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聚焦于石鲁水墨人物画的表现性,通过对其艺术发展历程的梳理,从笔墨语言、人物造型、构图形式及色墨构成四个维度 剖析其表现性的来源,探讨其独特的审美内涵及对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启示。石鲁作为20世纪最具创新精神的艺术家之一,其作品融合 传统与现代、写意精神与时代气息,开创了独具个人风格的艺术道路,拓展了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为传统人物画的现代转型提供了新 的路径。
关键词:石鲁;水墨人物画;表现性
一、石鲁及其人物画发展历程
石鲁是长安画派的领军人物,是20 世纪中国美术史上极具创新精神的艺术 家之一。他的艺术创作富于探索性与实验 性,展现出深切的人文关怀与浓厚的时代 气息。艺术评论家刘曦林称其为“大才、 全才”,认为他在诗、书、画、印等多方 面成就卓越,尤其在绘画领域,人物、山 水、花鸟皆有突破,思想深度与形式张力 高度统一,人格与艺术风格完美融合。
石鲁 群英会 木刻版画 20.5cm×31cm 1944年
石鲁的艺术生涯大致分为三个阶 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延安革命时期, 他以木刻版画为主,深受鲁迅倡导的新兴 木刻运动及珂勒惠支表现性艺术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他尝试将西方绘画技巧与 传统水墨结合,进入“以形写神”阶段, 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访印度、埃及 后,他回归传统,笔墨升华,进入“以神 造型”阶段,达到艺术的全盛期;20世纪 70年代,他饱受摧残却更加亢奋地投入创 作,风格蜕变为高度表现型与倾泻型的 “得意忘形”阶段。 石鲁坚信绘画是时代精神的产物, 同时尊重中国画传统的文化属性,强调 精神与情感的注入。
他的作品扎根现实生 活,融合中西绘画,构思巧妙,笔意简 劲,充满张力,既体现了写意精神,又蕴 含了鲜明的时代气息,从而开创了一条独 具特色的艺术道路,对同时代的画家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的艺术创作提供 了重要的启示。尽管其创作未完全脱离现实主义范畴,但作品中强烈的表现性与主 观意识,超越了同时期的现实主义人物画 创作,使他成为20世纪中国画坛极具影响 力的艺术家之一。
二、石鲁水墨人物画的表现性来源
(一)延安时期对新兴木刻的探索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 上的讲话》提出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群众, 开展群众性创作活动。石鲁深受讲话精神 的影响,紧密围绕着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主题进行创作。他受到鲁迅倡导 的新兴木刻运动的影响,主要以木刻版画 为创作手段。鲁迅认为版画是“正合于现 代中国的一种艺术”,能紧扣社会现实, 表达“力之美”。
石鲁 高原人的脊背 纸本设色 69.5cm×54.3cm 1964年
同时,鲁迅最为推崇的 德国版画家珂勒惠支的绘画艺术也对他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珂勒惠支的绘画,手法 写实,构图大胆,尤其是富于情感的黑白 处理,使其画面充溢着强烈的爱、悲愤与 控诉。她的绘画题材多来源于现实生活, 在绘画技法上具有现实主义绘画的特点, 而其绘画内容与表现手法又具备表现主义 的特质,强调画家自我感受和主观情感的 抒发,她的绘画语言对延安早期绘画形式 产生了重要影响。[1] 石鲁在延安时期的木刻及素描作 品,整体风格写实且带有鲜明的表现性。
他的作品注重人物神态的刻画,造型处理 具有主动意识,他善于运用光影来处理画 面结构,使画面形成团块状形式,增强了 作品的表现力,如他这一时期的作品《群英会》《打倒封建》《民主评议会》等。 他善于以主动的方式处理人物形象,通过 高度的概括和提炼的技巧来构建造型与画 面关系,这种手法使得画面层次分明, 线条生动有力,进一步拓展了作品的空间 感。石鲁后期的水墨人物画,追求简洁、 概括、平面化的造型处理,得益于木刻的 简洁性与黑白处理特点,这种造型方式形 成了他独特的表现力与形式感,对于珂勒 惠支的学习和借鉴直接影响了石鲁后来的 水墨人物画创作。
(二)对传统人物画写意精神的继承
“写意”是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 式与精神内涵,蕴含博大精深的哲理。 “写”是抒发过程,“意”包含意象、 意境、意味等多重含义,强调主观创作思 维。画家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将自我 感受与直觉融入物象之中,从而产生“意 象”,以表达情感与思想。尽管石鲁水墨 人物画创作的时代背景,正值新中国画的 改造时期,受当时社会变革与政治环境的 影响,传统写意人物画的表现形式不受推 崇,主张一套以西方素描为造型基础,以 水墨为表现手段,在形式上追求素描与笔 墨、色彩的融合关系,即笔墨服务于素描 明暗关系的写实主义彩墨画创作形式。但 石鲁仍然坚持在其创作与思想中对传统写 意精神的探索与继承,尤其在出访印度、 埃及之后,他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中国传统 文化的价值,进而转向对中国画传统笔墨 形式的探索。
石鲁 采桑图 纸本设色 66.3cm×51.2cm 1965年
石鲁将传统的“以形写神”发展为 “以神造型”,他强调主观艺术处理的 自由抒发,注重表现而非再现。他的“以 神造型”观将人与自然统一,赋予人物画 新的形神观,生成精神、造型、笔墨的 力度。这种思想超越了传统的“以形写 神”,成为其水墨人物画表现性的重要来 源。他对传统的回归与体悟,使其挣脱时 代束缚,形成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探索 出一条既有表现意味,又有现实意义的水 墨人物画现代发展之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YeGuaiLuanHeiLunShiLuShuiMoRenWuHuaDeBiaoXianXing.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