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蒙俯允,感同身 受。附上致阁下函、伏龙寺 简介、住持名片,请收阅。 对联写后由传道法师亲来领 取,并送上礼物及礼金,但 其礼金不能与阁下之润金相 比,届时务请阁下慈悲收受 为感。再次表示谢忱!”我 虽不是佛教徒,但能以笔墨 为寺院做点善事,也是极愿 意的。我要感谢沈老师的引 导介绍。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 代,沈定庵就带我到上海玉 佛寺拜见真禅大师,并在寺 内简朴而洁净的客房里两人 同寝一室过了一宿。 佛教界历来都有善书 者。浙江省书协成立初期, 作为副主席的沈定庵曾提议 邀请善书高僧为省书协名誉 理事。这想法无疑有助于提高协会的社会凝聚力。 沈定庵信奉佛教教 义,并身体力行,在世 俗人际关系中爱人、助 人,成为日常自觉。其 大者如面对2004年12月 26日印度洋海啸造成20 多万人死亡的灾难,年 近八旬的沈定庵连夜召 集兰亭书会领导班子, 紧急商议书画作品义卖 赈灾活动方案,并给身 在外地的书会名誉会员 们亲自手写一封封“怒 海无情人有情”的毛笔 函信征求作品。活动快 速征集到113件书家作 品,所得义款都捐赠给 了红十字会。 

沈定庵 隶书 陆游《小园》句 136cm× 68cm 2011年 沈大晔供图

沈定庵是当代书 坛公认的隶书大家。其 实他涉猎广博,兼擅诸 体。楷书多六朝墓志笔 意,温文而典雅;篆书 出入金文、甲骨,或凝 重苍茫,或清丽挺秀; 行草书更是融合碑帖, 老辣沉厚,神畅笔腾, 变化莫测。但沈定庵不 以多能为矜,年年岁岁 主攻隶书,厚积薄发, 矗立一代高标。刘正成 说得很形象:“‘书 如其人’,古今同义。 见定庵先生书法,如见 高士,端冠垂裳,拱揖 安尘。忽然,又腾挪而 起,当风舞袖,神采飞 扬,激情振荡。其隶书 飘逸而精致;其行书飞 动而淳古。此‘师法 古’之妙用也。” 沈定庵隶书“师 古”的来源主要为清 人伊秉绶隶书和汉代碑 刻、摩崖隶书。在《定 庵随笔》中有《岭南往 事忆》《我和隶书》 《唯有文章千古扬》《忆丁旦》《清代隶书管 见》《一代宗师伊秉绶》等 篇章写到了伊秉绶。沈定庵 12岁到广州湾与家人相见, “一天父亲喜冲冲地为我买 来了一部《默庵集锦》上下 册,即伊秉绶的书法汇编。 父亲要我好好学习伊隶,我 不待父亲的嘱咐,幼小的心 灵早已融化在伊隶之中,如 饥似渴,临读不辍”。又一 日,沈定庵路过一商店,见 店堂深处悬有伊秉绶大联: “强恕事于仁者近, 㧑谦身 向吉中行。”一看再读,不 忍离去。店主蔡惠和允他第 二天自备笔墨进店对临,观 者不少。“有一次我用心临 写伊秉绶的隶书五言联‘道 出古人辙,心将静者论’, 几可乱真。父亲亲手用锦缎 装潢后悬挂画室中”。也就 是在广州湾的日子里,沈定 庵同时在学汉隶。

“我初学 汉隶,家里只有一册石印的 《史晨碑》”。那位喜欢收 藏的店主蔡先生“尽出所 藏,供我临摹。我获此良 机,便探本求源,推索其 意。于两汉金石则好《鲁孝 王刻石》《张迁》《衡方》 《华山》《西狭颂》《石门 颂》《史晨》诸碑,每种各 临摹数十遍。于篆则学《散 氏盘》《石鼓文》,又复沉 浸于六朝、北魏书体。这样 朝夕临读,寒暑不辍,达数 年之久,受益匪浅”。由此 可见,沈定庵未及弱冠,已 为一生的书法生涯奠定了 基调。2006年,沈定庵创作 “晓起晚来”十一言联: “晓起凭栏六代青山都到 眼,晚来对酒二分明月正当 头。”款文为:“曩读叶浅 予先生文,知扬州平山堂旧 有伊汀州是联,惜已早佚, 今拟其意而书之。

沈定庵 隶书 建初买地石刻 137cm×68cm 1998年 沈大晔供图

山阴沈定 庵时在望春桥畔梅湖草堂。 愧未能似其万一。丙戌年中和月。”这副拟伊的对 联比较方便我们分析沈定 庵隶书与伊秉绶隶书的似 与不似:两者都是气息高 古、气格壮大。伊隶更倾 向沉静肃穆,沈隶则多一 点摇曳多姿,洒脱流贯。 伊隶瘦劲奇肆,沈隶则偏 向圆润中和。刘恒说: “沈先生的隶书在保持了 伊秉绶体势特征的基础 上,并没有明显承袭伊氏 字形结构偏向图案化或喜 欢夸张的习惯,而是用行 草的自然流动来避免了僵 硬齐整,表现出浓厚的书 写意趣。”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我在绍兴工作,有较多机 会看沈定庵挥毫作书。沈 定庵作书用长锋羊毫,蘸 浓墨,下笔凌空杀纸,极 其果断狠猛,按实笔毫后 涩涩地前行,有时笔尖挑 向一方状似翻滚跳跃,空 中收笔潇洒而有余音袅袅 之效。这种用笔方法非亲 见不敢相信,亲见了又觉 惊心动魄。

沈定庵 隶书 33cm×135cm 2021年 沈大晔供图

而书者从容不 迫,神态自若,绝无解衣 磅礴之状。沈定庵书法作 品风格比较多样丰富, 有的雄浑苍莽,有的秀润 清通,有的奇肆纵逸,也 有的静谧温和,很难一言 概之。我们不妨找出一些 代表作来分析。1980年书 隶书匾额:“中方广寺” 额,纵长字形,意近汉摩 崖,古拙浑厚。某年书 “弘一大师纪念馆”, 章法类伊秉绶,字字密 排,气息圆浑敦厚。2006 年为人民大会堂题“浙 江厅”,字字独立自足, 笔笔苍润圆满,六尺纸内 气韵丰盈,完全的“自家 笔法”。1983年书隶书对 联:“文章空冀北,孝义 冠江南。”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