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 2015 年“江南双盛——金陵画派、新安画派绘画作 品联展”在天津博物馆成功举办,2019 年 7 月,天博在调 陈“耀世奇珍——馆藏文物精品陈列”的同时,将 17 件以“新 安画派”为主题的书画作品进行展出;其中,查士标的数幅 精品力作值得关注,而集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于一身的萧云 从的《山水图卷》为首次全卷展出。 此次展出向观众清晰呈现出明清朝代更迭之际跃在安徽 地区的部分遗民画家的绘画特点与成就。
新安画派的遗民情结
新安画派之所以在古徽州形成,与其 地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有着密切 关系。 皖南徽州在晋唐之间曾设新安郡,新 安江为其主要河流;因此,这里出现的画 派,人们便以“新安”命名。 徽州山水秀美,黄山、白岳、新安 江之胜景为画家提供了外师造化的特有蓝 本。自明嘉靖以后,该地区手工业、商业 经济骤然兴盛,促使这个以自然经济为主 的地区发生巨大变革,并带动了当地文化 艺术的繁荣。
戴本孝 《古木空斋图轴》
此外,在朱熹理学影响下的徽州弥漫 着浓厚的重教兴学之风,风雅贤达之人办 学兴教,为“新安画派”的最终形成创造 了良好的艺术发展环境。 而值明清交迭之际,具有强烈民族 情怀的文人们或用诗文表达自己的不平心 境,或用绘画抒写自己的出世胸怀。在徽 州(古称新安)区域的画家痛感国破家亡, 以弘仁、戴本孝、查士标等为代表的一批 遗民画家,遁迹山林,隐居不仕。
他们以 皖南地区的山水为创作题材,笔墨荒简, 画风独特,境界冷逸,委婉地表达他们内 心的遗民情结。他们不套用前人的绘画程 式,而是寻找恰当的绘画语汇,表达自己 的情感,表现出一定的地域艺术特征。
渐江《山水图册》系一级文物
天津博物馆馆藏的清初新安画派作品 50 余件,其中包括渐江、査士标、程邃、 戴本孝、郑旼、吴定等画家作品。弘仁 (1610—1664)是新安画派中的代表人物, 居于重要地位。 弘仁,俗姓江,名韬,字六奇,明亡 后出家为僧,字渐江,号梅花古衲,安徽 歙县人。渐江之画从宋元各家入手,并且 极力推崇倪瓒画法。山水笔法清刚简逸, 境界开阔,笔墨凝重,意趣高洁俊雅,自 成面目,以画黄山著称,为新安画派的奠 基人,与石涛、八大、髡残并称“四僧”。
天津博物馆藏渐江的《松溪石壁图》 轴作于 1656 年,是其 47 岁作品。图绘山势雄奇,古木苍郁,飞泉挂壁直 泻而下。笔墨苍劲简洁,浅绛设色, 淡雅清俊。多干笔焦墨,营造出静 寂冷逸的山川画面,寓伟峻沉重于 清淡简远之中,意趣高洁。画面右 上作者自题“渐江学人画寄伯行居 士”,下钤朱文圆印“弘仁”、白 文方印“渐江僧”。 渐江的《山水图册》是天津博 物馆的一级文物,共八开,分别用 不同的墨法、皴法、图式来表现山水、 树石等,风格多样,从中可见对萧 云从和倪瓒的师法,意趣高洁俊雅。 但未有题记与名款,只是钤有弘仁 印,对开均有査士标诗题。
天博藏有丰富的査士标作品
査士标(1615—1697),字二瞻, 号梅壑,安徽休宁人,流寓江苏扬州。 其书学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倪瓒, 清劲秀远。亦工诗文,与渐江、汪之 瑞、孙逸并称“新安四家”,也作“海 阳四家”。査士标是位多产画家, 在天博的藏品也相对较为丰富。 以“风神懒散,气韵荒寒”著 称的査士标山水画,在《青山卜居 图》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萧云从 《秋岭山泉图轴》
此作取法 倪瓒,笔墨与构图均较简淡,用笔 轻快、洒脱。自题“坦腹江亭枕束书, 澄清洲渚见真虚。疏簧古木悠悠思, 何处青山好卜居。仿倪云林画法, 査士标”。下钤白文方印“査士标印”、 朱文方印“查二瞻”。 《仿倪山水图》也是査士标受 倪云林风格影响的作品之一。此作 构图分为近、中、远三段,远处用 倪法描绘山体结构,中段为一坡岸, 近景的坡岸上则绘有茅亭和树木。
左上角自题诗:“无数归鸿落照边, 浅沙零乱走寒泉。正如十月江南岸, 间倚荒村泊钓船。”之后又记述了 曾在数年前看过倪元林真迹,此幅 是“略记其意拟之”。款“丙寅七 月三日査士标识”。有白文印“士标私印”,朱文印“查二瞻”。
戴本孝和郑旼的精品
在此次展出的新安画派作品中, 除了渐江、査士标两位代表画家的作 品外,还有戴本孝的两幅珍贵作品。 戴本孝(1621—1693),字务旃, 号鹰阿、鹰阿山樵等,安徽和县人。 其父明亡绝食死,本孝遂以布衣隐 居鹰阿山中。戴本孝的绘画艺术起 步于家学,较多受明代吴派的影响。 他也学习“元四家”,学传统主张 不尽用前人法。他的画风枯而且淡, 自谓“最分明处最模糊”,以枯笔 干墨表现山川变幻的生动效果,营 造似模糊而又分明的丘壑形象,以 求个人风格的建立。
天津博物馆藏戴本孝 1688 年作 《山川磅礴图》,用简笔淡墨作山 高水阔景致,远处险峰飞瀑,近见 小桥流水人家,枯树高耸。其笔触 柔和,用墨平淡天真,有意减少浓 淡差距,营造一种朦胧的意境。这 种意境正是戴本孝“最分明处最模 糊”的画学思想体现。款署“戊辰 壮月画为鸣老道年翁并题请正,鹰 阿山樵长本孝”,下钤“鹰阿山樵” 白文印、“本孝”朱文印,迎首钤“师 真山”朱文印。
梅清 《憺园图卷》
“戊辰”为清康熙二十七年 (1688),作者时年 68 岁。右下角 钤“历阳河邨戴氏”白文印,引首 朱文长方印“师真山”。 在《古木空斋图》中,戴本孝“渴 笔焦墨”画风的表现也很明显。画面 描绘近景枯树与茅屋,画面枯淡干渴, 正是“精华归暗淡,枯槁最鲜妍”的 笔墨体现。画面左上方款“庚午夏六 月下弦画为遗民老宗台先生。鹰阿山 樵子本孝”,下钤朱文印“本孝”。 除“新安四家”以及与之并驾 的戴本孝外,本次在天津博物馆展 出的作品中还有职业化文人画家郑 旼的《洪井图》。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YiMinQingJieLengYiHuaFengXinAnHuaPaiZuoPinShangXi.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