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选(1239—1299),字舜 举,号玉潭,浙江吴兴人。元初著 名画家,与赵孟頫 、王子中、牟应 龙、肖子中、陈天逸、陈仲信、姚 式合称为“吴兴八俊”。其工诗, 善书画,人品及画品皆称誉当时。 钱选与赵孟頫同乡,赵孟頫早年曾 受其画风影响。钱选是个性情豁达 的人,嗜酒,且不醉不能画:“惟 将醉醺醺然心手调和时,是其画 趣,画成亦不暇计较,往往为好事 者持去。”他还是个倔强的文人,南宋灭亡之后,他不肯出仕元朝, 毅然烧毁了自己在经史方面的著 述,成为职业画家,从此度过困顿 的后半生。这也许成为他不如赵孟 更为人知的原因之一。
钱选的绘画继承前代传统, 人物师法李公麟,山水师赵令穰、 赵伯驹,花鸟学赵昌。他不为时俗 陋习所缚,广泛吸取了晋唐以来的 艺术营养,且勇于自出新意,风格 独特,在当时即享有盛名。此外, 他继承了苏轼等人的文人画理论,提倡绘画中的“士气”, 进一步 发展了文人画题写诗文的传统,萌 芽了诗、书、画紧密结合的文人画 的鲜明特色。这种形式被后来的文 人画家广泛使用,逐渐形成了中国 绘画的传统特色。从这个意义上 看,他是元初变革南宋画风的先行 者。其得意的绘画作品多有自题诗 或跋语,在运用笔墨表达自己的主 观情绪时,又结合诗意来充实画 意,难怪黄公望曾说:“知其诗者 乃知其画。”
《王羲之观鹅图》元 •钱选纸本设色 23.2cmx92.7cm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王羲之观鹅图》,是钱选 以王羲之赏鹅为题材的青绿设色绘 画,这幅画的灵感来源于一个传 说: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生性爱鹅, 曾见一道士有一群白鹅,十分高 兴,故而应道士之请抄写《道德 经》(一说《黄庭经》)以换之。 此作画风清新,色彩明丽,构图平 远浩渺,风格古拙高逸,意境闲逸 悠远,为钱选山水画中的名作。图 中,远处和缓的小山丘,重叠往 复。作者先以淡墨勾勒形势,再根 据地势分染出浓淡不同的石青、石 绿,山脚用淡墨表现层层的起伏。
山头上稀疏地散布着浓重的墨苔, 山下则树木葱茏,茅屋数间,掩映 其中。画面左侧为此作的重心部 分:茂林修竹之中,一座凉亭立于 水边台基之上。亭内,书童在后笼 袖侍立,王羲之着一袭素衣,扶栏 观鹅。清风徐来,王羲之背后的巾 带随风飘扬,更显闲逸自然。主仆 二人都以淡墨勾勒而成,染色之后 用稍深一些的墨复勒一遍。水中的白鹅一前一后,幽静闲适,四周曲 线型的水纹增加了双鹅的动势。
对 于近景亭前的树,作者则只画树 干,省去了繁复的枝丫,用圆点、 圆圈、短线条等堆叠成树冠,古朴 稚拙。直线和曲线构成的山石,简 洁而少圆转起伏,辅以石青、石 绿、土黄,勾染和皴擦并用。 钱选的青绿山水画气息平 和,质朴而不华丽,成为元初文人 画家追求“古意”的典范。
他这种 古拙的“小青绿”风格,常让人觉 得画中山水像是某种虚幻的境界, 而这恰好寄托了其寻求世外桃源的 理想,这点从他画中题诗不难看 出:“修竹林间爽致多,闲亭坦腹 意如何。为书道德遗方士,留得风 流一爱鹅。”其中,既包含了“东 床快婿”的典故,又有王羲之以 《道德经》与道士换鹅的传说。题 画小楷活泼俏皮,结字稀疏错落, 与作品清新严谨的画风相调和,画 面顿时溢出清新的书卷气。
此外, 画面中央的大片留白营造出一片空阔疏寂的意境。 全卷的引首部分,有清乾隆 皇帝所书“山阴逸兴”四个大字, 上钤“乾隆御笔”玺印。画心左上 方留有乾他的和诗:“誓墓高风 有足多,独推书圣却云何。行云流 水参神韵,笔阵传来只白鹅。”从 内容来看,“誓墓隐居”的主题居 然被乾隆帝淡化了,而王羲之作为 “书圣”的地位被凸显出来。
《王羲之观鹅图》原为清宫 旧藏,《石渠宝笈》中有著录。从 图中题跋和印章可知,乾隆帝曾不 止一次地展观此卷,不难看出他对 《观鹅图》的重视。另据“清室善 后委员会”点查的“赏溥杰单”所 记,这幅作品于1922年被溥仪以 “赏溥杰”的名义转移出宫。经 一段时间的流落之后,收藏家王 季迁竟从海外购得,之后捐给了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小小的 《观鹅图》,见证了动荡历史的 聚散消长,留给后人的是无限的 遐想。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XiuYaMingRunXianYiYouYuanQianXuanWangZhiGuanETu.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