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洗研泡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图》卷自题诗
画梅的开山祖当推北宋仲仁(即华光和尚),他用清淡的水墨晕染,写出梅花古峭奇崛的神采。继后南宋扬无咎和其甥汤正仲嗣承仲仁的衣钵,并进而创用钩瓣点蕊的圈花法,益增梅花清俊冷逸的韵致,蔚成墨梅流派。
元王冕《墨梅图轴》67.7×25.9cm上海博物馆藏
到了元代,画梅名手不乏,而卓然出众、最负盛誉的画家即为王冕。他善于吸收前人之长,同时深人观察自然物象,无论在构图还是在笔墨技法上都有独特的创造,自成一家风貌。并给后世以深远的影响,称得上是一位承前启后的画梅大师。明代画梅高手刘世儒、陈录、王谦、盛行之,清代金农、罗聘、李方膺,近代吴昌硕等无不受到他的艺术启示,然后有所生发。
王冕字元章,一字元肃,号煮石山农,别号很多,常见的有竹斋生、会稽山农、梅花屋主、饭牛翁等。少年时代的王冕读书十分勤奋。因家境贫困,无钱多买灯油,晚上他就到寺庙里去,借长明灯光读书达且。安阳著名学者韩性听说后非常赞赏,收他为弟子。然而,王冕生不逢时,在经历30年的蹭蹬生涯后,晚年举家隐居诸暨县九里山水南村,过着躬亲稼穑的清贫生活。他在绘画上专意于画梅花和竹子,自有其深刻的涵义所在。如他在一首《梅花》诗中说:“平生清苦能自守,焉肯改色趋尊善。我与梅花颇同调,相见相望时索笑。冰霜岁晚愈精神,不比繁花易凋耗。”
他笔下的梅竹形象,被赋予了高风亮节和坚贞不畏的人格意义,成为人的精神品质的物化形式。《梅花图轴》是王冕晚年的一件代表作品,画于至正十五年乙未(( 1355年),纸本,纵67.7厘米,横259厘米。绘倒挂嫩梅一枝。枝条左伸右展,茂密交错;用钩瓣点蕊法画梅花,繁花盈枝。花朵正侧偃仰,姿态千百,把寒梅烂燥怒放的情态表达得极为充足。
王冕画梅花重视以造化为师。他隐居九里山时,屋字四周遍植梅树千株,旦瞽观察,深入体察梅花疏密、老嫩、曲直、明晦等各种形态变化,深得物象的真趣。同时他善于吸收融合宋元以来文人水墨画的技法,加以发展和创造,经过数十年的勤学苦练,形成了稳重、秀逸、清婉的个性风格。在他的笔下,疏梅、繁梅、雪梅、风梅、雾梅、月梅,个个呈现不同的姿态和神韵,画梅艺术臻于出神人化的境地。
清人朱方蔼在《画梅题记》中指出:“宋人画梅,大都疏枝浅蕊。至元煮石山农(即王冕}始易以繁花,千丛万簇,倍觉风神绰约,珠胎隐现,为此花别开生面。"
此幅墨梅即是王冕以繁取胜的精心杰构。图中以写意的笔法画就枝干,发枝善用中锋,显示出雄健的腕力和洒脱的笔致。在圈花法上,他发挥了扬无咎“笔分三耀攒成瓣”的技法,改一笔三顿挫为一笔二顿挫,称为“白花头”画法;花须、花英则随意点簇,貌若凌乱,实乃乱中有法。梅花的分布,疏密虚实的安排颇有节奏和韵律,满幅珠玉进发,清气袭人。
在画上题诗,互为映发,这是宋元文人画家常用的表现形式。此图王冕自题诗五首,诗句雄奇跌宕,“贞贞岁寒心,唯有天地知”,画意和诗情有机契合,使作品具有深邃的思想内涵,诗品、画品、人品融为一体,相映生辉。此墨梅图深得后世文人的赞许。诗堂及裱边四周题满诗跋。前后相继有明代徐霖、王韦、祝允明、文征明、唐寅、王宠等人的和韵题诗,倍为可珍。有清庞元济收藏印鉴。
图上有王冕自题诗五首:
其一:“城市山林不可居,故人消息近何如。年来懒作江湖梦,门掩梅花自读书。王元章作。”钤“竹斋图书”朱文长方印,“王元章”“会稻佳山水”白文印。(图1)
其二:“明洁众所忌,难与群芳时。贞贞岁寒心,唯有天地知。冕。”钤“元章”白文印。(图2)
其三:“冰雪团花缀玉枝,更于何处问春机。绝怜蜂蝶无知识,争逐残红上下飞飞。”钤“子孙保之”白文印。(图3 )
其四:“山中昨夜雪初霁,窗前梅花参差开。卧看枝上月初满,梦到江南春已回。可笑阿娇贮金屋,却怜姑射下瑶台。故人知我有清兴,携取双鱼斗酒来。”钤“合”“商”朱文联珠印。(图4)
其五:“江南十月天雨霜,人间草木不敢芳。独有溪头老梅树,面皮如铁生光芒。朔风吹寒珠蕾裂,干花万华开白雪。仿佛蓬莱群玉妃,夜深下踏瑶台月。银铛冷冷动清韵,海烟不隔罗浮信。相逢谩说岁寒盟,笑我飘流霜满鬓。君家秋露白满缸,放怀饮我千百觞。兴酣脱帽恣槃礴,拍手大叫梅花王。五更窗前博山冷,冰凤飞鸣酒初醒。起来笑挹石丈人,门外白云二万顷。乙未年春正月朔写于草堂。”钤“句曲司马”“会稽外史”白文印。(图5)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BingXueTuanHuaZhuiYuZhiWangMianMeiHuaTuZhouShangXi.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