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生和创作是画家在美术工作中最 密不可分和极其重要的两件事情,也是优 秀作品不断产生的重要艺术行为。特别是 对于当代山水画而言,梳理清晰写生和创 作两者之间的关系和意义,对于怎样在写 生中获取更多的思考和收获,怎样将这些 感悟与思想通过更加纯粹的笔墨语言和艺 术图式完美地表达出来,其价值和作用无 疑是重要的和积极的。
论及山水画的写生和创作,首先需 要弄清楚“写生”和“创作”这两个词的 含义。首先,当我们谈到山水写生时,总 会马上想到当代大师黄宾虹、傅抱石、李 可染、吴冠中等,他们的足迹遍布祖国山 河,留下了大量写生手稿和语录心得,为 我们后来者的写生和创作提供了指导和借 鉴。
颜萌 耄耋足寿图 240cm×200cm 纸本 2021 年
黄宾虹先生的写生通常是寥寥数笔, 以轻重浓淡的线条、浑厚华滋的笔墨, 简约而准确地勾勒出山水物象的大势和画 家最初的感受。而傅抱石最有名的便是两 万三千里写生,当然还有他在欧洲和中国 东北的写生系列作品,相对于宾翁的沉厚 内敛,他更以极富才华的笔墨经验、艺术 实践和对自然人生的感触,把游历、感 悟、识记、绘写等相统一,作品具有极高 的完整性和艺术性。
相对而言,李可染的 写生更重视对客观物象的真实把握,是典 型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及“外师 造化”的代表性画家。而吴冠中的写生作 品则是进一步打破中西审美的隔阂,将点 线面的抽象之美、色彩的趣味与东方笔墨 巧妙地结合到一种极致。 那么“写生”这件事到底为什么能 让这些山水画大师不约而同地把大量时间 精力倾注于此?这就需要我们先简单分析 一下“写生”一词。
颜萌 野蔷薇 175cm×48cm 纸本 2016 年
我们当前的写生,主 要是指以直接面对山水景色或真人实物等对象进行描绘的手法,或是指以这种手法 所绘制的作品。但这种绘画方式或画作, 大多是以对实物的观察、技巧的锤炼、素 材的搜集等为主,也有作为对创作方法进 行探索的写生,基本上是西方绘画体系中 的写生方式。
而中国传统绘画的写生,多 是指传神写照,即以形传神,写出生意。 对比西方绘画体系的写生方法而言,中国 传统绘画写生更着重于对客观物象更深层 次的主观取舍和提炼。虽不排除中国绘画 工具携带不便这一客观因素的限制,更具 主导性的因素则是中国文人特有的物化于 心、物我合一的东方哲学和思维方式,使 得历代中国绘画的写生,着重在目识心记 这一点上,虽然也不乏临渊摹笔的精微之 作,但却始终围绕应物传神这一点。对于 以师法自然为核心的山水画或者说中国绘 画的创作,与这类侧重点的写生是密不可 分的,甚至是至关重要的。
在美术领域,“创作”这一概念是 舶来品,广义上讲多是指创造相对完整的 美术作品,范围也非常广泛,包括绘画、 雕塑、影像、装置、书法、篆刻、民间艺 术、工艺设计、建筑设计以及其他等等众 多艺术门类。简而言之,创作是我们众多 美术工作者造型综合能力与艺术表现能力 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能够满足我们对于 人文自然求知和主观审美重塑的心理需求 的一种艺术行为。而对于中国绘画而言, 我们先搁置那些目的性很强的绘画行为和 美术作品(例如《清明上河图》《韩熙载 夜宴图》等),历代绝大部分画家的作品 是很难界定哪些是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创作 作品,我们不能从作品名称、尺幅、画面 的简繁和体量等因素上简单地予以判断, 似乎完整性比较高的作品都可以界定为创 作,里面也包括了很多写生作品或是写生的再创作作品,甚至一些偏主观的临摹或 意临画作也在其中。这可能和中国绘画的 特有的学习和审美体系有关,也和我们几 千年特有的文化、哲学和东方价值观密不 可分。
在20世纪50 年代初开始的写生,画家们积极投身到 上山下乡运动中,通过写生丰富了创作深 度、形式和题材,进而改变了中国画的固 定模式和面貌,表现了新时代的历史发展 景象。从此,借鉴西画思维的写生模式进 入中国画的教学之中,成为艺术教育“民 族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时至今日, “写生”已经固定成为各大美术院校教学 中的基本课程,并让大量年轻美术创作人 才打下了坚实的造型基础。
但是,近年来 出现的作为艺术生活标榜的写生活动,则 反映出另外一方面的问题,也是现实中值 得重视的一种倾向,就是一种旅游观光式 的“写生”,拍些照片,然后用照片拼凑 堆叠或干脆直接用照片转换创作,这是和 中国画艺术创作理念与初衷背道而驰的。
我们要立足于对传统文化、技法、审美的 继承和研究,通过对时代生活中自然与人 文的把握,用有思想、有深度、有创造的 时代性文化思考和艺术表达,来彰显中国 绘画所具有的东方文化精神内涵和独特 的画面语言,这是中国画山水画的灵魂 所在。 总之,山水画的意境是情与景、意 与境之间的融合,只有深入生活,多画写 生才能够有机会、
有条件感受和认识景物 的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并在分析研究其 更深沉、更丰富的内容的过程中,诱发联 想和想象,这是一个“观其形—察其象— 会其意—传其神”的过程。我们要带着创 作的初衷和思考去写生,以对自然人生的 感悟和激情去创作,做到形而下与形而上 的高度统一,以不负时代的创造精神承古 开今,进而将当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推向 新的历史高峰。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QianLunShanShuiHuaDeXieShengYuChuangZuo.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