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元代墨竹画家顾安浅析 ——兼谈其生平与交游

书画艺术网书画赏析2025-09-04 11:08370
摘要:元代墨竹绘画发展繁荣,顾安是当时较为知名的墨竹画家。尽管顾安曾有一定的仕宦经历,然在正史或大部分元代史料中却少 有关于顾安生平的记载。这个现象引起了作者的兴趣。作者考诸现存的与画史著录中的顾安画作题跋,以及元代文人文集、诗集等资 料,同时整合现存研究中关于顾安生平的研究成果,尽力考证出顾安生平活动的轨迹。在顾安生平之外,本文的另一个研究方向是顾...

摘要:元代墨竹绘画发展繁荣,顾安是当时较为知名的墨竹画家。尽管顾安曾有一定的仕宦经历,然在正史或大部分元代史料中却少 有关于顾安生平的记载。这个现象引起了作者的兴趣。作者考诸现存的与画史著录中的顾安画作题跋,以及元代文人文集、诗集等资 料,同时整合现存研究中关于顾安生平的研究成果,尽力考证出顾安生平活动的轨迹。在顾安生平之外,本文的另一个研究方向是顾 安的交游情况。现存的顾安画作题跋以及文人诗集等史料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顾安在元末明初时期的交游情况。顾安的交游信息主要 展现在画作题跋、参与雅集、同游、鉴赏书画等活动中,这其中包含题在画作上的题跋、题诗以及被收录在题跋者文集中的诗作、文 章等等,通过这些零落的信息作者得以窥见顾安在元代书画界交游的情况。 

关键词:元代;顾安;墨竹;交游

一、顾安其人 

墨竹这一画科在元代的发展可谓繁 盛。现代学者根据《图绘宝鉴》等画史 资料整理了元代的画家兼善的画科情况。 《图绘宝鉴》共收录元代画家一百八十六 人,其中专擅竹石者四十人,兼擅竹石者 二十九人,若将被评为擅兰竹的十三位画 家亦归入其中,则仅《图绘宝鉴》一部 著述所收录的擅画竹的画家就有八十二 位,[1]在元代画家总人数中接近一半,可 见竹这一绘画题材在元代画坛繁盛的程 度。

顾安 风雨竹图 纸本水墨 25.1cm×183.3cm 故宫博物院

在元代诸多画竹的画家中,顾安是较 为知名的,在整个元代绘画史的叙述中亦 占有一席之地。然而无论是在正史中还是 在绘画史料中,元代关于顾安个人的记载 却是十分稀少的。在现今的元代绘画史研 究中,对于顾安个人的介绍亦比较简略且 陈陈相因。在后世研究著述中,对顾安个 人的介绍主要集中在以下内容: 顾安,字定之,号迂纳居士,又号 石屋老人,平江(今江苏苏州)人,擅画 竹,祖籍淮安,生卒年不详。

其父尝为 松江府判官,顾安以父荫授兰溪(今属浙 江)、龙岩(今属福建)等地巡检,后任毗 陵(今江苏常州)录事司判官、泉州同安县 尉、泉州路判官等职。[2] 根据这些后世学者通用并默认的关 于顾安的介绍,作者理出其中几个要点: 其一,关于顾安的字与号,在后世研究中 全无疑议。

顾安拳石新篁图纸本水墨 55.6cm×24.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

其二,关于其籍贯与祖籍,曾有多幅画作中顾安落有“东淮顾安定 之”的题款,[3]亦有画史资料称其为淮 东人,[4]故其祖籍可考。但关于顾安“平 江”人士的定性,在古代史籍中并未有明 确记载,可能是后世人根据其活动地点添 加。[5]其三,根据文中所记,顾安及其父 皆有在朝为官的经历,但是在元代的正史 资料,如《元史》《元朝名臣事略》《经 世大典》等典籍中未见顾安及其父的记 载。关于顾安生平活动的记载散见于各类 题跋、题画诗、友人散文,笔者根据这些 散落的材料整理出顾安生平活动的事件 如下: 顾安,字定之,号迂纳居士,又号 石屋老人,祖籍淮东地区。

元代的淮东路 下辖扬州路(今江苏扬州)、淮安路(今 江苏淮安区)、高邮府(今江苏高邮), 两路一府。故顾安的祖籍应在今江苏省北 部一带。关于顾安的生卒年,大多数现代 的研究表述为不详。史学家翁同文曾撰写 《画人生卒年考》一文,其中将顾安的生 卒年定为约1295至约1370年间。

顾安幽篁秀石图纸本水墨 184cm×102cm 故宫博物院藏

篇文章 后被收录于1977年由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 司出版的《艺林从考》一书。[6]后世的研 究中有将顾安的生卒年定为1289至1365年 者,[7]但这些研究并未给出具体的参考来 源。作者将这些关于顾安生卒年的研究记 录在此,以供参考。 顾安接下来的活动信息出自郑元祐的《侨吴集》和朱德润的《存复斋集》。 《侨吴集》卷八中《送顾定之序》一篇叙 述了顾安先父为松江府判,顾安承父荫 “一再征为巡检”“今取任兰溪某处”的 经历。朱德润的《存复斋集》卷五《送顾 定之如京师序》篇未记其父与荫官事件, 主要记述了朱德润与顾安相识的一些经 历。

在元统年间,朱德润与顾安相识,没 过多久,顾安调任龙岩都巡。至正五年 (1345),顾安任毗陵判服。其后,因丁 忧回到吴地。在吴地时朱德润曾与顾安 共同观摩其所作墨竹。可惜不久后顾安 即将去京师。顾安去京师的理由为“试 艺”。按文中所言应为谋求仕途。朱德 润遂作此篇为其壮行。这两则记载中有 多个事件没有详细的时间记录。

顾安古木竹石图纸本水墨 93.5cm×92.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关于其 先后顺序,唯一的线索仅能通过对《侨 吴集》和《存复斋集》的成书时间来确 定。郑元祐的生卒年为至元二十九年至至 正二十四年(1292—1364)。[8]朱德润的 生卒年为至元三十一年至至正二十五年 (1294—1365)。[9]二人活动的时间相去 不远。据《四库全书》“别集类二十一” 所录,“元祐家本遂昌,徙于钱塘。而流 寓平江凡四十年,为时最久,故其集名以 ‘侨吴’。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ydmzhjgaqxjtqspyjy.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