮、墨墨唧唧。原属于“正 书”的篆书,也要歪歪斜斜、别别扭扭,认为这是追求情趣和意味,你要是给他指出来,他会说你不懂艺术。原属于文化人的品位和高古的格调荡然无存,其实是内心修养的捉襟见肘和临帖技法的黔驴技穷。

南无阿弥陀佛

书画艺术网并不反对书法的创新,老实说也搞不懂如何创新,似乎这辈子也创不出什么“新”来。就是写字嘛, 自己看着舒服,别人看着好看就得了呗,没有那么多的奢望。咱也清醒,将来的书法史也没咱啥事儿。

我的书法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要“以古为新”“化古出新”。但“新”不能 “荒诞”“肮脏”。扪心自 问一下,我们是在继承吗? 继承总得有古人的影子吧? 创新总要有个度吧?总不能搞得灰土脏脸、蓬头垢面吧?

平常心

写篆书总要追求古意吧?但我们目前的篆书创作势态不容乐观。是导向错了,还是大家达成默契了?甚至在国展上,对狂怪的、出奇的篆书作品,连保持中庸的、正统的评委也不去反对了,估计是生怕倡导出新的评委说自己眼界低。

艺术与学术是有区别的,这点谁都明白。写篆书最麻烦的、最头疼的,也是让篆书作者又爱又恨的就是“古文字学”和“说文解字”。我们写的篆书,要是拿给文字学家看,八成都通不过。不是文字 “假借”用错了,就是文字 “分期”“地域”不对了。那还写嘛?刚刚看过一位作者,用甲骨文写了一遍王羲之《兰亭序》。真佩服作者的文字学基础,那得用多少个假借字啊?甲骨文中没有的字,还 要从金文中找,再没有还得从小篆中找,然后再把字变形,化圆为方,弧线改折线,做成 “假古文”。大家都熟悉的内容还好,要是不熟悉的呢?是否还要在旁边加注角、写长跋。谁能告诉我,是对还是错?

日知录

书法家是把篆书写好、写美、求美,重在字形,给人带来美感;文字学家是把文字搞懂、求真,重在字义、字 音,使人懂得字的来历。各有分工,各有侧重。对书法家而言,不需要太高深、太专业的文字学知识。原则上不写错,特别是不使得他人(读者、观众)误读即可。再有,原本中国的汉字就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产物。篆书离我们的生活已经很远了,通过几千年的不断衍变、讹化,大部分早已失去了原始的字形。我们今天进行书法创作,既要充分利用好有限的书法资源,又不能被“说文”之类的“学术”所捆住手脚。篆书创作不能畏缩不前,更不能因噎废食。文字学应该成为我们写篆书的“一把钥匙”,而不是“障碍”。 就拿“金文”来说,一个青铜器铭文,多的就那么几百字,少的可怜的几十个字。去掉不识的、怪僻的、不用的、不常用的, 没多少能用的了。然后再有文字学专家告诉我们, 那个是西周什么什么王时期的,这个是东周什么什么王时期的,不能混用。得,没什么可写的了。

道法自然

我也不明白,也很担心,如果写邓石如、赵之谦、吴让之、张卫村等等篆书大家的篆书风格, 能入展吗?从目前全国各类书法展览中入展的篆书作品看,正在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工整,要么狂放。工整的写铁线篆、中山王,有的竟然用绘图专用的鸭嘴笔和油性记号笔来写,蒙了好些评委,蒙混过关而入展。这样的篆书作品已经失去了书法家心性书写的意义。

我最佩服的是,从来没有写过篆书,而且他以后也不打算再写篆书,但是通过设计、临摹,入展全国书法大展的人。比起一辈子写篆书却没有出头之日的,他们是聪明人、 幸运儿。可是,他们对 篆书的继承和发展有贡献吗?难说。

觉得邵佩英老师的篆书篆刻怎么样?说说想法吧!更多的书画内容请继续关注:书画艺术网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