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1470-1524), 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 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 禅仙吏等,吴县(今江苏 苏州)人,明代著名画 家、书法家、诗人。在诗 文上,唐寅与祝允明、文 征明、徐祯卿并称“吴门 四才子”;在绘画上,与 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 “吴门四家”。代表作有 《落霞孤鹜图》《杏花茅 屋图》《春山伴侣图》 《秋风纨扇图》《六如居 士全集》等。
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 春,沈周撰写落花七律10首, 唐寅和作落花七律30首。该 《落花诗册》现藏于苏州市博 物馆,纸本册页,34开,每开 纵约27厘米,横约30厘米,卷 末未署名,亦未标明时间,仅 有“唐居士”“南京解元”两 方朱文印。
唐寅《落花诗册》,字形结 构比较工整,大多字字独立,牵丝连带较少,呈现出行楷书 风貌。其用笔圆润清雅、果敢 快捷,有唐代李北海之笔意, 也似受同期好友文征明影响, 骨力清遒、点画到位。如开篇 首句中的“十”“分”“一” 等字,笔画厚重饱满,起收笔 处交代得清清楚楚,也显示出 唐寅极好的楷书功底。
《落花诗册》(局部)明·唐寅 纸本册页 苏州市博物馆藏
此外, 作者的书写节奏轻松明快,笔 画轻重和字形长短的变化一任 自然,不显一丝造作痕迹,有 一股潇洒意气随笔触的流动畅 然而生。章法安排也十分轻松 自由,每首律诗虽都各占七行 空间,但每行字数不一、因势 而就,极具形式感。 该册为唐寅较早时期所 书,圆转妍美,玉骨丰肌,温 文尔雅。通篇来看,其书写越 往后越自如。清代翁方纲在 其后跋有“此六如三十首草 稿”,将该文本认定为“草 稿”一件,这也从侧面印证了 唐寅书作的自然性。
若真如翁 方纲的推断一样,此册在书写 的严肃性、恭谨性上也就没有 那么庄重,很可能是在极为放松随意的状态下一蹴而就, 为“无意于佳乃佳”的作品实 例。 任何一件艺术作品的赏 析,除其本身以外,还应考虑 其背后深层次的社会因素。唐 寅一生曾多次写《落花诗》, 传世真迹除本文所提外,目前 所知的还有藏于美国普林斯 顿大学附属美术馆、中国美术 馆、辽宁省博物馆的不同版 本。
在这些版本中,作者每次 所录诗作的数量、形式、内容均有不同,书法风格也有所差 异。多次书写,可见唐寅对 《落花诗》的喜爱与珍视。 唐寅少时,家中经营酒 食生意,生活富足,但社会地 位不高。其父唐广德为光耀门 庭,为他重金聘请名师。唐寅 聪颖勤奋,于明成化二十一年 (1485年)中秀才第一名,弘 治十一年(1498年)中应天府 (南京)乡试第一名,可谓 春风得意。
然在弘治十二年 (1499年)入京会试时,却因 徐经科考贿赂一事被连累下 狱,罢为吏,仕途再无希望。 之后又经历夫妻反目、兄弟不 和,落魄至极。科场案成了唐 寅人生急转直下的转折点,这 种前后际遇的变化给唐寅带来 极大影响。唐寅和作沈周落花 诗时,距科场被黜之事为期不 远,看到满地落花,既伤花又伤己,故而借花喻人,以花抒 意。作品末尾未署名而钤盖的 “南京解元”朱文印,也反映 出唐寅那种虽贪恋故去功名, 但又因现实困境所带来的内心 矛盾。尤其是诗作首句“刹 那断送十分春,富贵园林一 洗贫”,末句“和诗三十愁 千万,肠断春风谁得知”,更 道出其内心的无限凄楚与哀 苦。
此外,唐寅多次书写《落 花诗》应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 关。明成祖朱棣将首都由南京 迁到北平(今北京)后,政治 中心北移,政治上的放松客观 地促进了苏州地区经济和文化 的发展,出现以文征明为核心 的吴门书派和吴门画派,苏州 成为文人雅士的聚集之地。意 气相投的师友之间彼此唱和成 为一种常态,落花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
除唐寅外, 文征明、徐祯卿等人也有和作 传世。另外一种可能是将自己 的得意之作反复抄录,或抄录 别人的诗文用以自存或分赠友 人,这也是文人交流的一种普 遍做法,如其传世的《漫兴诗 卷》《为许君题诗两首》等都 明确写有题赠者的名讳。在这 样一个诗书唱和的大环境下, 《落花诗》这种既符处境又合 心境的诗作,便成为唐寅反复 抄录的不二选择。
在《落花诗册》中,唐 寅将自身情感与诗文内容紧密 联系在一起,整件作品流畅生 动、情趣盎然,柔和中又有几 分不向命运低头的骨气,展现 出一种深厚文化学养和疏放艺 术个性相融合的文人气息,是 一件诗文、书作、情感交融的 佳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YuanZhuanMeiYuGuFengJiTangYinLuoHuaShiCe.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