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明代绘画大师陈淳在中国写意花鸟画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清逸、洗练的笔墨为写意花鸟画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为写意花鸟画发展确立了基本范式。本文首先阐述了陈淳写意花鸟画的形成,其次探究了陈淳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最后梳理了陈淳写意花鸟画对后世的影响,以供参考。
关键词:陈淳;写意花鸟画;笔墨;构图;创新
引言陈淳在中国写意花鸟画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写生画法及在写意中所展现出的笔墨情趣、艺术韵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陈淳写意花鸟画风格的形成,一方面受到了沈周、文徵明花鸟画秀丽淡雅风格的一定影响[1],另一方面还与画家自身的开拓创新密切相关。
基于对沈周、文徵明绘画风格的学习继承,陈淳进行了进一步的革新,以此切实做到了师古但不泥古。陈淳将自身的思想情感与鲜活的艺术形象相融合,画面给人以淳朴素雅、豪迈纵横的审美体验。其旷达、俊逸、不拘一格的艺术风骨展现了写意花鸟画的精神意趣,其清新脱俗的精神境界让他的画作流露出从容、隽雅的气息 。基于此,本文将围绕陈淳写意花鸟画艺术特色进行研究分析。
一、陈淳写意花鸟画的形成
陈淳,号白阳山人,明代绘画大师,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早年,陈淳学习借鉴元人的绘画技法,并受到水墨写意的很大程度影响。陈淳的一些画作淳朴素雅,这是源自沈周绘画风格的影响。陈淳同时在绘画、书法、诗文等领域取得了极高成就,并且尤以绘画闻名于世。
陈淳与徐渭并称“青藤白阳”,他们都展现出高度的艺术创造精神,在绘画创作中致力于表达自身的精神意蕴及思想情感。陈淳绘画同时受到沈周、文徵明等大家的影响,并在他们淡雅秀丽绘画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开拓创新,形成了隽雅的写意花鸟画风格。
图1 明 陈淳 花卉图册·其一
在文徵明门下,陈淳收获了极高的社会声誉,受到那一时期文人士大夫的追捧。陈淳是继沈周、唐寅等大家之后,对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发展做出极大贡献的一位花鸟画家,代表作主要有《红梨诗画图》《山茶水仙图》和《葵石图》等。这些作品展现了画家在绘画领域的精湛技艺,还展现了他在笔墨应用、构图设色上的独特风格。
二、陈淳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
(一)笔墨意趣
陈淳的写意花鸟画尤为追求笔墨意趣,并表现出“以书入画”的艺术特色。“以书入画”,主要指将书法笔触引入绘画创作,通过书法笔触描绘各种物象形态;还指将书法题诗引入绘画创作,通过在画作空白位置题诗,增强画作层次感、可塑性。陈淳将书法创作中气韵连绵、一气呵成的运笔和疏密得当的章法结构,与绘画创作中的虚实变化结合,以此构建起书法创作与绘画创作的紧密联系。“以书入画”理论由宋末元初以赵孟 为代表的一众文人画家明确提出。
在赵孟頫看来,书法和绘画在根本上是相通的,均是创设意境、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基于此,他主张将书法的线条变化、水墨趣味融入绘画创作,让绘画作品展现出书法艺术的节奏、韵味[2]。陈淳将草书的特征、技法融入自身绘画创作,让其描绘的物象变得更为生动,并成为主观情感的有力载体。
陈淳的笔法不受拘束,运笔开合聚散、洒脱豪迈,富于变化,不论是提笔还是顿笔部位都遒劲有力,转折部位方圆兼备,气韵潇洒俊逸。陈淳以草书入画,依托草书描绘客观物象,基于对物象的精简勾勒,创造了别样的视觉语言,实现了对客观物象的意象化呈现,切实构建起书画之间相得益彰的内在联系。
陈淳依托书法用笔技法,直接通过书法笔墨描绘画面中的物象,笔墨酣畅淋漓,给观者一种自然美的体验。针对画面空白位置的处理,陈淳通常会借鉴书法艺术的章法结构,虚实相生,通过书法题诗赋予画面更深厚的内涵。除此之外,陈淳写意花鸟画中客观物象的结构体系、层次变化大多是通过书法线条进行创设的,线条彼此间有强有弱,有轻有重,相互融合,相互映衬,以此展现出一种强烈的笔墨意趣。
(二)构图特色
唐代张彦远在其著作《历代名画记》中提及“至于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3],将构图安排视为绘画艺术的提纲统领,以此阐明了构图在绘画艺术中的重要性。写意花鸟画的构图讲究以小见大,描绘的物象普遍偏小,但能够借助这些物象表达主观情感。加之花鸟画中描绘的物象相对偏少,由此进一步决定了构图的重要性。
纵观陈淳的写意花鸟画作品,其画面构图展现出“闲散空灵”的艺术特色,尤为强调空间留白。例如陈淳的作品《花卉图册》构图不拘一格,注重留白,折枝花卉相互交错,意趣横生。而洒脱豪迈的草书题款,与画面构建起一个有机整体,让画面简约而不简单。画作将各类花卉以折枝形式呈现,展现出闲散的构图特色。
将整幅画册铺开,各处折枝均可实现充分展现,其中任意一组均可成为一幅完整的画作。尽管各种花卉均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但彼此间交相辉映。各花卉错落置陈,布设疏密得当。不同折枝间的留白面积设置也有所侧重,营造出各异的空间感。如其中一组作品(图1),一朵绣球花在画面中由右向左出枝,好像在向左侧的留白颔首传情,绽放的花卉朝左侧倾斜。
