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伍霖生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书画艺术网书画新闻2017-08-20 16:2117070
“中国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系列:墨韵河山——伍霖生艺术展”于2017年8月13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展。当日,展览开幕式暨捐赠仪式在中国美术馆7层学术报告厅举行。 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高云,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胡宁娜分别致辞,伍霖生先生家属代表伍建先生致答谢辞。随后吴为山馆长为伍霖生家属颁发了捐赠证...

中国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系列:墨韵河山——伍霖生艺术展”于2017年8月13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展。当日,展览开幕式暨捐赠仪式在中国美术馆7层学术报告厅举行。

 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高云,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胡宁娜分别致辞,伍霖生先生家属代表伍建先生致答谢辞。随后吴为山馆长为伍霖生家属颁发了捐赠证书。仪式由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主持。

伍霖生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伍霖生 艺术展 中国美术馆 墨韵河山 第1张

展览开幕式暨捐赠仪式现场

 开幕仪式上,吴为山馆长向伍霖生先生的家属表示感谢,也向伍霖生先生为人民、为社会创作了众多美妙图卷表示崇高的敬意。他表示,伍霖生先生的捐赠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各方面反馈的信息都非常令人感动。吴为山馆长说:“习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以来,特别强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伍先生曾在傅抱石身边做助教,看他挥毫,在傅抱石先生的引领之下,获得对生活的灵感,对创作的领悟,创作了一批表现大江南北的壮美图卷。他创作的、表现的革命红色题材,特别是红军长征的题材,还有社会主义建设的题材,是文化和山水的经典结合,他是自50年代以来,中国画表现新山河、新生活的杰出艺术家。”

 高云副主席表示,伍霖生先生的成就一是得益于他长期师从国画大师傅先生,二是得益于长期全面的理论研究。伍先生曾编纂《傅抱石的中国画》《傅抱石谈艺录》《中国画概论》等专著和教材,为伍先生塑造艺术巅峰,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值得我们学习。我要特别向理论家致敬。他说:“看到中国美术馆再一次收藏伍先生的作品,而且是批量收藏,我非常高兴,我认为这是国家艺术平台对伍先生艺术的肯定和褒奖,再次感谢中国美术馆,感谢吴馆长对优秀的美术家给予支持、给予收藏。”

 胡宁娜副院长代表江苏省美协、江苏省国画院,以及伍霖生先生的晚辈发言,她介绍了伍霖生先生的生平和轶事, 她回忆到,当年陆俨少先生、唐云先生,以及中国当时健在的先生,经常到江苏省国画院来同伍先生一起雅聚,谈的好像是风花雪月,但里面渗透的是深厚的艺术氛围。伍先生当时在画院有一个很好的雅称“艺术家中间的科学家,科学家中间的艺术家”,他特别喜欢摆弄机械,而且他特别时尚。他的绘画有厚厚的传统,又有非常现代的科学意识。

 伍建先生代表全家感谢中国美术馆的鼎力支持。他说:“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能够在国家最高的艺术殿堂——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展览,一直是我父亲伍霖生先生毕生的愿望,更是我母亲张和生先生的殷切期望。感谢吴为山馆长真诚地为展览题词。感谢各位同仁、朋友们的辛勤劳动,感谢能够抽出时间出席的各位嘉宾。预祝墨韵河山——伍霖生艺术展展出成功!”

伍霖生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伍霖生 艺术展 中国美术馆 墨韵河山 第2张

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致辞

伍霖生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伍霖生 艺术展 中国美术馆 墨韵河山 第3张

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高云致辞

伍霖生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伍霖生 艺术展 中国美术馆 墨韵河山 第4张

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胡宁娜致辞

伍霖生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伍霖生 艺术展 中国美术馆 墨韵河山 第5张

伍霖生先生家属代表伍建先生致答谢辞

伍霖生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伍霖生 艺术展 中国美术馆 墨韵河山 第6张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为伍霖生家属颁发捐赠证书

