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十六日尤无曲通宵陪侍母亲,在 病榻前画画平静心情。天亮后榻上的母亲不顾已很虚弱的身 体,要看儿子的画,尤无曲将画拿到母亲床前,母亲仿佛用 最后一点力气,勉强睁开眼睛,强看了这幅画。 这是尤无曲和母亲在一起的最后场景。当天下午,尤无 曲午睡时,母亲离世,终年61岁。 20岁的尤无曲直面亲人的离去,跪于母亲灵前悲泣不 已,在这张《母子情深图》上题:“己巳元月廿六夜,母病 势危,侍夜达旦朝不成寐乃随笔涂此,即就呈父观之,母 神惫目不能起,强视曰:尔昨夜未睡,今又作画惫矣,速睡 去。
尤无曲 寒林 34cm×26cm 1930年
孰知吾母竟于下午逝世耶。痛哉,因念是作尚邀吾母一 顾,存以留念并题数语,永志吾悲。其侃记。” 或许从这天起,尤无曲有了模糊朦胧的目标,要画出名 堂,不负冥冥之中关爱他的母亲。母亲弥留之际强视他画的 一幕,永远印在尤无曲心里。 近现代美术史上,陈师曾是个天才画家和美术理论家, 对近现代美术史影响深远。他前后在南通待了3年。在通期 间常去翰墨林书局和画家李苦李交流书画,一来二往,与翰 墨林书局的编辑,尤无曲的父亲尤金镛成了朋友,为他画过 多幅作品。
尤无曲 骑驴少年顾永惍 66cm×14cm 1931年
陈师曾的岳母范姚夫人是尤无曲姑母尤璞君的好 友,尤璞君曾求得陈师曾一部花卉尺页及几幅条屏,尤无曲 的二叔、三叔先后都得到过陈师曾的赠画。陈师曾的作品某 种程度上拓宽了少年尤无曲的眼界,他常说:“陈先生去世 早了,不然我定会拜他为师。” 《独来习静万山中》是尤无曲用陈师曾笔意画给好友朗 樵的,画未完成,好友去世。这年尤无曲经历了母亲离世, 好友去世,生命的无常,呈现在弱冠之年的尤无曲面前,翩 翩的少年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成熟。 为纪念好友,画上还是题了好友的名字,并赋诗一首: “利锁名缰洒脱空,独来习静万山中。鸢飞兔跃寻常事,悟 到天机便不同。”
尤无曲 拟石涛上人法 32.5cm×22.5cm 1932年
面对突如其来挚爱亲朋的消逝,尤无曲仿佛悟到一丝天 机,是不是悟到的天机,最后成就了他的艺术呢? 中国自古就有长兄如父的说法,尤其伟对尤无曲来说,是兄长也是人生的引路人。尤其伟曾担任广东中山大学、华 南热带作物学院教授,编著了中国第一部昆虫学专著《虫学 大纲》,被誉为中国昆虫学奠基人之一。身为科学家的他, 认为“文理相通”,主张“文理兼优”。他文学修养高,精 通文物字画,爱好集邮,善金石篆刻,尤精刻砚。其中尤无 曲画山水,尤其伟篆刻的砚台,是艺林推重的珍品。
尤无曲绘画天分极高,但一直不满意自己的书法,画了 好的作品,就请兄长尤其伟落款或题跋,留下了许多弟画兄题的佳作,为艺林留下兄弟情深的佳话。 《坐看寒江雪》尤其伟题跋:“此帧乃己巳年旧作,淡 远沉静,神似戴本孝,心爱好之。侃弟则谓:皴擦点染拘于 法度未能脱去蹊径,学与年进,所云自当尔尔,然着墨不多 心手相应,固已达炉火纯青功后矣。癸酉秋逸题。” 画跋是对尤无曲艺术的肯定,字里行间流露着长兄对幼 弟的疼爱,哥哥因弟弟艺术上的成绩,有溢于言表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