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古拙浑穆 疏远清怡·倪瓒《丛篁古木图》跋文赏析

书画艺术网书画天地2025-10-01 21:17760
倪瓒(1301—1374),原名 ,后改为瓒,字 元镇,又字玄瑛,号云林、云林居士、云林子、云 林散人、海岳居士等,元代画家、诗人、书法家, 无锡人,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并称“元四家”。 他擅画山水、墨竹,山水师法董源、赵孟 。其早 年的画风清润,晚年幽秀旷逸、平淡天真,善于以 侧锋干笔作皴,根据太湖特有的景物特点创立出折 带皴法;书法从隶入,...

广告 各位艺友,有需要包装推广发软文的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艺术网创办21周年值得信赖点击❉❉☛ 在线办理

倪瓒(1301—1374),原名 ,后改为瓒,字 元镇,又字玄瑛,号云林、云林居士、云林子、云 林散人、海岳居士等,元代画家、诗人、书法家, 无锡人,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并称“元四家”。 他擅画山水、墨竹,山水师法董源、赵孟 。其早 年的画风清润,晚年幽秀旷逸、平淡天真,善于以 侧锋干笔作皴,根据太湖特有的景物特点创立出折 带皴法;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著 有《清 阁集》15卷。 

《丛篁古木图》作于1369年,为倪瓒入明后 的作品,适值70岁,堪为晚年精品之作。倪瓒此作 经历代藏家辗转收藏,最后在民国年间成为湖州庞 莱臣的藏品。上有安仪周、庞莱臣、卞永誉等收藏 印记11方,《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二十亦有记载, 1961年冬被南京博物院购藏。

古拙浑穆 疏远清怡·倪瓒《丛篁古木图》跋文赏析 倪瓒 《丛篁古木图》 第1张

《丛篁古木图》元 .倪瓒 102.9cm×43.9cm 南京博物院藏

倪瓒的书法特点及审 美意象,在《丛篁古木图》的题跋中可以明确地体 现出来,从中可感受到其书法与绘画、诗词间的微 妙关系。此题跋已明显呈现出倪瓒晚年简逸散淡、 自由洒脱且不乏荒率苍劲、古拙浑穆的笔意,审美 内蕴非常丰富。 倪瓒以太湖周围景物入画,创造出宋元山水 画的经典,不仅在绘画上有杰出才能,而且在书法 上也有着精湛的造诣,在他的诸多题画书法中可以 感受到。倪瓒的书法格调与他的山水画风格特点相 一致,将书画审美意象汇融为一体,确立了古淡天 真、简逸清拔的审美特质。其书法主要师法钟繇、 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等人笔意,并在此基础上 逐渐融合诸家所长,形成了简率萧疏、枯淡清逸的 风格面貌。历史上诸多书画家对其书法均有相当高的评价。 

《丛篁古木图》画幅右侧中间部分有画家 的简短题跋:“云林生为元晖都司写。”由此可 知,倪瓒此作是为一位曾经做过都司、名为元晖 的人创作的。此跋显然是画家创作完成后即兴作 出的,画毕即赠送给这位收藏者。此作的题跋在 整幅画作章法布局上很有讲究,简短题跋的空间 搭配和谐,虽然是两行简单的穷款,但章法安排 上确有特色,或两三字一组,或一字一组,或两 字一组,空间安排疏朗有致,齐整而富有疏密的 变化,节奏分明。

当然,在空间布局上也呈现出 向上下方和左方空间延伸的气势,与画面物象进 行呼应。在结体上,或字形偏长,纵向取势;或 字形偏扁、方整,横向取势。如此组合错落,造 成不同的字形态势,充分显现出倪瓒高超的造型 能力及对分割、把握画面空间的驾驭能力,也开 明清“画家字”之先河。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朋友家的雅集中, 倪瓒再次见到了刘元晖都司,应酬之间,极为尽 欢。之后,刘元晖重新取出此作再次请倪瓒题跋。 