伍霖生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伍霖生 艺术展 中国美术馆 墨韵河山 第7张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主持展览开幕式

伍霖生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伍霖生 艺术展 中国美术馆 墨韵河山 第8张

嘉宾合影

 伍霖生(1924—2008),1924年生于浙江。1948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艺术系。1949年任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艺处美术股长,1951年起任教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评为副教授并兼国画教研室主任。1978年后任江苏省国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5年和1988年分别在南京、广州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和“现代中国画展览”,并先后在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展出。作品《深山剿匪》入选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美展;《山区修水利》获第一届全国青年美展三等奖。多幅作品先后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革命博物馆等重要机构收藏。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写道,新中国成立以后,山水画家们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开始了思想更新与画法创新,使古法山水在社会现实和革命需要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在社会主义文艺方针的指导下,画家们开始自觉表现社会主义带来的新气象,以傅抱石、钱松岩为首的新金陵画派更以地域集体的力量推进社会主义文艺的新发展,他们从写生出发,讴歌时代,抒发感怀,在表现内容和手法上都达到了历史的新高度。伍霖生作为新金陵画派的重要成员,自然地参与到了这个艺术史变革的洪流中去。 

 伍霖生在学期间受教于徐悲鸿、傅抱石、黄君璧等名家,尤得傅抱石赏识,成为傅先生的入室弟子,在南京师范学院时期任傅抱石的助教,“知抱石先生作画者为伍君一人(亚明语)”。傅抱石在艺术思想和创作上对伍霖生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伍霖生也正是沿着傅氏山水之路开启他的艺术之旅的。傅抱石在山水画的教学上,强调画史、画论与创作的相结合,伍霖生在抱石先生身边,通过对傅先生的讲课稿与谈艺录的记录与研习,在理论层面对艺术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山水画的创作之路上伍霖生依循傅抱石的写生思想,以造化为师,以生活为范,在写生中领悟古法,探索新法,创造自家之法,完善山水画的自我语言表达。

伍霖生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伍霖生 艺术展 中国美术馆 墨韵河山 第9张

研讨会现场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伍霖生的艺术创作和时代背景紧密相联,在火热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之中,他将创作的视角转向讴歌与表现时代生活中去。同当时的众多山水画家一样,伍霖生开始尝试将工农形象和山水画的场景结合起来,五六十年代他创作了《山区丰收运粮忙》《放鸭子》《红在农中专在农中》等作品深刻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通过对工农形象的刻画,表现了新时期涌现出来的社会新气象、新面貌。山水画在表现社会主义建设成果与革命胜迹方面有着技法上的优势,1953年伍霖生根据安徽佛子岭水库写生创作的《佛子岭水库》表现了新中国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场面,1959年表现京杭大运河刘山船闸工地建设的《战胜严寒》表现了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南京长江大桥建设的成就是南京画家经常表现的主题,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伍霖生几易其稿,创作作品《天堑变通途》,记录了这个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在表现革命胜迹主题上,伍霖生以山水画的形式,创作了《井冈山》《今日泸定》《遵义诵》等作品,表达了画家对于圣地的崇敬之心,在主席诗意画题材创作上伍霖生显然受到傅抱石的影响,他创作了《登庐山》《六盘山》等作品,将革命的诗意和山水画的艺术语言融合起来,丰富了主席诗意山水画的创作内容。

