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濂波,又名陈会金,别署石天阁、随安精舍。现执教于河北美术学院书法学院。中国民盟盟员, 民盟中央美术院河南分院副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会员,郑州市书法家 协会顾问,郑州市美术家协会题跋用印艺委会主任,兰州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台北故宫博物院书 画艺术鉴定专业委员会专家。曾先后于南京艺术学院、北京画院、中国美术学院进修。作品多次 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西泠印社等主办的大展并获奖。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墨 海弄潮—陈濂波书法集》《陈濂波画集》《澄怀观道—陈濂波书画篆刻作品集》。先后在深 圳大学、台北中山堂、东莞鸦片战争博物馆等地举办个人书画艺术作品展。
陈濂波 春山无语自峥嵘 180cm×180cm 2019
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除了 结绳记事,还使用刻木记事和图画记 事。后两种方法通过描绘形象来记录 事件,这种方式一直延续到仓颉造字 时期。而仓颉造字本身,也是基于对 物体形象的模仿,创造出了最初的象形文字。真正兼具图画与文字特征的 早期形态—图画文字,演进为成熟 文字体系,则是在殷商时期金文、大 篆出现之后。因此,正如王微所言 “核其攸同”,书画本就同出一源。
陈濂波 遥夜泛青瑟 180cm×45cm 2024
由于书法的实用性更强,其成熟也早于绘画,从两汉到魏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有数十人之多。王微进一步指 出,绘画与书法皆讲究“藻绘”,它们如同并蒂莲花,各自绽放异彩。 关于“文人画”与“画家画”的分野,在普遍的认知中,人们往往认 为:“文人画”指由书家创作、以书法笔意入画、尺幅较小、逸笔草草、不 求形似的笔墨小品;而“画家画”则指描绘宏大景象、笔墨繁复的大尺幅作 品。
陈濂波 云开世外三千界 68cm×45cm 2024
然而,这样的界定恐怕难以为某些理论家所认同。 身边的画友同道常常称我的山水画为“文人画”。应该说,我的绘画游 走在“文人画”与“画家画”的边缘。创作时,无论尺幅大小,我都秉持奔 放、放松的心态,自由挥洒。我虽不敢以文人自居,但在创作中,始终心向 往之—向往文人画那水墨淋漓、诗画交融的境界,向往其笔墨松动、书画 印和谐统一的完美意趣。
陈濂波 高阁逼诸天 68cm×45cm 2024
多年来,我在持续创作中逐渐形成了以水墨为主、赋彩为辅的个人 画风,对此我略感欣慰。作画时,我常沉浸于中国画的水墨线条之中: 运笔以书法篆籀的中锋为主,辅以侧锋、散锋、顿锋;线条或粗或细, 或柔或刚,或长或短;墨色浓淡相宜,或以水破墨,或以墨破水,时焦 时润。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ChenBoWenRenHuaYiShuo.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