倪瓒审慎再三,终于在画幅最显眼的右上方秉笔直 书,再一次题跋说:“玄晖五字为君休,今日玄晖 却姓刘。解道眼前无味句,丛篁古木思悠悠。己酉 五月十二日。元晖君在良常高士家雅集,午过矣, 坐客饥甚,元晖为沽红酒一罂,面筋二个,良常为 具水饭、酱蒜、苦荬,徜徉遂以永日,如享天厨醍 醐也,复以余旧画竹树索诗因赋。王元举明仲、张 德机咸在焉。瓒。” 

此处跋文明确指出元晖姓刘,并以朴素寻常的语言记录下雅集时的日常琐事,呈现出小品文的 特色。长题无论内容和形式与上次简单的题跋显然 有着明显的不同。此篇长题点明了“丛篁古木”的 象征含义,寄寓了画家感今思古、对人生有所感慨 的沉郁心境。题跋首先在章法布局上体现出倪瓒特 有的个性特色。全篇纵列七行,湿笔、干笔并俱, 浓墨、湿墨互用,通过或快或慢的不同运笔方式, 节奏分明,给人以春花浮动、远雁入空之感。通过 字形从大到小的逐渐变化,从右上角向左下部分空 间遥掷,犹如天女散花,极具杨凝式《韭花帖》空 间布局的特点。

不过《韭花帖》是通过逐渐拉大字 与字之间距离来表现空间的特有变化,倪瓒则是通 过字形的逐渐变小、点画线条变细小以及用墨逐渐 从湿到干、从浓到淡来加以实现的。此跋空间布局 与挥写间有着“引画入书”手法的运用,更见字形 意态的丰富变化。最后,跋文呈隶书古意以及魏晋 人的章法,字间、行距颇为疏敞舒爽,古朴遒媚、 疏密分明,确实很符合徐渭对倪瓒书法“书从隶 入,辄在钟繇《荐季直表》中夺舍投胎,古而媚, 密而疏”的评价。 

《丛篁古木图》跋文在结体上字形多趋方 整,亦有长形、扁形字体出现,由于结体融合了楷 书、隶书的特点,变化诸家法度,使人很容易想到 黄庭坚米芾以及郑燮等人的书法。从书法的结体 特点看,倪瓒“从画悟书”,自成格局,也预示着 明清时代画家字盛期的到来。此跋结字多右肩扛 耸,左下角虚宕,字形宽舒,结字紧敛,宽纵结 合,颇富特色,已经具有明确的画家字的味道。明 清画家书法的一些审美意象、创作手法,显然可从 这里寻求到沿革、变迁的蛛丝马迹,因此,倪瓒不 愧为明清“画家字”的先驱。 

此题跋在用笔上亦颇有特点,捺画和横画的 收笔、撇画以及竖画的起笔处多用力突进,点画质 朴遒劲,转折之处笔画比较重,长横有波势,收笔 向右下重挫,这都是隶书笔法的残存,亦构成了倪 瓒书法用笔的个性特色。全幅题跋用笔起伏跌宕, 存有磔笔,线条坚韧富有弹性,一些字的撇、捺尽 力拉长,给人以雄秀劲挺之感。由于线条笔画用墨 具有丰富的枯湿浓淡变化,且线条跌宕飞动,也造 成了全幅气韵富有节奏的变化。

《丛篁古木图》跋文给人带来一种若梦若 幻、若清晰若模糊的视觉心理感受,生发出疏远清 怡、幽洁敞朗的审美意象。这种美感不同于弘一法 师的清凉净妙、静穆蕴涵,朱耷的空幻悠远、明朗 酣畅,石涛的恣肆苍莽、疏秀雄奇,以及弘仁的幽 冷岑寂、深秀峻逸,往往于恬淡瘦劲、静穆秀雅之 中透出精金美玉般的感受。可以说,这些题跋非常 微妙地表现出晚年倪瓒的内心世界,呈现了恬淡瘦 劲、静穆秀雅的书法审美特点。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NiCongGuMuTuBaWenShangXi.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