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标签韩天衡

翠光秋影上屏来 ——韩天衡《琅玕芭蕉图》赏析

韩天衡先生创作的《琅玕芭蕉图》给人们的第一印象便是画面清凉剔透。整幅画面没有一点颜色,我们却感觉不出没有色彩。我们依然感觉是在色彩斑斓的世界中,只不过这是夜色中的生活画面。芭蕉似在轻轻地摆动,在旷朗无云的中秋明...
书画天地 2025-09-28 18:58 0 100
翠光秋影上屏来 ——韩天衡《琅玕芭蕉图》赏析

写意 精当 生动——韩天衡《千秋万岁》印赏析

我一直认为,《千秋万岁》一印是韩天衡先生鸟虫篆印的代表作。这个观点,没和天衡先生交流过,不知先生以为然否?但我的印象中,韩天衡美术馆的一些装饰图案,采用的便是这方印。个中消息,似乎可给我的看法提供部分佐证。当然...
书画天地 2025-09-28 12:55 0 107
写意 精当 生动——韩天衡《千秋万岁》印赏析

韩天衡篆刻漫谈

真有点佩服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印坛推出篆刻三大家——“韩天衡、王镛、刘石开”说法的人。韩、王、刘三人没让印坛失望,一直到今日,韩、王、刘三张篆刻王牌仍然顶呱呱立于坚挺之地。尽管王镛近几年极少刻印,但他占据的制高点...
书画艺术 2018-11-18 19:36 0 7985
韩天衡篆刻漫谈

《荷说》的启示

参观《不逾矩不——韩天衡学艺70年书法篆刻展》,读到一幅《荷说》的书法,其中写道:“荷者岂娇媚之物乎,至夏日每百花猥蔫,唯此花迎酷暑而傲放,花红似火,叶碧如翠,顶天立地,性刚若铁,故吾谓,荷与梅相侍,荷主夏梅宰...
书画天地 2018-09-29 21:40 0 2730
《荷说》的启示

篆书的印化处理

书法中的篆书和印章中的篆字有联系,又有区别。篆书要取之入印,都必须经过一番适合印章样式的变化。这个过程,谓之“印化”。李刚田先生说:“篆书不经印化而用之于印,则乏金石意;纯用古摹印篆,则又觉刻板少生气。兼而用之...
书画创作 2017-10-18 17:56 0 3489
篆书的印化处理

读邓石如、黄士陵、韩天衡的同文印

如何面对传统文化,是每一个学艺者都要思考的问题。清代篆刻家邓石如、黄牧甫及当代印坛的韩天衡,在面对传统文化时均采取了意与古会、食古化今的态度。有趣的是,他们都刻有“意与古会”印以明心志。 邓石如(17...
书画广角 2017-08-07 16:04 0 3070
 读邓石如、黄士陵、韩天衡的同文印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