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炜炜 江西永新人,书法博士。现为江西师范大学美术 学院副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网络班教师,江西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兼隶书委员 会主任,南昌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第十三期全 国中青年文艺人才高级研修班成员,中国书协“国学修养 与书法”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成员。书法 作品曾获中国第五届兰亭奖佳作二等奖、四届兰亭奖佳作 奖、三届行草书展优秀奖、三届隶书大展优秀奖等。

一 

孟子言:“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 乎?”说的是诗歌评论要做到知人论世,书法亦 然。炜炜为人敦厚谦和,不激不厉,其待人接物雍 容有度,春风满怀,言谈行止间透出宽仁儒雅的君 子气度,他的书法正是这种德行品格的审美写照。

 我认为,书法的习得修炼有三个层级:

一是物性 层,二是情性层,三是道性层。所谓物性层,指的 是与书写技法相关的所有物质性维度,包括对文房 工具物理的把握与笔法用墨等技法的谙熟;情性层 要求书家用线条抒发情感,传达自己的气质禀赋; 道性层则上达宇宙天地,书家借此与世界展开对 话。

贺炜炜 行书 倪瓒诗 138cm×69cm 2021年

炜炜在不惑之年成功臻至情性层,无论如何,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毋庸 置疑,当代书坛的主流是二王书 风,我们也见到将二王的笔墨感 觉写到极致并且富有时代气息的 书家作品。炜炜也学过二王一 路,包括二王的小楷、行草,杨 凝式、米芾等,但作品中却少见 二王的影子。这是因为他承接的 是二王的内在韵致,而不是表层 的形象,如不细细品读,不太容 易发现。特别是他的大字行楷, 多以颜真卿、何绍基、赵之谦等 书家的形式面目出现,浑厚茂 朴,圆劲饱满。

如果以二王的行 书法帖直接比照,的确有不少差 异。他的小字行书则时常流露出 秀丽姿媚的一面,可见其书法近 承明清,远祧二王。当下流行的 二王书风,妍丽有余,质实不 足。炜炜则在书法的“质”上用 足了功夫,这是他有别于流行书 风的一个重要方面。

看多了娟秀 雅美的作品,突然看质朴雄厚 的线条结字,观者自然会眼前一 亮。但需要指明的是,仅仅是在 “质”方面争胜是远远不够的, 要让作品在评审者严苛的眼光中 多停留几秒,没有打动他们的妙 处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这些微妙 之处,恰恰需要通过“文”的方 面体现出来。 

贺炜炜 隶书 刘长卿《酬李穆见寄》 180cm×90cm 2021年

炜炜成功的秘密在于,他 真正做到了文质相谐,刚柔并 济。《论语· 雍也》有言: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 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段话原 指君子既要有内在的德行修养, 又要有外在的文采礼貌。朴实多 于文采则显得粗野,反之则华而 不实,两者配合适当,才是君子 的样貌。“文质彬彬”不仅是儒 家对君子的要求,也是艺术审美 的一项重要标准。书法的“质” 源自书家内在的德行和涵养,当 然这个“质”可以有不同的表 现:或诚朴有信,或坚韧弘毅, 或飘逸洒脱,或高蹈出尘;这 个“质”必然以独特且恰当的 “文”呈现出来,两者密切配 合,找到最佳的契合点,就会焕发出璀璨的艺术 光芒。炜炜擅大 字行书,用笔沉 实,结字稳健, 墨气淋漓,布白 疏朗,方方面面 均照顾周全。

因 此,他的书法之 “质”具备物性 层的强大支撑, 这种形式表现并 非有意为之,而 是源自他本来的 心性德操。扬雄 说:“言,心声 也;书,心画 也。声画形,君 子小人见矣。” (《法言·问 神》)不是没有 道理的。 

