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笔翻腾,体势开张,最具八十年代特 征。1996年书西湖岳王庙 旧联:“名胜非藏纳之 区对此忠骸可半废西湖 祠墓,时势岂权奸能造 微公涅臂有谁话南渡君 臣。”2005年书兰亭流觞 亭旧联:“此地似曾游想 当年列坐流觞未尝无我, 仙缘难逆料问异日重来修 禊能否逢君。”两联均为 徐生翁先生曾书,沈定庵 原大补书,师生情缘注 入毫端,精心营造,可 称完美。1991年书隶书小 字:“山阴画家沈华山先 生暨诸素君夫人衣冠冢碑 铭。”1994年书《药师琉 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沈定庵书写隶书小字长文 作品多先打朱丝格,然后 屏息静气书之,无不精美 绝伦,允为法则。1986年 书行书联:“横眉冷对 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 牛。”笔法融合碑帖,字 形掺入篆隶,整体谐和。 2011年书《王羲之兰亭 序》,纯正帖学笔法,通 篇气韵流贯,时已八十六 高龄,竟无一懈笔。2011 年书:“一尘不到。”重 笔捷书,墨色苍润,老辣 中透出秀色。其作为正文 隶书的落款行书,也多有 精彩纷呈之作(以上举例 作品,多据西泠印社出版 社出版《沈定庵书法集》 和浙江美术馆编,浙江人 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书风 书峰》)。篆书、楷书的 代表作不再一一。
沈定庵 行书 自作诗 26cm×16cm 1987年 沈大晔供图
沈定庵与古为徒, 师古能化。他说:“我初 学时,每临一种碑帖,首 先是读,整体和逐个读。 心中有个大概,于临摹则 注重形似,忠于原作,故 我青年时临伊秉绶几可乱 真。经过漫长反复的磨炼,在到了时机成熟的时候,我就要逐个背叛它们,所谓学 古而不泥古,耻与人同。”他常说“要跳出来,跳出来”。 最有意思的是“1993年我去新加坡参加国际兰亭笔会并拜会 了新加坡著名诗人及大书法家潘受先生,于其海天庐宅邸, 事前写好了一幅寿字赠祝,潘老接过字满脸喜悦地赞叹‘伊 秉绶!伊秉绶!’众人为我高兴,但访后至今我一直在剖析 这话中的含义,我的隶书始终受着伊秉绶的束缚,即使我有深厚的功力,但缺少自我风格,所以打那以后,我一直把潘 老对我的赞赏作为鞭策和奋进的动力,生命不止,追求不 止”。沈定庵的书学观和书法实践足为后学楷模。 沈定庵与恩师徐生翁的关系是书坛乐道的话题。沈定庵 在《定庵随笔》中的《遗范足式、遗愿当酬——悼念朱仲华 先生》《记刘耀林先生二三事》《记柯灵老人》《忆刘公辉乙先生二三事》《青藤今日有传灯——记恩师徐生翁先生》 《亲近沙孟海先生三十年》《师生两馆员》等7篇文章中谈到 或专论徐生翁先生。择要说来,沈定庵6岁习字即受到徐生翁 先生嘉勉,“我六岁习字,家父作班禅额尔德尼活佛造像, 命我题字,并悬诸室中。一日,越中大书画家徐生翁过访, 见造像题字注视良久,后问我父亲题字为何人所书?答曰: ‘小犬所涂。’先生喜悦赞许,说此儿之字出诸自然,具天真稚朴之气,嘱我父亲善加诱导,以求进步”。沈定庵从 粤返浙第二年,“携劫后余物——两幅先生早年书画作品拜 访先生,不意先生自谦不够惬意,愿以新作调换旧作……时 隔不久,先生以一字一画见赠,画为红梅,字为录陶渊明诗 《归园田居》其二。落款都写着‘定庵世兄。’”沈定庵曾 想“立雪徐门”,知其不收学生,不敢启齿,“只有不时登 门求教,承先生不弃,赐以指点,获益良多”。
沈定庵 古越龙山拓片 194cm×77cm 1981年 沈大晔供图
“直到1956年(师已82岁高龄,我年29)承王贶甫(周恩来表弟,绍兴 市副市长)、陶冶公(鲁迅留日同学,著名民主人士)、朱 仲华(绍兴乡绅)三位前辈引荐,始收我为入室弟子”。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书法界对徐生翁了解甚少,沈 定庵做了许多介绍推广的工作。1988年元月,徐生翁、沈定 庵师生书画展在西泠印社举行。据刘正成说,当时沈定庵 去北京沙滩大院《中国书法》编辑部,送去一大堆徐生翁书 法照片,口中念念不忘先师功业。在沈定庵的努力下,徐生 翁的书法作品在《中国书法》刊发。沈定庵也多次与我谈 过宣传徐生翁的事,我按沈定庵之托,曾向《中国书画》 出版社的社长(我中央党校的同班同学)作了推荐。2004年 10月12日,沈定庵赐我一信:“承绍介,北京《中国书画》 杂志陈震生先生已来信并寄来杂志,目前我正在整理先师材 料和充实年表内容,并综合性地再草拟绍介先师文章,为 慎重计,只好多费时日,我并将写作计划向陈先生示告请 教……”2006年,沈定庵应刘正成之约为《中国书法全集》 撰写了《徐生翁年表》和《青藤今日有传灯——记恩师徐生 翁先生》。2016年6月9日,沈定庵又赐我一信:“……今随 函奉上拙著《近百年绍兴书画家传》续集一册,请赐读并 正。另再附上拙文《徐生翁先生书画艺术及其篆刻和诗文初 探》一篇,亦烦道兄诲教。再如能浙地报刊披露绍介,则不 胜感荷。拜托,拜托。”
沈定庵 行书 34cm×136cm 2011年 沈大晔供图
我遵嘱找了《美术报》蔡树农,沈 定庵的大文很快便在7月23日的《美术报》上全文发表。沈 定庵说:“为了弘扬徐师书画艺术和高尚人品,我自1962年 开始撰文发表于报刊(1964年先师病逝),此后撰文不断, 已写文30余篇,计十余万字,并在杭州西泠印社及绍兴兰亭 为徐师举办书画展览,主编《二十世纪书法经典——徐生翁 卷》,合编《西泠印社书画名作丛编·徐生翁书画》等,然 师恩浩荡,我所做的微不足道。”徐生翁的书画艺术在今天 的社会受众面上可能仍是“小众”的,但在艺术界已被公认 为是二十世纪的经典之一,其中沈定庵的用力推介功不可 没。记得在20世纪80年代,沈定庵曾引我到他家中,让我看 徐生翁先生临写《史晨碑》真迹一页,口中不停地说:“真 好啊,真好啊。”其实我当时还似懂非懂。今天再看,虽然只是印刷品,我也由衷感叹:真好啊,真好啊。 沈定庵与徐生翁的关系最重要处在于:一是沈定庵在文 章、访谈中多次强调:弟子于先生,既学书艺,更师人品。 二是在艺术上师其心不师其迹。沙孟海有言:“上海王蘧常 不循其师沈寐叟迹,绍兴沈定庵不留其师徐生翁痕,其善学 书者。”