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王穉登行书

书画艺术网书画赏析2017-05-23 18:3134810
法度与性情———王穉登行书《赠绍谷诗》在书法创作中,法度与性情是一对矛盾。讲求法度,则往往限制性情的表现;表现性情,又往往偏离法度。因此,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书法家,都面临着法度与性情这一对矛盾的困扰。有的人写了一辈子,也没有找到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与途径。 书法,顾名思义,当然要讲求法度,否则就是糊涂乱抹。很多人把书法看得过于简单,认为只要会拿毛笔...

 法度与性情
———王穉登行书《赠绍谷诗》

王穉登行书 王穉登 《吴骚集》 《王伯穀全集》 第1张

王穉登行书 王穉登 《吴骚集》 《王伯穀全集》 第2张

王穉登行书 王穉登 《吴骚集》 《王伯穀全集》 第3张

王穉登行书 王穉登 《吴骚集》 《王伯穀全集》 第4张

王穉登行书 王穉登 《吴骚集》 《王伯穀全集》 第5张

王穉登行书 王穉登 《吴骚集》 《王伯穀全集》 第6张

王穉登行书 王穉登 《吴骚集》 《王伯穀全集》 第7张

王穉登行书 王穉登 《吴骚集》 《王伯穀全集》 第8张

书法创作中,法度与性情是一对矛盾。讲求法度,则往往限制性情的表现;表现性情,又往往偏离法度。因此,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书法家,都面临着法度与性情这一对矛盾的困扰。有的人写了一辈子,也没有找到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与途径。
  书法,顾名思义,当然要讲求法度,否则就是糊涂乱抹。很多人把书法看得过于简单,认为只要会拿毛笔写字就可以成为书法家。这一观念直接影响了当代的书法创作。一些人要么揣摩评委的口味和偏好,要么临摹以往的入展、获奖作品,找窍门儿,寻捷径,不出三年五载,便堂而皇之入选各种名目的大展,甚至成为“获奖专业户”,于是出集子、办展览、搞讲座,甚至进入高等学府传道授业,俨然一个成功的艺术家
  书法果真是如此之容易吗?当然不是。很多艺术家都承认,与绘画相比,书法的难度更大。十年可以成就一个画家,但十年绝对不能成就一个书法家,原因是书
 
法更为抽象,更需要功力,它所包含的因素更为复杂。书法不像绘画,创作前可以写生,创作中可以遮掩,创作后可以修补。它没有收拾的余地,没有修改的空间。加之汉字历史悠久、妇孺皆知,任何人都可以对其说三道四、评头论足,书法的难度可想而知。也正因为如此,各领风骚的画家如过江之鲫,不计其数,而真正开宗立派的书法家则寥若晨星,屈指可数。
  书法创作的难,难在法度,更难在性情。因为,仅有法度远远不够。书法重在性情的抒发,重在个性的张扬。书法创作的难度就在于在法度与性情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找到一个平衡器,使得两者达到和谐统一,实现自然天成。
  南京博物院所藏王穉登的行书《赠绍谷诗》(见上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堪以借鉴的范例。
  这件作品为纸本,纵26.4厘米,横23.6厘米,内容为王穉登写的一首五言律诗:“高僧无所事,趺坐竹房前。雨即花为雨,田将果作田。剃时头有雪,洗处钵生莲。独许王摩诘,频来礼法筵。”
  从法度方面来说,这件作品称得上无可挑剔。其用笔稳健而潇洒,中规入矩而不失灵动之态,使转顿挫灵活自如,同时又处处照顾到法度的谨严。如其中的“高”、“雨”、“果”、“田”、“频”等字的横折笔,都不失唐人法度,仿佛有柳公权的影子。而其中的“僧”、“竹”、“前”、“摩”等字摇曳多姿,又仿佛米芾再现。如果仅仅是对前人的模仿,还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这件作品的可称道之处在于,王穉登很好地解决了继承前人而又独出机杼、讲求法度而又抒发性灵的矛盾。在创作过程中,王穉登没有拘泥前人窠臼,而是在遵从法度的前提下注重个性的张扬。这主要体现在用笔的灵活和结体的多变等方面。他依靠笔锋的使转与缠绕、上下字之间的牵连与呼应,将这件作品写得生动活泼、多姿多彩。如作品中的“僧”、“即”、“花”、“时”、“处”、“钵”等字,极尽变化之能事,让人对书法的笔墨精妙之美发出由衷的赞叹。
  从章法上看,这件作品既错落有致,又一气呵成,有一种自然和谐之美。从墨色来看,作品以浓墨为主,间有枯笔飞白,可谓燥润相映、趣味横生。
  王穉登(1535—1612),字伯穀,其先世为江阴人,后隐居长洲(今江苏吴县)。他少有文名,擅书法,六岁即能作擘窠大字,十岁能诗,长而骏发,名满吴、会间。王穉登于嘉靖末入太学,万历时曾召修国史。同时,他也是明代文坛的领军人物。文徵明殁后,文人风雅之事未有所归;自王穉登出,则执牛耳三十余年,为世所重,因此后人称其为吴门派之后劲。清钱谦益《列朝诗集》称其书法闻名遐迩,“闽粤之人过吴门者,虽贾胡穷子,必踵门求一见,乞其片缣尺素,然后去”。王穉登曾辑有明代散套小令《吴骚集》,其著作编为《王伯穀全集》。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wang-deng-xing-shu.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