 文革之后,伍霖生从南京师范学院调入江苏国画院得以专心山水画创作,正直壮年的伍霖生迎来了创作生涯的黄金时期,山水画开始超越为政治服务的叙述走向追求山水画本体语言的现代开拓之路,他依然承续和发扬傅抱石的绘画思想,在写生中寻求山水画的创新,伍霖生在整理《傅抱石谈艺录》中将山水画的写生步骤归纳为:“游”“悟”“记”“写”四个字,并做了详细讲解。伍霖生深切体会并践行傅抱石的画理,他的写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在自然造化中“搜尽奇峰打草稿”,以画笔为山川代言,为祖国山河立传,创作了大量的山水画作品,如表现湘西风情的《旁水苗家寨》,表现雁荡山色的《雁荡山居》,表现东北风光的《巍峨长白山》,表现异域景色的《阿尔卑斯山雄姿》,表现江南丽色的《太湖之春》。黄山是伍霖生山水画中表现的重要主题,他三上黄山,以黄山为师,创作了大批黄山题材的作品。伍霖生面对大自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将写生中获得的生命活力和自然生机注入到传统笔墨形式之中,开现代山水新境。伍霖生笔下的很多山水画并非特指固有名山大川,他将多年来对于造化的感悟,历练成心中的山水意象,正如郭熙所言:“身即山川而取之”,在放笔之中直抒胸臆,使山水成为他自我精神的映照。

 到自然中写生,在生活中历练,是20世纪山水画家承延和变革古法山水的重要路径。从西北的赵望云、石鲁到岭南的黎雄才、关山月,到金陵画坛的傅抱石、钱松岩等人,他们无不在自然写生与生活历炼之中开胸襟、壮气魄,开拓与创造山水画新技法,形成现代山水画的新格局。伍霖生追随傅抱石之路,在写生中寻求山水画技法、社会现实与个人精神表达的统一,在山水画的语言与材质上,伍霖生直承傅抱石笔法中一气呵成的散峰方法,并选择可以反复渲染的皮纸,同豪迈放逸的抱石皴不同之处,是伍霖生宽厚、和善的性情与江南意蕴的结合,在他笔下所呈现出的磅礴之中见清润的笔性特征,这是他山水画语言的魅力所在,他的艺术创作和他同时代新金陵画派的画家一起构筑了当代山水画史上重要的篇章。

伍霖生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伍霖生 艺术展 中国美术馆 墨韵河山 第10张

展览现场

伍霖生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伍霖生 艺术展 中国美术馆 墨韵河山 第11张

展览现场

伍霖生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伍霖生 艺术展 中国美术馆 墨韵河山 第12张

展览现场

伍霖生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伍霖生 艺术展 中国美术馆 墨韵河山 第13张

展览现场

伍霖生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伍霖生 艺术展 中国美术馆 墨韵河山 第14张

展览现场

伍霖生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伍霖生 艺术展 中国美术馆 墨韵河山 第15张

展览现场

 在伍霖生画展展览之际,其家属将其一生重要的29幅代表作品捐赠给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

 开幕式暨捐赠仪式结束后,“墨韵河山——伍霖生艺术展学术研讨会”同期举行。

 展览呈现在中国美术馆一层3、5、7展厅,将展出至8月21日(逢周一闭馆)。

 前言 | 墨韵河山—伍霖生艺术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山水画家们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开始了思想更新与画法创新,使古法山水在社会现实和革命需要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在社会主义文艺方针的指导下,画家们开始自觉的表现社会主义带来的新的气象,以傅抱石、钱松岩为首的新金陵画派更以地域集体的力量推进社会主义文艺的新发展,他们从写生出发,讴歌时代,抒发感怀,在表现内容和手法上都达到了历史的新高度。伍霖生作为新金陵画派的重要成员,自然地参与到了这个艺术史变革的洪流中去。 