为让整体画面变得更为协调,画家在画面右侧引入了小枝布局。整幅画作与书法艺术强调“贯气”,单行的变幻,以及字里行间的协调配合,形成一气呵成的艺术效果。陈淳写意花鸟画“闲散空灵”的构图特色与其在草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有着紧密联系。其草书线条流畅圆转,运笔纵横驰骋,字间疏散交错,整体章法显得潇洒严密。陈淳在写意花鸟画领域取得的傲人成就,主要归功于画家在实际创作中对草书章法中“动”的元素的巧妙应用。
(三)创新性
陈淳写意花鸟画艺术特色还体现于创新性方面,具体而言:首先,书法艺术与绘画艺术的互为融合。对于陈淳,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其绘画大师的身份,对其在书法艺术领域取得的成就则稍有疏忽。特别是其在写意花鸟画创作中能够做到“以书入画”,显然与其在草书领域取得的过人成就密不可分。
在草书学习历程中,陈淳与同代人没有明显差异。但陈淳在书法学习、探索道路上不拘泥于传统法度,勇于开拓创新,积极追求对文人自我精神的诠释。陈淳的草书笔法灵动、大气而洒脱,笔墨恣肆。以此为依托,陈淳的写意花鸟画创作好似草书,即便并非连写的点画,也展现出意到笔不到、一气呵成的气韵。陈淳创新性地将书法章法与绘画留白精巧融合,虚实相生,赋予画面雅致的意趣。其次,漫兴墨戏的写生趣味。
有别于西方绘画艺术领域对写生概念的界定,中国古代绘画创作领域提及的写生主要指描绘对象的物之“生意”[4]。其中,“生”即为大千世界客观物象生长的形态,“意”即为创作者的主观思想情感。长期以来,花鸟画强调对自然领域“生意”的表现。
陈淳同样倡导自然之美,致力于借助绘画语言来展现物象的意境美,并将自身情感融入其中,切实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陈淳的大量绘画作品均展现出写生意趣。对于自身面对的各种客观物象,其尤为讲究取其精华,展现物象的“生意”。陈淳的写意花鸟画题材多取自现实生活,在表现物象情致的同时,还彰显出热爱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写生趣味。
三、陈淳写意花鸟画对后世的影响
在前人写意花鸟画创作成就的基础上,陈淳构建起了明代花鸟画的文人水墨写意体系,不仅为写意花鸟画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还为写意花鸟画发展确立了基本范式,很好地对过往的水墨写意经验进行了发展、延续。陈淳的写意花鸟画提倡笔墨意趣及主观情感表达,尤为强调通过“以书入画”,实现书法与绘画的充分融合,以此大幅提升了水墨的表现力,并推动中国水墨写意花鸟画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明代晚期有人如此评价陈淳,称其在花鸟画领域的成就在文徵明之上,是吴门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一大批明清画家,特别是写意花鸟画家,受到陈淳很大程度的影响。徐渭对陈淳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技法进行了继承,并基于此推进了水在绘画创作中的应用,并积极引入泼墨的创作技法。
陈淳写意花鸟画所展现出的水墨意趣,赢得了徐渭的情感共鸣,后者并因此对其笔墨风格进行了借鉴。而由于徐渭擅长行书,其在用笔上不同于陈淳,形成了自身“狂放恣肆”的泼墨风格。徐渭将集绘画、书法、诗文等于一体的笔墨形式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陈淳独特的绘画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无疑在中国写意花鸟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结语
陈淳一生创作了大量绘画作品,并在绘画、书法、诗文等领域均取得了极高造诣。其写意花鸟画在笔墨、构图、创新性色彩等方面均展现出自身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不论是强烈的笔墨意趣,还是闲散空灵的构图,抑或是在“以书入画”、漫兴墨戏等方面进行的开拓创新,无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当今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对陈淳的研究,对当代写意花鸟创作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
师古但不泥古,后人应当不断开拓创新,对前人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切实在陈淳的宝贵遗产基础上创造属于当今时代的文化财富。
参考文献
[1]毛锋波. 明代写意花鸟画创作中的文化意蕴与审美内涵研究[J]. 中国民族博览,2024(6):174.
[2]张先浩. 论陈淳写意花鸟画风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J]. 美术文献,2023(11):64.
[3]张彦远. 中国古代名著全本译注丛书:历代名画记译注[M]. 承载,校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63.
[4]刘晓衡. 陈淳大写意花鸟画的形成及其风格特征:以《葵石图》为考察中心[J]. 人文天下,2022(8):91.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ChenChunXieYiHuaNiaoHuaYiShuTeSeYanJiu.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