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匠心聿器丨汪开潮陶瓷书法艺术欣赏

书画艺术网书画艺术2025-10-29 08:54130
汪开潮,号一道,1975 年生,江西浮梁人。现为景德镇学院教授、景德镇市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陶瓷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名誉理事、景德镇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江西省陶瓷艺术大师,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江西省“四个一批”人才,胡润全球陶瓷榜极具影响力陶瓷艺术大师。从事书画、陶瓷学习、创作 30 余年,为陶...

广告 各位艺友,有需要包装推广发软文的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艺术网创办21周年值得信赖点击❉❉☛ 在线办理

汪开潮,号一道,1975 年生,江西浮梁人。现为景德镇学院教授、景德镇市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陶瓷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名誉理事、景德镇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江西省陶瓷艺术大师,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江西省“四个一批”人才,胡润全球陶瓷榜极具影响力陶瓷艺术大师。从事书画、陶瓷学习、创作 30 余年,为陶瓷书法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兼及陶瓷绘画,追求文人画风,以书入画,融诗书画印于一器,别具一格。

2004年,我与汪开潮在中国人民大学书法研究生班修读。他给人的印象是寡言少语、温文尔雅,令人难以忘却。2023年11月,我带领上饶师范学院书法班学生至景德镇研学陶瓷书法课时,有幸与其再次论艺,并参观了他的陶瓷书法研究工作室。他无私为学生做了公益书法讲座及精彩陶瓷书法的示范。

匠心聿器丨汪开潮陶瓷书法艺术欣赏 汪开潮 陶瓷书法 艺术欣赏 第1张

汪开潮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釉上瓷板 16cm×50cm 2024

可喜可贺的是,汪开潮的陶瓷书法创作《李白诗二首》,有幸入展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和全国第十二届刻字作品展。这是以陶瓷为书写材料的陶瓷书法首次进入书法国展,史无前例,也开启了陶瓷书法的艺术新征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在此与其说给汪开潮做一次文鄙理疏的艺术评论,还不如说给自己一次深入了解陶瓷书法的学习机会。几十年来,汪开潮徜徉于书法碑帖之间,如饥似渴,以静制动,仰慕先贤,挹其精华,砥砺奋进。或翰不妄动、下笔就古,或骨法用笔、穷尽经营,抑或追古索今而声名鹊起。近几年,汪开潮视陶瓷书法为生命,孜孜不倦,路漫漫其修远,途艰辛而乐业,真所谓是“匠心聿器,矢志不渝”。

一、翰不妄动 下笔就古

陶瓷艺术是景德镇的金名片。与陶瓷绘画相比,陶瓷书法的发展相对滞后,高水平的陶瓷书法作品更是凤毛麟角。汪开潮清楚地意识到景德镇陶瓷书法的发展现状,于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下定决心要在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陶瓷艺苑中,开辟出一片属于陶瓷书法的新天地。

匠心聿器丨汪开潮陶瓷书法艺术欣赏 汪开潮 陶瓷书法 艺术欣赏 第2张

汪开潮 春云出岫 釉上彩瓷板 35cm ×25cm 2024

十几年以来,汪开潮摸爬滚打,清宁平夷,不尨不竞,而全身心地沉浸于书法与陶瓷相结合的艺术探索之中。陶瓷书法既是书法艺术形式的延伸,又是中国陶瓷工艺美术的一种开拓。要想成就优秀的陶瓷书法作品,做好书法功课才是关键。汪开潮深深地认识到,若想在陶瓷书法上胜人一筹,学好书法才是根本;要想“翰不虚动,下笔有由”,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遍临碑帖才是学好书法的不二法门。

他早年从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入手,兼临欧阳询《皇甫诞碑》,得其瘦硬挺拔、大气高古。为了追求结体宽博、气势恢宏,为了追求骨力遒劲、气概凛然,汪开潮又踏进颜真卿的楷书大门,于《自书告身》《郭家庙碑》等,心摹手追,作品遂有高古气象和庙堂之气,用笔丰肥古劲,求其沉雄博大。

匠心聿器丨汪开潮陶瓷书法艺术欣赏 汪开潮 陶瓷书法 艺术欣赏 第3张

汪开潮 李白《将进酒》 青花瓷尊 高35cm,口径25cm,底径35cm 2012

自楷书有一定的基础后,其行书从米芾《蜀素帖》《苕溪诗帖》开始学习。《蜀素帖》奇险率意而不乏变幻灵动,收放有度而不乏欹正相生,字形秀长而不乏风姿翩翩,随意布势,汪开潮如鱼得水般,活学活用。他上溯王羲之行书《圣教序》《兰亭序》,以及行草手札等,先专后博,笔耕不辍,又旁涉苏轼、黄庭坚、八大山人、董其昌等各家行书。汪开潮越写越丰富,越看越有味。

草书以孙过庭《书谱》为根基,继而得益于王羲之《十七帖》,大草对怀素《自叙帖》用功最深。为了追求高古格调与线条质感,汪开潮对篆隶也下了不少功夫。其隶书从汉《乙瑛碑》《曹全碑》等入手,后得益于《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字形参差不齐,长短广狭,构成了整体形象的飞扬流动。

虽然结构趋于宽扁的方形,间以正方、长方,但劲利的直线与方折的棱角充分显示出力度与气势。宽扁的字形,字势横向拓展,显得宽博与开阔。即使是方形的几何体,四角撑满,外轮廓的茂密,以及结构、内部的空灵,也予以人丰满、粗犷和开放的感受。

