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赵佶能坐上皇位,是因为他短命的兄长哲宗无子的缘故。在此之前,赵佶大概做梦都没想到他此生还有机会当上皇帝。赵佶在位期间,任用奸人蔡京、童贯等主持朝政,尊奉道教,大建宫观,搜刮民财,穷奢极侈,致使百姓怨声载道,最后终于爆发了方腊农民起义。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下。年底,赵佶传位给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但不幸的是两年后,即靖康二年(1127)二月,赵佶竟然做了金人的阶下囚,绍兴五年(1135)四月病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有资料说赵佶得知财宝等物被金兵掳掠并不在乎,但听说皇家藏书也被抢去,才仰天长叹了几声。由这点看,赵佶喜爱文学艺术已深入骨髓,甚至胜过江山社稷。其实当初欲立赵佶之时,作为宰相的章惇就表示过反对,认为“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如果当时朝廷上下听从了他的意见,也许历史就要改写了。后来元代脱脱撰《宋史》的《徽宗记》时,不禁掷笔叹道:“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赵佶治国无能,但在文学艺术方面却多才多艺,有着极高的造诣。他绘画精人物、花鸟,擅书法,亦能诗词。他扩充翰林书画院,令臣子编辑了《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这三部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的书籍。历史上不乏能书善画的帝王,但像赵佶这样,绘画取得了这么高的成就,书法亦能独树一帜者,则是绝无仅有、无人可以望其项背的。

  作为北宋书画家,赵佶的传世作品已属丰富之列了,他的书法如《草书团扇》、瘦金书《千字文》、草书《千字文》都是书法史上的名迹乃至巨迹。元代汤垕在其《画鉴》中认为传世的赵佶作品,有一些是由画院中人代笔。汤垕这里当然指的是绘画,但书法似乎也存在这个问题。比如我们这里介绍的赵佶行书《蔡行敕卷》(右上二图为作品局部)。

  赵佶行书《蔡行敕卷》,描金八宝纸本,纵35厘米,横214.6厘米,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此卷书写内容是不准廷臣蔡行辞去领殿中省之职所颁的敕书。由于后人曾将黄庭坚等人的伪跋裱在后面,称是太宗所作,所以明代有人认为此卷是宋太宗赵光义的手迹,也有人推测是职掌诏书的翰林所书。但这些推论和意见的根据并不充分,不妨作为一家之言看待,我们仍然将此行书《蔡行敕卷》记在赵佶名下。

  东晋卫夫人《笔阵图》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这和汉魏以来在书法美学上倡导骨力的审美趋势是一致的。唐代杜甫承袭了这个观点,认为“书贵瘦硬方通神”。而北宋苏轼对此颇不以为然:“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我们看苏轼的字,属于骨少筋多者,因而他自然要站在杜甫的对立面了。杜甫的说法有些绝对,而苏轼就客观多了。“肥瘦”并不是评判书法的唯一标准,但艺术家在作品中追求个性,则是无可非议的。赵佶的书法曾学过薛曜、薛稷兄弟和黄庭坚。这三人书法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一个“瘦”字。到了赵佶,更是变本加厉,竟成了“瘦金书”。有资料说“瘦金书”原为“瘦筋书”,因赵佶为九五之尊,故易“筋”为“金”。两者比较,当以“瘦筋书”的称谓更严谨一些。人们常说,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实际上,宋代书法根本无法和唐代相提并论。宋代除了苏、黄、米、蔡四家,勉强加上李建中、薛绍彭等几位书家,基本上就没有大家了。反倒是昏君加书画家的赵佶别开生面,个性鲜明,自成一家。 

  赵佶的“瘦金书”主要是针对他的楷书而言。“瘦金书”除了“瘦”,另一个特点就是具有装饰特征,如:横画收笔处重顿回锋,状若钓鱼钩;竖画末笔变为钝点;撇如利刃,捺如切刀……笔画干净细劲,线条摇曳生风。而“天下一人”的花式签押同样也表现了赵佶的创造力和表现欲。这些方面都和他擅长工笔画有关。也就是说,赵佶的书和画的风格是统一的,是高度成熟的。他是很早在国画创作中将诗、书、画融为一体的艺术家。《蔡行敕卷》为行书,因此在此卷中没有出现楷书中的装饰笔画,但在一些字里,还有一些痕迹可寻,这是赵佶在书写过程中的习惯流露,如单人旁竖画的向上过度勾挑和“出”字右边的两点。该卷第四行 “难”字单人旁竖画的顿笔如果再加长些的话,不也成了瘦金书的笔画?由此看来,个性的形成有时也就在“短长肥瘦”之间。曾几何时,养尊处优的赵佶在精致、华贵的皇宫里肆意挥洒。精良的文房用具和至高无上的地位,再加之极高的艺术天分,使他下笔充满了自信,锋芒显露,笔画细劲,笔力矫健。其线条细若游丝,但依然富有弹性和力度。不过,看得多了,终会窥出这位皇帝字里行间的轻佻之气来。

  熟纸、硬毫,再加上瘦劲、尖利、流畅的笔画,就构成了行书《蔡行敕卷》的整体书风。以“铁画银钩”来形容赵佶此卷书法,大约是最合适不过了。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