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千秋万岁》一印是韩天衡先生鸟虫篆印的代表作。这个观点,没和天衡先生交流过,不知先生以为然否?但我的印象中,韩天衡美术馆的一些装饰图案,采用的便是这方印。个中消息,似乎可给我的看法提供部分佐证。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猜测。
《千秋万岁》印,作于1999年,距今已有20个年头。此印的特点,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明显的写意倾向
这方印不似一般鸟虫篆印那样给人一种精雕细琢的感觉,而是随兴的、松动的、烂漫的,具有明显的写意性。
其笔画线条有粗有细、有实有虚、有整有残,并且,那种鸟虫的形态也不做细致刻划,只略有其形,高度概括,点到为止。这样,就更显笔意,那种与先生的草篆密切相关的笔意;同时,在这种笔意的后面,也让我们领略到天衡先生那种稔熟、丰富而又得心应手、独具特色的用刀之法。
二、精当的配篆选择
这方印的配篆也相当讲究。细审之,四个字,两繁两简,繁简相间。特别是“万”字,弃繁而取简,可谓精心、精当、精妙。这样做的好处:一是生变化。若“万”字用繁体,下面“岁”字笔画亦多,必繁繁相重,没有对比,难生变化;而取简体,则局面立活,不但繁简生变,且笔画亦多有变化,如“万”字笔画多取横势,恰与上部“秋”字及下部“岁”字竖笔相映成趣,可谓巧思。
韩天衡 千秋万岁(附边款) 1999年
二是避拥堵。设想“万”字用繁体,布局不免紧蹙迫塞,难得现在这样宽松有致,有一种疏可走马的豁朗开阔之感。三是显呼应。四字两繁两简,且相错相杂,由于“千”字“万”字笔画均少,物以类聚,相应相求,自然互生一种呼应之势。
三、简洁的表现方法
鸟虫篆印,由于鸟虫篆的特点,一般都显得繁孵夸张,屈曲重叠。然《千秋万岁》一印,虽有鸟虫篆的特点,但却能删繁就简,尽最大可能存其意趣,做到繁中有简,简而有致。如“万”字的上横,“岁”字的中横,均少曲多直,意态简净。其它笔画,亦多繁而有度,具朴茂之质,而不臃肿累赘。
四、生动的印面效果
笔意充沛,配篆精妙,笔画增饰适度,用天衡先生自己的话说,是在做减法甚至除法,刀法灵变虚和,披削互用,涉刀成趣,细腻大气。凡此种种,都使这方印显得自然生动,活泼而雅致,协调而安稳,具有极好的艺术效果和非凡的艺术境界。称之为得意之作,天衡先生似也不遑多让。
顺带说一句,天衡先生于鸟虫篆印用力至钜,造诣精深,遂使这一有时因过度增饰而显得繁孵花哨,从而不被一般正统印人重视的印种大放异彩。可以说,今日印坛鸟虫篆印创作的繁荣兴旺,是与天衡先生的探索、示范及引领密不可分的,这也是应该大书一笔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XieYiJingDangShengDongHanTianHengQianQiuWanSuiYinShangXi.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