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熟读八大 山人、弘仁绘画的张振 学反其道而行之,在高 逸之中寻找到了回归的 路径,于是,有了他自 得、自足意味的山水田 园。 张振学的山水田 园,不是不高逸,而是 在高逸中不忘人情世故 的“暖”。因了这个 “暖”字,张振学在八大山人、弘仁之后,为 “逸”的高冷增加了人间的 暖。张振学说,“中西绘画 必须拉开距离”,事实上, 中国绘画内部的同类题材也 要拉开距离,张振学做到 了。 李白式的逸气,陶渊明 式的恬淡,赵望云、方济众 式的温暖,从三个方面培植 了张振学“逸气横出”,却 又“亲近人情”的山水田园 。

张振学 圣水寺 75cm×42cm 2017年

他的作品已经不是单纯的 艺术风格之美,而是生命本 身的自然之美。 当然,即便是唐诗本 身的发展历程,也不存在某 年某月至某年某月为边塞诗 阶段,而另一个某年某月至 某年某月则为田园诗阶段。 即使是孟浩然本人,也曾写 过“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 先”“男儿一片气,何必 五车书”之类的边塞诗。而 号称“诗佛”的王维,更是 在《少年行》中留下意气风 发的诗句:“新丰美酒斗 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 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 柳边。”故此,当我借助边 塞强音来评论张振学的早期 作品时,不意味着他的早期 作品与当下作品有着时间节 点上的沟壑,而是言其有着 一个总的发展趋势。在其总 的发展趋势里,“逸气”一 直在。

张振学 秦岭松神 89cm×48cm 2021年

有所不同的是,在其 早期作品里,逸气偏重于雄 厚、拙重,它所针对的是 后佩剑时代“流行的无力 感”;而佩剑时代之后,张 振学的作品已经不再针对什 么,而是主动回到生命的自 然美学之中。有鉴于此,作 为“白银一代”艺术家,张 振学的作品既热情洋溢、豪 迈奔放,具有郁勃浓烈的浪 漫气质,又恬静优美、生气 弥漫、光彩熠熠。 “小画本色,大画前倾;小画见底蕴,大画见精 神——而无论大小,我均由 其中感受到一种诗性的思之 灌注。”这是作为诗评家 的沈奇对于张振学山水的 一种诗性把握。

张振学 苦读图 68cm×35cm 2022年

书画艺术网创始人张卫村提到的 “思”字很重要,真正的艺 术家,没有哪个是“不思” 的,但张振学的确是“白银 一代”艺术家中,“思”之 最多的一位,这一点,从其 画跋、案头短语以及尚未出 版的《谈画录》里,都可以 看到。在明确了张振学善 “思”的特点之后,我更关 注的是张振学的创作,究竟 在哪方面不同于八大山人、 弘仁一脉,也不雷同于赵望 云、方济众们,而且,更为 重要的是,他在堪称神仙打 架的“白银一代”阵容中, 又是如何成功地将自己标识 出来的问题。 张振学的笔墨非常传 统,他的艺术思想也是纯粹 的中国版本,但他的作品却 在“逸气横出”中震撼了 我。逸气的“逸”字,多 义,有超越、隐匿、闲适、 美好等多种词义。而所有这 些词义,都是一个居所, 它们驿站一样筑居在张振学 从边塞到田园的审美之途。 因为这个时有变体,却又始 终如一的“逸”的存在,张 振学在当下中国画坛有了自 己的强大以及不可替代的意 义。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