书法进入 创作阶段,除了 必要的技法问题 之外,另外至少 有两大难题需要 解决:一是如何 让作品中的各个 部分相互关联起 来,成为血脉贯 通的有机整体; 二是如何保证 这个有机整体与 书家个人的情性 气质同频合拍, 使之成为彰显书 家内在心理情感 的“心电图”。 

我觉得炜炜在这 方面做得很成 功,具体表现于 笔法、用墨、结 字、章法等方 面。炜炜的用笔 与用墨是同步考 虑的,换句话 说,他的用墨特 点决定了他的用笔。在我所见的作品 中,他几乎都是用浓 墨,只在书写时加少许 水。蘸墨饱满,笔锋内 藏,书写时自然落墨, 笔画端部包裹严实,气 含其中。

贺炜炜 行书 韩偓《信笔》 248cm×124cm 2021年

特别是在大字 中,由于笔饱墨酣,书 写时可以简化很多运笔 方面的动作,他的横、 撇、竖、捺等笔画均不 太讲究端部的装饰效 果,而注意中段的丰实 质感,乍一看,有点像 一段鹿茸。用浓墨厚却 没有臃肿的毛病,这就 要仰仗更为精到娴熟 的用笔了。炜炜善用 圆笔,拐角处如“折 钗股”,方折的意味 内含其中,不露圭角; 提按过渡迅捷果断,线 条粗细转换牵丝自如。 特别是在他的小字行书 中,这些动作做得更为 巧妙。整体来看,他的 书法有一种“被褐怀 玉”的品格,表面粗粝 质实的背后隐藏着动人 的华艳。

当然,这种华 艳不仅仅来自笔墨效 果,还源自字形结构的 特点。炜炜行书结字受 宋、明清书家特别是苏 轼、米芾、何绍基、赵 之谦等人的影响较大, 字形以宽展为主,时见 隶书及魏碑的意味,舒 缓稳健,又不失灵动, 特别是苏、米二体的适 当运用,在一定程度上 弥补了大字行楷在结体 方面可能出现的缺陷。 

贺炜炜 隶书 倪瓒题画诗 180cm×90cm 2021年

当然,细细品味可以看 到,真正构成其结字形 式地基的,是颜真卿的 行楷书,而笔墨线条之 间的气息与韵致则来自 二王。我想,这些形式 要素与炜炜的个性气质与审美趋向都是匹配的。接 下来的问题是,这样的字形 和笔墨,如何组构成一幅动 人的作品呢? 凡是有书法创作经验 的人都知道,大字比小字更 难把控,特别是在四尺整张 以上尺幅的作品中,要想靠 数量不多的大字营构一个动 人的形式空间,如果没有独 到的结字功夫和布白经验, 其结果多半会差强人意:或 状如算子,呆板机械;或各 自为政,痛痒弗关。炜炜对 这些情形肯定是非常清楚 的。

贺炜炜 行书 高攀龙《静坐吟》其二 90cm×40cm 2021年

从他的大幅作品中可以 看出,他在章法安排方面有 自己独到的地方。字与字之 间,大小相间,行楷互参; 行与行之间,首尾大小互 见,如双人卧榻,头脚相 错。这样一来,大字不显其 大,小字不显其小,各安其 位,各司其职。这种“楔形 颠倒”的行间关系,非常适 合大字作品,它有效地避免 了因字形大而带来的单字各 自为政的局面,将本来有可 能剑拔弩张的行内行间关系 处理得非常和谐。如果把书 法作品看成是一个完整有机 的空间,郑板桥布白的特点 是“乱石铺街”,而炜炜则 是“大石垒墙”。

他就像一 个非常有经验的建筑师,不 用混凝土与刀具,完全凭直 观感觉将大小形状不一的石 头直接垒成一堵坚实华丽的 石墙。所以,他的大幅作品 会因为字形大而显得大气, 却没有伸头挂脚的毛病,没 有专横跋扈的戾气。每个字 看上去都显得非常安闲、内 敛、无争,或胖或瘦,或高 或矮,或牵手或独行,总一 样的收放裕如,款款有情, 别具一种风流。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