二、骨法用笔 穷尽经营

作为江西省陶瓷书法引领者之一,汪开潮除了注重汉字书法的技巧要素,更重要的是将书法艺术结合不同陶瓷的形状、功能等具体因素,宏观把握,谨以微调,统筹陶瓷书法的装饰部位、书体乃至风格的选择与形式的构成,苦心经营,再通过陶瓷工艺烧制技术的实施,最后尽最大的努力彰显出一种能打动人心的形式美感。

匠心聿器丨汪开潮陶瓷书法艺术欣赏 汪开潮 陶瓷书法 艺术欣赏 第4张

汪开潮 王羲之《兰亭序》 釉上镶器 45cm×18cm×18cm 2016

汪开潮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书法家,亦是一位山水画家。他的山水作品极重笔墨的表现,取法宋元,得山水之机理,工整细腻,颇有古意。“六法”中的应物象形、随类赋彩、传移模写三法,对汪开潮来说,或许早已了然于胸。所谓骨法用笔,或曰“骨法”,是说与骨法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笔法。谢赫使用“骨法”,则已转向骨力、力量美,即用笔的艺术表现。

汪开潮明智地选择借用“骨法”来说明用笔的艺术性,其线条“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 既有釉下的厚度与骨力,又具釉上的飘逸与朴拙,这些方形结构的笔画恣肆伸展,红红火火,吉祥如意,胜似“江花”或“日出”。再如“无”“梦”等笔画的处理,字的重心与疏密都发生了变化,增加了书势的动态。

这些似乎不合常规的比例,却以粗犷、简单、稚拙的形式昭示出极其生动活泼的无穷力量。同时,其线条也颇具特色,粗细变化不大,简洁明快,而且线条少有波磔和“蚕头燕尾”, 笔法简单而含小篆笔法之孑遗。然而直中有曲,在直线中隐含自然多变的曲线,整篇字形方正、线条平直,而不板不滞、洒脱飞动。其经营位置有欹有正,古意徐徐,虚虚实实,与《蜀郡太守何君阁道碑》体势相若。长短宽窄,天然古秀;参差不齐,若瓷纹然;百代而下,无从模拟;上实下虚,篆隶相间。在汪开潮的笔下,似乎能酝酿出博古通今、雅俗共赏之妙。

三、以韵取胜 技道兼修

汪开潮亦书亦画,书法不仅古朴雅正,且布局经营疏而不散、密而不闷,笔意跳跃间不乏潇洒自然,瓷韵满满,破纸而出。在陶瓷书法创作中,其融入山水精神,或枯入润出,或润入涩行,矫僻脱俗,以“韵”取胜。东晋“二王”书法所流露的韵味风神,是以其独具性灵的艺术魅力,反映出东晋书风的时代特征。

匠心聿器丨汪开潮陶瓷书法艺术欣赏 汪开潮 陶瓷书法 艺术欣赏 第5张

汪开潮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为吕叔潜赋》 136cm ×68cm 2024

汪开潮痴迷“二王”书法,尤于《圣教序》《兰亭集序》《十七帖》及各类手札下了很大临摹功夫。其釉上镶器王羲之《兰亭序》纯粹是借古开今并以“韵”取胜的代表作,虽然近乎准确临摹,但形式新颖。形制为镶器,色调搭配十分和谐,其主体以土黄色釉做出不规则的波浪式块面,形如魏晋书法之残卷,有绍兴兰亭“三月三”书家雅集“曲觞流水”之意境。纵行之内,左右微微摆动;气韵贯通,流畅和谐而自然;左顾右盼,避俗雅和;不激不厉,笔断意连,亦不乏典雅流美而端庄秀雅,又以朱红印章点缀,韵味深长。主体的上下部分以白色珍珠釉加以衬托,并雕刻青釉“龙凤呈祥”图纹予以点缀,整体造型简洁方正、稳重大方。

其青花瓷瓶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草书狂而不羁,既尚晋韵又承唐法与宋意,亦不减明清之态。通篇气息绵延不断,结字变化多诡,墨色浓淡相间,运笔上下翻转,或心手相师,或豪情勃发。其用笔古瘦、圆劲而有力,使转如环,挺拔圆劲,奔放流畅;枯笔涩行,忽左忽右,起伏摆荡;或疾或缓,有轻有重。

上下呼应如疾风骤雨,又极其严谨。与纸上书写相比,直接写瓷无论控笔还是经营位置,其演绎难度都显而易见。不难发现,汪开潮自觉地将道德、学问和书法艺术相结合,“忠义之气”“人格修养”统统运于笔墨之间,故其陶瓷书法“笔圆而韵胜”。“韵”是艺术与人格的高度统一,其内涵已超出了艺术本身。汪开潮为人憨厚谦卑,对艺术高度负责。

由学养孵化出来的审美理想,使其对陶瓷书法有一种颇为执着、属于一个庞大社会群体的共同追求,并不轻易地转移志趣,凸显出这一既定的探索立场。他恪守“技进乎道”的艺术创作原则,把陶瓷书法当成一种人格外化的过程与形式。汪开潮生性静穆,观其作品,“书生气”“书卷气”扑面而来。其喜读书,思想深刻,气度高雅,心胸旷达。

对艺术美的鉴别与追求、理想与情操、技巧与意境、自信与执着……俱能转化为自己的艺术之意志,进而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美的陶瓷书法形式。作为陶瓷书法创作的践行者与第十三届国展入展者,汪开潮对陶瓷书法有着与众不同的创作情感与欲望。其强烈的责任感与无私奉献的公益精神,值得我们书法界学习与借鉴。期待他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陶瓷书法作品。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JiangXinQiWangKaiChaoTaoCiShuFaYiShuXinShang.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