 伍霖生 1948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艺术系,在学期间受教于徐悲鸿、傅抱石、黄君璧等名家,尤得傅抱石赏识,成为傅先生的入室弟子,以及南京师范学院时期傅抱石的助教,“知抱石先生作画者为伍君一人(亚明语)”。傅抱石在艺术思想和创作上对伍霖生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伍霖生也正是沿着傅氏山水之路开启他的艺术之旅的。傅抱石在山水画的教学上,强调画史、画论与创作的相结合,伍霖生在抱石先生身边,通过对傅先生的讲课稿与谈艺录的记录与研习,在理论层面对艺术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山水画的创作之路上伍霖生依循傅抱石的写生思想,以造化为师,以生活为范,在写生中领悟古法,探索新法,创造自家之法,完善山水画的自我语言表达。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伍霖生的艺术创作和时代背景紧密相联,在火热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之中,他将创作的视角转向了讴歌与表现时代生活中去。同当时的众多山水画家一样,伍霖生开始尝试将工农形象和山水画的场景结合起来,五六十年代他创作了《山区丰收运粮忙》《放鸭子》《红在农中专在农中》等作品深刻的烙上了时代的印记,通过对工农形象的刻画,表现了新时期涌现出来的社会新气象、新面貌。山水画在表现社会主义建设成果与革命胜迹方面有着技法上的优势,1953年伍霖生根据安徽佛子岭水库写生创作的《佛子岭水库》表现了新中国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场面,1959年表现京杭大运河刘山船闸工地建设的《战胜严寒》表现了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的成就是南京画家经常表现的主题,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伍霖生几易其稿,创作作品《天堑变通途》,记录了这个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在表现革命胜迹主题上,伍霖生以山水画的形式,创作了《井冈山》《今日泸定》《遵义诵》等作品,表达了画家对于圣地的崇敬之心,在主席诗意画题材创作上伍霖生显然受到傅抱石的的影响,他创作了《登庐山》《六盘山》等作品,将革命的诗意和山水画的艺术语言融合起来,丰富了主席诗意山水画的创作内容。

 文革之后,伍霖生从南京师范学院调入江苏国画院得以专心山水画创作,正直壮年的伍霖生迎来了创作生涯的黄金时期,山水画开始超越为政治服务的叙述走向追求山水画本体语言的现代开拓之路,他依然承续和发扬傅抱石的绘画思想,在写生中寻求山水画的创新,伍霖生在整理《傅抱石谈艺录》中将山水画的写生步骤归纳为:“游”“悟”“记”“写”四个字,并做了详细讲解。伍霖生深切的体会并践行傅抱石的画理,他的写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在自然造化中“搜尽奇峰打草稿”,以画笔为山川代言,为祖国山河立传,创作了大量的山水画作品,如表现湘西风情的《旁水苗家寨》,表现雁荡山色的《雁荡山居》,表现东北风光的《巍峨长白山》,表现异域景色的《阿尔卑斯山雄姿》,表现江南丽色的《太湖之春》,黄山是伍霖生山水画中表现的重要主题,他三上黄山,以黄山为师,创作了大批黄山题材的作品。 伍霖生面对大自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将写生中获得的生命活力和自然生机注入到传统笔墨形式之中,开现代山水新境。伍霖生笔下的很多山水画并非特指固有名山大川,完全将多年来对于造化的感悟,历练成心中的山水意象,正如郭熙所言:“身即山川而取之”,在放笔之中直抒胸臆,使山水成为他自我精神的映照。

 到自然中写生,在生活中历练,是20世纪山水画家承延和变革古法山水的重要路径,从西北的赵望云、石鲁到岭南的黎雄才、关山月,到金陵画坛的傅抱石、钱松岩等人,他们无不在自然写生与生活历炼之中开胸襟、壮气魄,开拓与创造山水画新技法,形成现代山水画的新格局。伍霖生追随傅抱石之路,在写生中寻求山水画技法、社会现实与个人精神表达的统一,在山水画的语言与材质上,伍霖生直承傅抱石笔法中一气呵成的散峰方法,并选择可以反复渲染的皮纸,同豪迈放逸的抱石皴不同之处,是伍霖生宽厚、和善的性情与江南意蕴的结合,在他笔下所呈现出的磅礴之中见清润的笔性特征,这是他山水画语言的魅力所在,他的艺术创作和他同时代新金陵画派的画家一起构筑了当代山水画史上重要的篇章。

 在伍霖生画展展览之际,其家属将其一生重要的29幅代表作品捐赠给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并为后人研究展示之用,有感于此,我谨代表中国美术馆向家属的奉献精神表示由衷的敬意。

 中国美术馆馆长  吴为山

 2017年8月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wu-lin-sheng-yi-shu-zhan-zai-zhong-guo-mei-shu-guan-zhan-chu.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