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定庵于20世纪60年代初调入绍兴鲁迅纪念馆,此后 一直在文化系统工作,对绍兴的文史工作做出了不少贡献。 《定庵随笔》中的相当部分篇章都是这一类:《塔山》《蕺 山》《漫话绍兴的桥》《陶里·渊明桥》《三味书屋的字 画与匾对》《绍兴秋瑾纪念馆》《绍兴纸扇》《杭甬铁路沿 线地名小考》《老台门与宁王府》《绍兴的项羽祠》《“捐 献鲁迅文物展览”记》《绍兴秋瑾故居的沿革》《新发现的 秋瑾书信》《徐锡麟烈士的遗诗》《两登大善塔》《古越藏 书楼重光有感》《从茅盾故里想到柯灵故里》《话说“深 秀”碑》《从“先生坟头”说起》……文章涉及文博、文史 甚至还有旅游;不仅有介绍,有研究,还有相关工作建议, 其中不少建议很有价值。沈定庵还利用工作的便利,积极争 取各方的支持,为绍兴请来了名人名家的书法真迹。1962年 沈定庵与县领导一起陪同郭沫若同志参观绍兴鲁迅纪念馆, 请郭老当场书写了整四尺宣中堂。事后又以馆里名义致函郭 沫若,求得“绍兴鲁迅纪念馆”馆名真迹。沈定庵还向馆 里提议并执笔致函潘天寿,求得“三味书屋”“周家老台 门”“鲁迅故里”“青藤书屋”等潘老手书真迹。今天人们 在各景点看到的名家题字,其中凝聚着沈定庵当年的胆识和 心血。 有两件事还可略为展开说一说。一件关于徐渭墓园。20 世纪60年代沈定庵于绍兴木栅寻觅到“先生坟头”——一堆 黄土和一块刻有“有明一代才人文长徐先生之墓”的石碑。 “十年浩劫”后墓碑已无影踪,墓地被毁。此后徐渭墓修 复,碑文被改成“明徐文长先生墓”。20世纪90年代中,北 京刘正成来绍寻访徐渭墓,倡议并邀集沈定庵和朱关田三人 一起捐赠书法百幅给绍兴县(今绍兴市)文保所以助修复保护。

沈定庵 隶书 34cm×136cm 2011年 沈大晔供图

沈定庵对墓碑的写法始终耿耿于怀,最 后从《绍兴县文物志》上找到徐渭墓条: “其墓原不甚考究,仅黄土封顶,墓前立有 明代文学家袁宏道书墓碑。”根据“有明一 代才人”正是袁宏道发现徐渭诗文后的赞 誉,敦请县文保所恢复碑文原貌。还有一件 事,关于陈洪绶墓。陈洪绶墓在绍兴谢墅官 山岙横棚岭下,1963年被公布为省级文保单 位。1998年初绍兴市有关部门将火葬场迁到 了陈洪绶墓旁。沈定庵闻讯义愤填膺,立即 以政协委员名义上书市政协提案组,依据 《文物保护法》历数不能动迁陈洪绶墓的诸 条理由,发出愤怒谴责之声。这两件事都体 现出沈定庵作为文保志士的敢作敢为。 沈定庵是一位有慈悲心肠的宽厚长者, 为人处世温和谦让,奖掖后进更是不遗余 力,对此我有真切体会。我1983年从贵阳调 入绍兴,不久就在书法活动中认识了沈定 庵。

1985年郑州国际书展,沈定庵当然入展 了,我也侥幸入展了。我们一老一小相约坐 火车同赴郑州观展。一路上沈老师带着黄 酒,两人对饮谈笑。看完展览后我又随他去 观黄河碑林,吃黄河雌雄鲤鱼。归途经上海 时,沈老师随我一起去我父母家用餐,与我 父亲(两人同岁)饮酒谈天甚欢。在这前 后,杭州西泠印社有一本《西泠丛刊》,要 做一期浙江中青年书家专栏介绍。我初到浙 江,本无入选可能,沈老师向编辑李伏雨力 荐,我才有了入选的荣幸。绍兴市书法家协 会成立时,沈定庵任主席,我忝列副主席。 后来我又加入了沈定庵任会长的兰亭书会, 成为第二批会员。可以说我追随沈老师,从 中得到了许多无私的帮助和温暖的呵护,此 情难以忘怀。1996年我又从绍兴调杭州,沈 老师仍以书信关心着我。如2002年农历十一 月朔日赐我一信:“惠赐大著书法集早已拜 读,迟复为歉,请谅。

