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楼听雨, 品艺人生 好美的山水画 李仲芳 1963年8月生,杭州萧山人。乙酉年游泰山得“仲”字纹石,因以石仲为号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杭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萧山区美术家协会... 书画文学 2018-01-02 19:50 0 5420
说说书画家的扇子 对于扇子,说的是那种文人的扇子,扇子上挥毫泼墨丹青的那种,在电视电影之中常见。而我就喜欢这样的扇子。也喜欢收藏那些书画家扇面的作品。记得 2001年一个春天的早后,我背着行囊,走在哈尔滨的中央大街上。吸引我眼光... 书画文学 2017-11-16 12:06 0 7776
太平天国年画小考 “太平天国年画”即“太平天国时期的民间年画”,也称“太平天国版画”,这个概念是由王树村先生最早著文提出的。根据王先生的介绍,杨柳青物产丰富,交通发达,是通往京津的要道。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的将领李开芳曾率军驻扎... 书画文学 2017-11-13 22:28 0 4061
读书的少女 本文给大家介绍介绍一名法国洛可可风格画家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Jean Honore Fragonard,1732—1806),其代表作品有《秋千》《读书女孩》《闩》《狄德罗》等。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下他的油画吧... 书画文学 2017-11-10 21:38 0 6492
齐白石的巅峰艺术作品 齐白石,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一生作画不辍,留下大量诗、书、画、印作品。传世画作有《墨虾》、《牧牛图》、《蛙声十里出山泉》等。1955年度获世界和平理事会颁发的国际和平奖,1963年诞辰... 书画文学 2017-11-09 17:19 0 9292
多读书是不是就很有文化 文化,并不是类似于相亲中的“条件”这种硬性的东西,它不属于硬件配置,而更多的体现在软件属性上。读很多书,和有文化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有的人,读了很多书,也不见得有什么文化,有的人,没读什么书,也会具有非... 书画文学 2017-11-06 18:57 0 3530
我的美术记忆 一 和朋友逛逛书店,很茫然地随手拾起一本《素描入门》,翻开扉页,那碳素的黑沉顿时飞速地映入眼帘,毫无防备间就被直射到深处了。或刚毅坚挺,或唯美流畅,或简约精致,黑色的线条舞一般地飞动起来。... 书画文学 2017-11-03 13:18 0 2495
谁叫画家好美人 没事闲得无聊,偶尔在一堆旧杂志中翻出这样一篇文章,遂为美女打抱不平起来: 画家吴某,专绘美人,好色而不淫,一日路过公园门口见一女郎青丝亮丽,衣饰新雅,亭亭玉立,顾盼生辉。 &nb... 书画文学 2017-11-03 13:12 0 2455
笑谈画家相轻相骂 画家之间的文人相轻比作家更升一级,门派争斗相骂,有的到了水火不容,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我曾跟老书画家顾莲村先生学书法多年,虽没行跪拜礼,但莲翁赐书画和信函时,常称我为“老弟”。我在为莲翁作传时,聆听到几位画家相... 书画文学 2017-11-03 13:09 0 3778
与蓉珠的油画交谈 和蓉珠相识是在爱聊的聊天室,到现在大概快两年了,中间有一段时间失去了联络。印象中蓉珠是一个比较忧郁又有几分傲气的女孩,学的是美术专业,曾经通过e-m讨论过“缺陷美”的话题,为此专门写过两篇关于缺陷美的文章。&n... 书画文学 2017-11-03 12:59 0 2605
我的绘画经历回顾 小学三年级时,绘画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叫每个同学画一只自己眼中的大熊猫。 我与邻家的男孩都很兴奋,回家便拿起笔,一遍一遍地,认认真真地画熊猫的眼睛,脑袋和身子。 那天晚上,我坐在桌前,在白色... 书画文学 2017-11-03 12:19 0 3422
书法与我的一生之缘 现代人好多都越来越不会写字了,你看现在有几个人带笔的,写文章用电脑,发工资都用卡,不用签名的。 我女儿和我小时候一样,字写得很差,好像笔不受手的控制,每一个格子关不住每一个字,还会把偏旁写反,每一次检... 书画文学 2017-11-03 12:17 0 3551
书法略说 中国古代的艺人都以“棋琴书画”著称。“琴”乃弹琴也,“棋”乃对弈也,“画”乃作画也,而“书”便是书法也。在家里,对“琴棋书画”略有所知的当然是老爸了,而且对“棋”艺还研究颇深呢,可以说得上是个棋迷了。也许是从小... 书画文学 2017-11-03 12:12 0 2685
书法艺术的情趣 我很喜欢练字,特别是喜欢练毛笔字。闲来时,静下心来,翻开字帖临写几个字,心里觉得清明得多,愉快得多。 我从练字中培养了自己做学问的品质,在练字中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和毅力。通过练字,我养成了专心致志的学习... 书画文学 2017-11-03 11:50 0 2939
书法背后的人生 书法背后的人生 “文如其人”的话,自来被文学评论家沿用很久了,一篇文学作品,往往在背后蕴藏着它的时代背景,如果有心的话,也可以看出作者的品性。我是有这样的切身体会的,几年前... 书画文学 2017-11-03 11:39 0 2723
揩油读书法 某日,去一学生家家教,当我正对他家书架羡慕得要死时,小家伙发问了:“老师,您一定拥有很多书吧。”我不由在心里苦笑起来:孩子,我连一本《新华字典》都没有呢。书这东西,只要你迷恋它,拥不拥有就无关紧要了。而我嘴上给... 书画文学 2017-11-03 11:37 0 2298
我的书法游历 高中时,同学练庞中华,字写的不错。他的名言是:“字是人的第二外表。”我颇为不屑的说:“第一外表不好的人,来寻求第二外表是可以理解的。文章写的不好,也就只有追寻第二外表了。” 我的字依旧是不好,没有体式... 书画文学 2017-11-03 11:15 0 2356
美哉,地上书法! 时逢盛世,各有所好,一一呈现。爱鸟者挑两个鸟笼,挑出鹦哥、黄鹂翠丽的歌声;垂钓者着一条长杆,甩出一天的休闲;宠犬者走出房门,一只长毛哈巴,披一身白融融的软绒,一颠一窜地紧跟其后,一住足,摇摇小尾,摆摆肥脑,真真... 书画文学 2017-11-03 10:43 0 4064
鉴定方法的关键 前面所讲大都是联系认识论和辩证法着眼。将宏观和微观两者结合起来,加入几个实例,斟酌问题的需要,作些说明和阐述。旨在进入具体鉴定之前,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而不是概念化的框架,不至于坠入汪洋大海中,为纷繁的许多细节所迷... 书画文学 2017-10-30 14:19 0 1952
“老呔儿”关仁山 关仁山是唐山人。不知道为什么唐山人自嘲自己是“老呔(tán)儿”,多少含点“土”的意思。1997年“三驾马车”驾辕满世界瞎跑那阵子,我在北京见到了笑模笑样的关仁山和“浑不吝”的谈歌。如今关仁山都当了河北省的作协... 书画文学 2017-09-23 11:59 0 4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