书画艺术网创始人张卫村先生您的竹简书越来越有 个性了。钦佩钦佩。日前我去海宁沈钧儒先 生纪念馆瞻仰,在《沈钧儒先生纪念馆藏书 画选集》中读到您的序二,越读越有味,是 一篇极佳的散文,和君的书法同样的美,可 能有过之。难得,难得……”满满的对晚辈 的鼓励。2006年又赐我一信:“……阁下前 在绍大作展览,开幕式弟适外,翌日至鲁馆 拜读,秦汉遗韵,尽收眼前,可喜可贺。此 外作品装潢,亦具特色,值得借鉴。”2014 年我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做“我襟怀古”个 展,2015年将个展移至浙江美术馆展出。开 幕那天(并无开幕式),九十高龄的沈定庵来到了展厅,既带给我意外惊喜,也让我心感不安。沈定 庵高兴地与我合影,还赠我手写贺诗:“陌上溢兰馨,薰风 拂我襟,运斤生逸韵,怀古可开今。鲍贤伦先生书法展览志 贺,沈定庵顿首。二〇一五·四·十,于绍兴。”展读这些 沈定庵的书函,我不禁泪目。

这几十年一路过来,我从非常 幼稚到有点成熟,沈老师一直以长者的智慧引导着我,用不 断的表扬来激励我。沈老师有大恩于我。沈定庵逝世后,有 不少后学晚辈写了回忆悼念文章,篇篇都是沈定庵对后学的 关心帮助。可见沈定庵关爱年轻人,广施恩泽,并非独润于 我。那是沈定庵人格修养的必然。 沈定庵有个和睦温馨的家庭。夫人王老师待人和蔼可 亲,几十年来沈老师的生活起居都由她料理照顾。据沈老 师说,平时她也写隶书,很用功,天天写。沈定庵有一儿一 女,给儿子起名大晔,给女儿起名大晟。沈定庵姓沈名昕, 他把日(光明)延续给了子女。大晔为书道中人,10岁参加 儿童书法展,沙孟海亲来观看,给予鼓励。大晔是中国书协 会员、兰亭书会会员。后经营一家印刷厂,经济来源丰盈, 并包揽了沈定庵所有出版刊行书籍的设计印刷。

大晟的工作 单位在图书馆,专长是古籍修复,也为沈定庵寻找整理相关 资料提供帮助。大晔、大晟成家后生儿生女,都独立在外居 住。平日里沈定庵夫妇相濡以沫,自得其乐,大晟不时过来 看望照料。 我最后一次见到沈定庵是2022年7月6日。我们应约按时到达沈府,沈定庵已站在客厅等候。大晟说每次走廊上电 梯铃声一响,沈定庵便说来了来了。我们见到沈老师王老师 穿着得体、精神矍铄,见到房里摆设整齐清洁,近乎一尘不 染,便明白两位老人过着很有质量的生活。大晟的陪伴侍奉 给老人极大的安慰。我带去了自己这两年“大块文章”展和 “水送山迎”展的作品集,请沈定庵批评。沈定庵只说好、 好,那是老辈的做派。从闲聊中得知,沈定庵每天还喝一杯 黄酒,不能多喝,每天与朋友打一打小麻将,人不够,三人 也行,王老师说两个人也打。

见墙上安装有一条木扶手,沈 定庵便说他每天扶着动动四肢,也是锻炼。沈老师那天兴致 很高,与我们谈他的父亲沈华山的书画,谈他自己千里寻父 的往事,谈广州湾空袭造成家破人亡的灾难,也谈到去郑州 的火车上一路喝酒喝过去,但不记得黄河景区管委会主任请 他吃黄河雌雄鲤鱼的高规格接待情节了……沈定庵说话时思 路清晰,还常用手势配合。看到年近百岁的老人这样健朗, 我们都非常高兴。两个小时很快过去,沈定庵与我们一一合 影留念。我们请沈老师王老师多多保重,然后心满意足地带 着他赠送的书册与他告别。这一告别竟成了永诀。 

我在想,那天沈定庵为什么只字不提他被授予终身成就 奖的事,不谈一句关于当下书坛的话题,这定是一种人生境 界。沈定庵最后一二十年自觉地避开纷扰的书坛,世事万端皆 不足介意,心中有佛,手中有笔,“云在青天水在瓶”。沈定 庵的境界可谓真树高标,一棵大树矗立于天地之间,自立而自 足,无须风的喧哗,果然雍容,果然宽博,果然高邈。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